整合资源,形成培训合力
凝聚产生力量,面对本地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学校积极整合资源,形成培训合力,为各项培训任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政权力整合:教育部门专门成立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局领导及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继续教育学校校长为成员,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整合科研力量:教研室、电化教育站等部门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统筹安排,同时引入高校科研力量和国家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服务教师培训。曲阜师范大学在校内设立了教育硕士流动站;并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紧密合作,开展教师远程培训。
整合培训基地资源:教育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在信息、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中心地位,确定安丘一中、职教中心、东部中学、实验小学、政府幼儿园为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师范实践基地,协助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其设施、人员、教室等要无条件支持。
整合名师资源:从全市各学校校长、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专家中遴选80名优秀教师作为师范学校兼职教师,保证教师培训工作。
整合政策资源:2013年下半年,教育部门安排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2.2%作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培训经费。参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条例》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完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将其纳入教师职称评聘和教育督导工作,与先进、优秀成果评定挂钩。
近年来,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暑期教师网络培训中,安丘市参加率均达92%以上,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承办单位。2013年,山东省教育厅督导检查组到安丘市教师进修学校实地考察工作,对该校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开展“送培训进学校”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安丘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的“进校培训”项目,针对的是全市13个乡镇农村初中、小学专任教师,目标是通过“名师团队”“送课下乡”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水平,逐步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自2008年起,每学期“送培训”活动前,学校都组织专门人员到中小学进行广泛调研,确定各镇(街道、区)培训重点。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相关学科教研人员、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就各单位发现的问题进行“会商”,根据需要制定培训“菜单”和培训计划,并实行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方式,确保培训质量。
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严格的“培训”管理。一是实行严格的出勤管理,凡是出勤率达不到总面授教学时长的70%的,视为不合格培训。二是实行听课分工和评课模式,评课由原来的“2+2”模式变为现在的“321”模式,即给老师三个优点、两个缺点、一个建议。三是评课后,随机抽取一名受训教师,立即备课授课,形成“反压机制”,促使教师进一步注重听课、评课。四是采用数字录播形式授课,全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可同步听课、讨论、交流。五是跟踪督导调研。每次“培训到校”结束后,学校约定一个时间,跟踪培训效果。 同时,学校还及时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随时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
几年来,学校开展“送培训”活动,覆盖全市13个乡镇(街道、区),每学期开班70余次,每年培训3000余人次,受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一致好评。学校曾获潍坊市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潍坊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实施名师培养,引领队伍梯队建设
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要想拥有长久的竞争力,就需要培育和培养一批名师。通过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学校早在2011年就创办了安丘市“工业场大讲堂”,从全市选拔71名优秀教师、班主任、校长进行重点、深入的培训,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讨平台和名师成长的“孵化器”,培育安丘市名师队伍。
经过两年多的名师培养实践,名师培养计划范围不断扩大。2014年2月,安丘市启动“齐鲁名师带教工程”,全市6名齐鲁名师和112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成为首期带教工程参与者。学校为小学、初中的语文、数学、英语6个学科各配备一名齐鲁名师,开展为期一年的带教培训。活动实行齐鲁名师导师负责制。学校与名师签订《带教协议书》,按照《齐鲁名师带教工程》考核细则对名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带教活动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定期研讨与跟踪指导相结合、引领带动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开展; 对参赛教师以骨干教师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考核,并实行“过程淘汰制”,精简优化参赛队伍,贯穿于活动全过程。
“齐鲁名师带教工程”是安丘市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山东省全县尚属首例,通过齐鲁名师的“教、帮、引”和培训对象的“诱导、推动、压”,促进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的排头兵,促进了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打造精英团队,提升学校队伍素质
近年来,学校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合作,每年培训中小学干部400余名,并组织多批校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对极大提高全市广大学校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3月,学校正式启动校干部“影子培训”项目,以全市东部中学、青云双语学校、大汶河海龙希望学校等6所“龙头”学校为培训基地,让全市108名校干部分阶段分批次接受脱产在职培训。 通过基地参训校干部开展的“听(听取基地校领导、老师介绍学校基本情况)、看(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参观学习基地校的先进做法)、问(主动向基地校领导询问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谈(积极主动地与基地校领导、老师就自己办学中的困惑和在基地校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进行沟通探讨)、想(对培训中看到、听到、想到的、交流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写(及时记录培训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等“影子”培训活动,提高了学员的参与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培训基地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2011年以来,学校先后举办了全市首届读书笔记展评暨“我爱读书”教师征文比赛;安丘市首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书香人生”教师读书演讲比赛;“幸福教师”案例征集及“我的班主任故事”征文等活动,吸引了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活动共收到征文5826篇、笔记5905篇、优秀案例1056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教育的满意答卷。(张曙光 张振生 王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