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认识和三种技能
第一、了解:了解该场所的火灾隐患;
三次会面:(1)报警
①大声呼喊报警,采用手动报警设备报警;②使用专用电话、内线电话、控制中心电话等报警;③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事发情况。
(2)灭火
①冷却灭火方法;②隔离灭火方法;③窒息灭火方法;④抑制灭火方法。
(3)逃生能力
①逃生时,直奔通道,不要进入电梯,避免被困在电梯内;②无路可逃时,要及时大声呼救,迅速脱离困境。
三个建议
提示1:您已进入人员聚集的公共聚集场所,请注意防火,请勿吸烟、使用明火;
提示2:请注意逃生路线及紧急出口的具体位置,如遇火灾,请按照疏散标识、消防应急广播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正确、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自救;
提示3:请注意消防设施及逃生设备的位置及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灾,请正确使用,确保安全。
四种能力
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单位应当建立消防检查巡逻小组;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员应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检查;单位应当实行每日消防巡逻,建立巡逻记录;部门负责人应当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防火记录;员工每天上下班前、下班后应当在岗位上进行消防检查;并实行“十查十禁”:一、检查设施设备严禁损坏、挪用;二、检查通道出口严禁关闭、堵塞;三、检查灯光指示严禁遮挡、损坏;四、检查装饰品严禁易燃易爆物品;五、检查电气线路严禁私接;六、检查电气设备严禁违规使用;七、检查吸烟、火种严禁擅自使用明火;八、检查场地内人员严禁超越人员编制、擅自离岗;九、检查物品违反规定存放; 十、检查人员住宿严禁三人合住。
扑灭初期火灾的能力
单位应成立两支队伍(第一灭火战斗队、第二灭火战斗队); ① 发现火灾后,火灾现场员工应当在 1 分钟内组成第一灭火战斗队; ② 确认火灾后,单位应当在 3 分钟内组成第二灭火战斗队。
组织和引导人员撤离的能力
消防安全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员及员工应熟悉以下四件事:熟悉单位疏散路线、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熟悉使用应急逃生设施的方法、熟悉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掌握以下三个原则:靠近起火点的员工负责使用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灭火;靠近电话或火警点的员工负责报警;靠近安全通道或出口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灾现场,消防队报警,保证火灾现场通讯联络;灭火行动组——利用本单位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疏散指导组——组织、指导现场人员有序撤离;安全维护组——抢救、护送伤者;现场警戒组——维持火灾现场秩序。
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以下六点:
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了解本单位、岗位的火灾应急风险及防火措施;
掌握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
掌握报警、灭火和疏散技能;
了解安全疏散路线和疏散引导程序和方法;
了解消防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上岗或者调动其他岗位的员工必须经过岗位消防安全培训;
值班人员将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微型消防站建设
人员:
重点单位微站配备人员不少于6人,社区微站应当指定1人担任站长,配备5名以上经过消防基本技能培训的保安、治安联防队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兼职或志愿人员。
设备:
重点单位微站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和通讯设备,并可选配消防头盔、消防防护服、防护靴、破拆作业器材等装备;社区微站配备消防摩托车、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
战斗力:
微型站要建立值班制度,保证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基本技能培训,熟悉单位或社区情况,提高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同时纳入当地灭火救援联勤保障体系。
【记住】微消防站“三个知识、四个技能、一个联系”
“三知”即微消防站队员要知晓单位内消防设施位置、知晓疏散路线和出口、知晓建筑布局及功能。
“四个技能”是指组织人员疏散的能力、扑灭初期火灾的能力、穿戴防护装备的能力、操作消防设备的能力。
“一条龙”是指公安消防队或大中型消防队与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与队员之间保持畅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