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教师不仅是家长眼中最好的职业,也是很多年轻人心中的热门选择。
然而如今,当老师的门槛似乎越来越高了。
和你竞争初中教师职位的人,可能是北大清华的研究生,你那个从来没说过想当老师的室友,也悄悄开始考教师资格证,就连曾经对你不屑一顾的师范院校,也不断提高录取分数线。
成为一名老师真的有那么好吗?
教师热潮始于普通学校入学考试
今年高考750分,673分能考进哪所大学?
对于一名来自四川的理科生来说,这个分数在本科提前录取中仅次于北大、清华的插班线,但有一位考生以673分的成绩报考了国家级优秀教师计划,毕业后将到一所县级中小学履行6年教师合同[1]。
无独有偶,云南一名666分的高三学生,也没有报考浙江大学或南京大学,而是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国家卓越教师计划[2]。
如果说录取分数线是体现学校和专业热门程度的温度计,那么公费师范生分数线的不断攀升则是当下师范教育热的直接印证。
毕竟免学费、免住宿,每月还有600元的生活补助[3],毕业后直接安排到正规岗位,这样的待遇谁不羡慕呢?
我们统计了近三年四川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结果显示,四川6所名师大学的分数线与一本线的差距大多有所扩大。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3年来四川省文科录取最低分数线已提高24分,与一本线差距由原来的45分扩大到68分。
理科分数线普遍高出当地一本线70分以上,北师大甚至高出128分。
优等生越来越青睐师范大学,并非四川独有。今年,广东、河北、山东等多个省份的公办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均有所提高[4]。
教育部数据显示,高考成绩前30%的学生报考师范专业的比例从2018年的18.3%上升到2019年的33.4%[5]。
如果分数还不足以让人信服的话,录取排名的持续上升可能会让你更加吃惊。
以四川为例,近3年来,6所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录取排名持续上升,其中理科专业甚至以每年千人的速度递增。
三年前,理科生考进2万名以外的地方,还可以以公派教师身份考入东北师范大学,而到了2021年,理科生的成绩必须提高5000名才有机会被录取。
如果不想一入学就签“就业协议”,走公费师范生的路,毕业后直接在指定学校任教,而是想正常入学,那么考上一所好的师范学校的难度不亚于985大学。
2021年,天津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仅比北京大学低13分[4];华东师范大学综合评价批次和普通批次录取分数线也首次超越老牌985院校同济大学[6]。
这让准备报考师范院校的高考考生有些不解: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已经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必须要比前一年的录取排名高出几百甚至几千名才能安心。
教师资格考试人山人海,老师到底有多好
师范大学很受欢迎,但上了师范大学并不代表毕业就能当老师,大部分师范大学的学生要想拿到教师职业的入场券,都要先通过教师资格的门槛,更别提非师范大学的学生了。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报考人数为260万人,2017年增至410万人,2019年更是攀升至近900万人[7]。预计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报考人数将突破1000万人[8],与高考考生人数相当。
就连报名系统也跟不上教师资格考试日益火爆的势头,2019年下半年报名第一天,官网服务器甚至因报名人数过多而崩溃[7]。
以江西为例,6年前,全省报名考试人数只有3万余人,2017年突破10万人,两年后更是翻番,达到20万人。
然而,在庞大的教师资格考生队伍中,师范生并不是主力军。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非师范教育考生占比74%[9]。在教育大省北京,2021年上半年考生中非师范教育考生占比88.6%[10]。
很多大学生发现,自己的同学都考教师资格证了,不管学的是统计、金融、法律、新闻,一夜之间大家又回到了以前一起合作解决问题的日子。
尤其是十月份的时候,如果你看到有人蹲在宿舍走廊,念叨着一连串神秘的口诀,那么很大概率你捕获了教资大佬。
要想成为体制内的老师,必须经过考试录用选拔程序,比教师资格考试难上好几个层级。
但这些都无法阻挡大家对教师资格的热情——毕竟想想成为社畜之后的996生活,当一名拥有稳定工作、寒暑假还能休息两天的全职教师,简直就是一份“梦想职业”。
根据麦可思数据,2021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职业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均进入前十[11]。作为社会急需的职业,准教师找工作不会有困难。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家长的担忧,“安全”二字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直击当下年轻人的焦虑与迷茫。对他们来说,多一份证书不是负担,多一份证书意味着多一条出路。
对于真正想当老师的人来说,教师资格证并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选择。我们统计了老师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当老师的理由,最常见的原因其实是他们对教育的理想。
除了好的工作、稳定的职业外,对教育下一代传递真善美的热情也是他们选择当教师的动力。
有网友分享,自己小学时曾遭遇老师暴力,也亲眼目睹老师对其他学生使用暴力,为了证明暴力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最终成为了一名普通学校的学生。
有的人只是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上课时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教师节收到五彩缤纷的贺卡,课间休息时教室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这也是很多人向往的教师生活。
当老师后我后悔了
然而,无论是师范培训考试还是教师资格考试,都只是沿途的风景,真正的目的地,是充满挑战的领奖台。无论你是怀着纯粹的教育理想,还是向往正式岗位,来到教学一线,美好的滤镜都有可能被现实击碎。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稳定的另一面往往是低工资。
据麦可斯研究院统计,在各大行业中,202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排名倒数第四,其收入增速也已多年处于垫底位置[11]。
工资低一直是教师们的心头之痛,虽然“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政策提倡多年,但在大多数地区,教师的收入仍然低于公务员,甚至时至今日,教师的工资仍经常被克扣[12]。
此外,地区和城乡差距也很大,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教师平均年薪可达17.3万元,而山西教师平均年薪只有7.8万元,还不到上海的一半[13]。
以前我做家教还可以赚点外快,但是政策改变之后,收入就减少了。
除了收入低,当老师的压力丝毫不比其他行业小,一线教师最常抱怨的就是工作强度大。
如果你抱着“不用996”的期望进入学校,那么你可能面临早上7点晨读,晚自习到深夜,要么在上课,要么在备课,有写不完的试卷,有老师批改不完的作业。
说是学校环境简单,但老师还要处理与学生、家长、上级等人际关系,精神压力很大。如果当了班主任,还要负责管理整个班级的大事小事,当保姆、侦探、调解员等等。
此外,教师还面临咽炎、颈腰椎疾病等职业病问题[14],教师之间最喜欢分享的东西不是咽喉含片,就是按摩器。
这样的老师日子还好过吗?
相比于一些工作负担重、前途未卜的职业,教师的稳定性的确令人向往,带薪假期、住房补贴、低廉食堂等一系列福利也足够优越。
然而,许多人涌入师范学校报考教师资格,只是模糊地盯着正规职位的福利,许多人最终并没有真正成为教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小学教师成为全国需求量最大的职业之一[15]。
即使是免学费、保就业的公费师范生,也经常出现学位不足的情况。今年四川省首轮公费师范生和优秀师范生招生结束后,共计有235个学位空缺,占招生总计划的9.19%[2]。
一些地方省属高校招收公费师范生更是难上加难——毕竟相比大城市的薪资和发展机会,农村教师没有太多的选择。
或许最初,我们追寻的并不是教师这个职业本身,而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教师”这个职业所象征的稳定与冷静。
但我们羡慕的老师也陷入了困境。
参考
[1] 姜云汉。(2022)。四川685名优秀学生入选国家优秀教师计划和国家公办师范学校。四川在线。2022年8月18日检索自
[2] 王锋、韩天。(2022)。公费师范招生火爆:部分省份录取分数仅次于北大清华,就业福利受考生青睐。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8月18日检索自
[3] 教育部。(2018)。教育部对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 6366 号提案的答复。2022 年 8 月 18 日检索自
[4] 杨飞飞。(2022)。高校招生,“买家和卖家”开始逆转!。中国教育在线。2022 年 8 月 18 日检索自
[5] 中国教育在线。(2020)。张步和: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名前30%的毕业生中,超过一半报考了师范专业。2022年8月18日检索自
[6] 青年报。(2021)。师范培训普及是个好消息。2022 年 8 月 18 日检索自
[7] 阚峰. (2022). 中国新闻网. “教师资格”上热搜!年轻人为何热衷当老师?. 2022年8月18日检索自
[8] 孔英。(202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13日开始。2022年8月18日检索自
[9] 教育部。(2019)。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人数再创新高。提醒考生诚信参加考试。2022年8月18日检索自
[10] 蔡文玲。(2021年)。北京考试报。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6.7万人,疫情防控下考试顺利完成。2022年8月18日检索自
[11] 麦可斯研究院. (2022).202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12] 中国政府网。(2020 年)。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补贴和挪用教育经费情况检查报告。2022 年 8 月 18 日检索自
[13] 国家统计局。(2021)。中国统计年鉴。
[14] 余艳红等(2021)。羊城晚报。@老师们,小心这些“职业病”。2022 年 8 月 18 日检索自
[1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 年)。2020 年第三季度最缺口 100 个职业排名。2022 年 8 月 18 日检索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