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毅表示:教育的活力在于教师的成长。
我认为任何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与“土”,即领导者的引领、教师队伍的素质、支持与配合、浓厚的教研氛围、一定的资金支持等。
教师,首先要忠诚教育事业,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关心尊重学生,掌握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和技能。优秀的教师必须有理想和追求,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能自我规划,不断塑造自我,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最终做到德才兼备、艺术精湛。教师的转型往往需要一个教学模仿、独立创新的过程,在“专家”的指导下,才能尽快找到成长的“支点和路径”。
教师成长的支点应该是:
听一堂课——成长的“起点” 示范课——成长的“填充点”
备课——成长的“切入点” 课件打磨——成长的“支撑点”
理解课文——成长的“焦点”;欣赏课文——成长的“发展点”
今天的教师,必须有仰望天空的理想信念,必须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必须修炼扎实的本领,带给学生的教学魅力必须是真真切切的,必须是真切的业务能力、专业能力。
此外,教育学和心理学也认为,新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需要经历“新手级、高级新手级、胜任级、精通级、专家级”五个阶段。教师成长路径有六条:
01. 用教育理念武装你的头脑:指引方向
只有与思想同行的教师,才能走得更高。因此,教师要学习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格教育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实现教学的质的飞跃。“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质就在于此。”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如何培养教师素质》一文中所说,深厚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思想,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指引之路。
02.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寻找思路
真正的教学高手,在教学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与内心。因此,教师应积极尝试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性格、情绪、意志力等,注意引导学习策略,因材施教。如果只是刻板地传授内容,使用老套的教学方法,教学省时却效率低下,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也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
03.学习名师优质课程:少走弯路
多听指导老师的示范课、老教师的研讨课、集体备课的主题课、即将参加比赛的教师的评课、获奖教师的报告课、名师的视频课。细细琢磨他们指导、评价、鼓励等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提炼教学的技巧和要领,通过模仿慢慢领悟名师的教学思路、先进的教学理念。渐渐地,越模仿,越思考,成长就越快。所以,“从听课开始”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04. 努力打造有挑战性的公共课程:提炼出一条出路
任务产生压力,很多名师都是通过公开课成长起来的。任何名师都经历过无数课件打磨的痛苦。治愈自身教学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专家面前真实地暴露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在痛苦中重生。公开课上得越多,成长越快。所以,多上课,上好课,上重点课,上重点课,上挑战课,把自己的课堂当成实验基地。积极总结、反思、总结、提高,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教学的路子。
05. 完善你独特的教学风格:“常规”
窦桂梅曾指出:“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墨守成规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大敌人。”
因此,我们应该多考虑榜样教学模式、抛锚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杜威的“五步骤”教学法、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赫尔巴特的“五阶段教学”、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等,多思考自己的优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墨守成规,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和风格。
06. 坚持课后教学反思:找到阶梯
有一句话说得好:三年认真写教案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老师,但三年认真写教学反思的人一定会成为有思想的老师。
善于分析自身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成功、不足、学生的创新之处等以随笔形式记录下来并积累,反思每堂课的成功与失误,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或美篇,定期与教育专家、名师进行在线交流,总结推广自己的教学成果。这样不仅可以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成长是一个不懈探索的过程,需要正确的方法;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坚强的支点。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给老师们带来一些启发!
附:我个人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
1. 教学管理
注重质量,全面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标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流程进行管理;
检查、指导、总结、激励,实现管理高效;
民主评议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学管理。
2.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思考、讨论、展示、评价、检查、应用。
高效课堂,评价要科学化、管理要规范化、运作要精简化、教学方式要灵活化、互动要多样化、成果要分层化,语言要有趣化、授课要有激情化、鼓励要及时化。
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为本,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还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驾驭课堂的策略和方法,有精益求精的创新思维,才能确保高效课堂更加高效、更加实用。
3.优秀的教学人才应具备:
教学材料详尽,目标明确
匠心设计,激情互动
语言精妙,链接紧凑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不同层次的突破
学习有趣,教学灵活
善于控制和引导
板书字迹工整,结构完整
知识建构,形成体系
四、疫情过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五大前提
1.遵守规则为前提(自制):
学校规则、教学规则、学习规则、课堂规则
2. 校长主导的领导力是先决条件
当好校长,需要“革命、艰苦奋斗”;
校长要用心治校、用情治校、用智慧治校;
校长的根在课堂;
校长的任务是引领与评价,管理的任务是激励;
校长的作用80%点燃,20%评价;
校长一定要重视学校课堂文化的设计和建设。”
3. 教师发展是先决条件
领导作用在于引导教师“自愿、自觉”,模范教师的培育有赖于政策引导、专业助力、活动培训、舆论支持。
4.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
5. 管理保障是前提
学校高质量发展没有终点,质量提升之路要从基层做起。
用功只能达到及格,用脑和力可以达到优秀,加上用心,则可以达到优秀和完美。
让我们共同努力,努力办好有温度、有态度、有标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