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功底扎实。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先有一桶水”,这句话已经过时了。我想,表达方式可以不同,但道理本身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面,对所教的学科知识有深刻而精准的把握,才能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必须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恰当地选择教材;在课堂上,能够从容面对学生的各种疑惑。那么,师范院校毕业后,你功底扎实吗?说“有”,因为我在大学里确实系统地学习过专业知识;说“没有”,就是说在与学科教材的结合上,在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和体验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实践。
2、掌握、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能力。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把握学科、年级、班级的具体目标,明确每堂课的知识点,找出培养学生能力的训练点,探索情感教育的渗透点。教学内容的顺序、重点、难点要明确,做到心中有数。
3、具备演示教学内容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讲课、板书画画、课堂实验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教师要有口才,即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要清晰、准确、生动,具有学科特色、个性、幽默、感染力强。端正工整的板书、熟练生动的板书画画,不仅有助于很好地演示教学内容,而且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做到规范、准确,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演示的过程和效果。多媒体电子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使教学直观生动,而且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教师要熟练运用,为课堂教学服务。
4、掌控课堂、引导学生活动的能力。掌控课堂,过去叫组织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避免“填鸭式”、要用“灵感”。课前要设计有效的方法;课中要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安排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要有明确的要求,有明确的指示。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要有准确的评价和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掌控课堂还包括保证课堂秩序,巧妙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教学基本功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大学课堂上就能学到的。教师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总结、积累、提高;还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他们的经验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言传身教是提高年轻人教学基本功最有效的方法;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认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研究寻找提高教学基本功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做下去,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