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教育
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和学习、初步形成教师职业所需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和基础阶段,师范教育质量直接决定新生教师质量,影响教师未来发展。
2. 入职
新教师入职后会面临角色适应问题,所在学校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支持措施,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在我国,各级师范院校也开展短期的系统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新教师提供系统、持续的帮助,使他们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
3. 在职培训
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对在职教师提供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思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和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职培训活动范围很广,可以是兼职培训,也可以是校本培训(如小组观摩、相互评议、相互讨论等)。
4. 指导和学徒制
师徒结对是指根据我国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新进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安排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较为优秀的指导老师,对新进教师进行“传、拉、帮、带”式的指导。新教师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迅速熟悉和掌握备课、讲课、上课听讲、评课、作业批改、教学效果评估、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新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达到促进和加快新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5. 同伴支持
教师朋辈互助是指教师与同事结成伙伴关系,通过共同读书讨论、示范教学、案例研究,特别是系统的教学观察与反馈,相互学习和分享新知识,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6. 自我教育
教师自我教育即专业自我建构,是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常见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有自我反思、积极收集教学改革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重大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体验教学成功与失败等。教师自我教育是树立专业理想、积累专业情感、提高专业技能、形成专业作风的关键。
此外,跨校合作(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专家指导(如讲座、报告)以及政府教育部门、教研机构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与交流活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小型切碎机】
【单选题】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最直接、最常见的途径是( )。
A. 教师教育 B. 入职培训 C. 在职教育 D. 自我教育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选项A,教师教育,指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是师范生进行专业准备和学习,初步形成教师职业所需的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和基础阶段。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在外。
选项B,入职培训,意味着新教师入职后会面临角色适应问题,为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所在学校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支持措施。该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选项C,在职教育,是指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对在职教师开展的继续教育,主要采用“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思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师对教育对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在外。
选项D,自我教育,即教师自我教育即专业自我建构,是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常见的方式。教师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有自我反思、积极收集教学改革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重大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体验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因此,本题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