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题的设置因题型不同而不同。2018-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作文”试卷中,综合分析题只出现了两次,而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作文”试卷中,综合分析题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些题型的设置也是区分不同考试级别的一个标准。从这些题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不同级别的出题技巧:
1、题型清晰。无论是四川公务员考试“作文”综合分析题的设置,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作文”综合分析题的设置,出题角度和答题范围都非常清晰。这说明综合分析考试的重点并不在于题型难度的设置,但需要注意的是,清晰的题型是区分不同考试题型的标志。例如2021年上半年四川省(市县级)第三题以“简评”出题,2020年下半年四川省(法制与检察)第一题以“评述”出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第一题以“理解”出题。
2、出题内容长度不确定。出题内容长度说明出题者在题目中设置了对理解能力的考验。出题内容长的话,可能对理解能力的考验相对多一些,出题内容短的话,对理解能力的考验相对少一些,但难度考验可能恰恰相反。所以通过出题内容长度的设置,一方面可以看出出题者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推断出可能考验的难度。例如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第四题、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第三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第四题。 从题量长度上看,2018年省部级试题内容最短,2019年地市级试题内容最长,但2018年省部级试题难度高于2019年地市级试题,2019年地市级试题更考验考生的理解能力。
3.出题内容贴近基层。出题内容可以千变万化,但从2018年至2021年的考题来看,内容主要集中在基层,这也说明政府的重点在基层,可以以此作为把握出题方向的一种方式。如四川省2021年上半年(市县本级)第三题内容讲的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慢车”,四川省2020年下半年第一题(政法委)内容讲的是基层治理过程中的信使参与治理模式。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市)第二题内容讲的是基层文化层面的“种子剧”。这些题目都聚焦时事热点、热点任务。 抓住这一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拓展思维。
总之,《论辩》综合分析题的题型设置有重点,有难点,总体来说,题型设置技巧比较清晰,能够准确把握,能够掌握出题走向,从而应对综合分析题。
附录:
2021四川省上半年公务员考试(市县级): 3.请根据所给信息,结合对“这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给乡亲们送去温暖和希望”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简短的评论。(30分)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生动,不超过400字。
2020年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法制、检察):1.对“给定材料一”中快递员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做法进行点评。(15分)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不超过200字。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 1.《给出材料1》中说:“这些努力和奋斗所获得的有形的东西会老去,但无形的东西会从此改变小古村。”请结合《给出材料1》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2.《所给材料2》说:“我们给农村群众表演几出戏不光是几出,更重要的是要‘种戏’。”请结合《所给材料2》,谈谈你对“种戏”的理解。(15分)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4.结合“给定材料4”,谈谈对“乡村文化作为精神资源”的认识。(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3.根据“所给材料3”,分析小吴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村民称呼她为“小吴”,而不是“那个大学生”。(10分)要求:准确全面、恰当简洁、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4.在“给定材料4”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你不能突破这几种‘屏蔽’,你就写不出有分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各种‘屏蔽’”的理解。(15分)要求:观点鲜明,贴近材料,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3.根据“给定材料3”,分析划线句子“借人的‘智慧’,创造物的‘智能’”。 (15分)
要求:(1)观点鲜明,紧扣材料,逻辑性强;(2)不超过300字。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4.结合“给定材料4”,谈谈你对“想象经济”的理解。(10分)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2.“给定材料2”中,L村村支书在回应村民提出的土地调整要求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看来村里土地调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请结合“给定材料2”,分析他为什么感到这么有压力。(10分)要求:(1)全面、准确、有条理;(2)不超过200字。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3.“所给材料4”中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如果仅仅以满足经济或审美要求为目的,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的和危险的。”请结合“所给材料3”和“所给材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1)观点鲜明,分析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四川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