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如何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要立即记录下来,写一篇反思,这样才能提高思维训练的效果。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经过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1

本学期伊始,我们同益路小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在教研组发表意见,通过座谈会进行交流,还通过闭卷考试等形式对教师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检验。通过这次深刻的学习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人,在各方面做好表率。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更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以身作则”的作用。教师要做学生的好灵魂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教书、以德育人,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国家输送人才的梯子,但教师却很平凡,我认为伟大就在于平凡。因为,在平凡中,我们同样可以有所贡献。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红烛”、“梯子”、“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个职业的无私与伟大。因此,教师从教书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理解“拜金主义”、“官场主义”等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中去。我是一个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十二年的教师,我的信仰是干一件事,爱一件事。正如陶行知所说:“心随而来,莫带走半根草”,因为我们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才能收获。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去感化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 无论何时,我都可以自信地说,我永远不会后悔献身于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比的荣幸。教师在培养人才、发展文化科学事业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灵魂。

2.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内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动力,教师那充满关爱的目光是学生心中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教者,解者。”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做好人。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培养形象。因此,教师应具有完善的人格,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无论是教书育人,都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让学生接受并永远记住。

我们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上课不认真听讲,影响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我经常找他谈话,但是没什么效果。联系上他家长后,他妈妈说,这个孩子在家里其实很听话,从来不顶嘴,很勤奋。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我想,何不给他一个岗位,让他有事可做,找到自己的价值,让他有责任感,这样他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慢慢成为一个听话好学的学生。这时,班上正好需要一个图书管理员,我就想到了他。和他谈话后,我向他讲解了他的职责:每周五第二节课,组织同学借书,自己也多看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每周五他都认真组织同学去图书馆借书,平时也爱看书,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们都为他的改变感到高兴。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回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让教育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漠不关心,缺乏热情,绝对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3. 做好老师和学生的榜样

孔子说:“行为正直,不言而行;行为不正,言而无信。”小学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很大。教师的道德表现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身教肯定比他的言传身教更重要。我们的职业道德要追求卓越和高标准,这是未来民族道德素质建设的基础。“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最高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人民教师,他肩负着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文明水平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育人者”,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这就要求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以身作则,做好别人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好。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我们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就不能言行不端;我们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范,教师就应该自觉遵守教师行为规范。否则,如果一个教师只对学生要求,不言而喻,行为举止不负责任,学生就会认为这样的教师言行不一致,不值得信任,言行不一致。

总之,我们教师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更好地培养“四有”新人,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2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育人,而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奉献,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们心灵之间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他用诗意的语言非常准确地指出了教师影响学生的方式和方法。他还说:“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我对此有深刻的理解。我热爱我所从事的事业,热爱我所教的学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情或个人需要,而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是一种特殊的爱、科学的爱、普遍的爱、持久的爱、深沉的爱。

这种爱具体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亲近感、期盼感和奉献感上。这种爱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转化学生学习进步的内在动力。正如一位同事说的:“有时候我感觉很累,但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我的学生,却不知道哪里来的活力。”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有了这种爱,金钱和享受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要“在细节中树立榜样”。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除了要忠诚于事业、关心爱护学生外,还要自觉用高标准塑造自己。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以自己和自己的榜样去教育学生。”也就是说,只有自己正直,自己的影子才不会歪斜。特别是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体现,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道德的标准,教师的思想言行、作风品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们首先要不做。学校里没有小事,教育无处不在。一个学识高、品行端正的教师,在纠正别人之前,应该先纠正自己。

同时,作为教师,我力求自我的全面发展,努力形成健康、完整、和谐的人格:德才兼备、言行一致、不为小事计较、才智过人、举止稳重等等。

总之,当一名教师,意味着我们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始终面临人格的挑战,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践行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样才算真正称得上是一名教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经验与思考】相关文章: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15篇07-31

教师职业道德演讲02-11

我心中的祖国小学作文01-01

寒假中小学家长感言02-03

中小学生诚信作文04-02

有关《我心中的祖国》小学作文03-29

我活在痛苦里 小学作文10-21

中小学宽容800字作文07-19

我心中的祖国小学作文15篇09-07

我心中的祖国小学作文300字01-27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10116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