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随笔:与幼儿相处时,有何体会呢?

幼儿教师随笔五篇 与幼儿相处时,有何体会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随笔,希望您喜欢!幼儿教师随笔一:我们是孩子的榜样今天,我们开展了音乐活动…

你和幼儿相处时,有哪些心得体会呢?下面是第一随笔网编辑精心整理的一篇幼儿园教师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教师作文1:我们是孩子的榜样

今天我们开展了一项名为“见朋友”的音乐活动,活动中我们尝试了音乐游戏,开着轻轨有节奏地行走。我用情景语言告诉幼儿开轻轨时要站稳,这样才能刹车不撞车。幼儿沉浸在游戏中。游戏结束后,我和幼儿可以自由活动,幼儿可以自行休息。我看到宇杰“刹车”时,动作不对,我就和他一起练习“刹车”。我有些累了,就把脚伸出来,宇杰说:“赵老师,这样危险。”我说:“我现在不开。”他说:“我们要向你学习。”我只能把脚伸进去,端正地坐好。

看到孩子们半懂事的样子,我不禁有些感动。虽然这些孩子才上到第二学期,有时还不愿意上学,有时又哭又闹,但他们已经和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里,他们关心着我们,就像我们关心他们一样。孩子们说的话,不就是我们平时教导、教导孩子的话吗?

模仿是小班幼儿的一个年龄特征,但他们更愿意模仿那些和自己亲近、喜欢他们的人。有的孩子会注意我们班主任讲话的语气,还有着装打扮,这些孩子比我们更细心地关心我们,他们会关注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天真地要求父母向我们学习,学习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谈。在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是对的、好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会让孩子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反映在行为上。我们关心孩子,孩子也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鲁,孩子也会不友好。所以孩子对我们来说就是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表现得怎么样,孩子就会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镜子,在孩子面前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幼儿园教师论文2:无需赘述

“快来看看,大甩卖。”“买一送一。”我顺着喊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小朋友们在玩“摆地摊”的游戏。只见小朋友们把桌布铺在地上,上面摆放着几件小衣服。热情的“老板”正拼命劝说娃娃屋的“妈妈们”给宝宝买一个。“妈妈们”有的在讨价还价,有的在试衣服,玩得不亦乐乎。一位前来观摩的老师提出质疑,认为让小朋友在地上玩游戏,不仅不干净,还很低档。于是班主任老师做出调整,把“摆地摊”变成了漂亮的“贝贝童装店”。店里挂满了各种漂亮的纸质童装,热情的“老板”还站在门口吆喝。但不知为何,“顾客”却少了不少。 即便有几位娃娃屋“妈妈”进了童装店,也只是买点衣服就走,与“老板”的互动明显减少。见顾客不多,“老板”一会儿跑来跑去,显得有些无聊。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游戏环境越高档,对孩子的吸引力就越大,游戏材料越精致,越受孩子的欢迎。游戏是孩子生活经历的体现,孩子所经历的事情中,只要体验深刻,感兴趣,都会体现在游戏中。我们幼儿园地处城乡交界处,孩子很少去时尚童装店买衣服的经验,对“地摊”更熟悉,因为我们小区商业街上有大型地摊夜市。不仅如此,“地摊”交易形式比较简单,方便孩子玩耍,所以“地摊”游戏更受孩子的欢迎。

角色扮演游戏是儿童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儿童的相关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内容越充实,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投入度就越高。因此,我们经常需要关注儿童自发产生的游戏,观察他们的经历和需求,尽量跟随儿童游戏的情节,而不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在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游戏中,不需要高端的游戏环境或精良的材料,儿童可以独立自由地表达已有的经验和建构新的经验;在远离儿童生活经验的游戏中,儿童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地行动。我觉得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儿童的游戏,善于观察,及时介入,促进儿童游戏的发展。

幼儿教师随笔3:教育也需要转变

红红是个孤独的孩子,从进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玩,没有同伴,也没有朋友。中班的孩子已经可以玩合作游戏了,但通过观察,我发现红红平时都是一个人玩,偶尔玩平行游戏。她对需要合作的团体游戏很反感,拒绝老师和同龄人的邀请。在“谁是你的好朋友”的调查中,那些调皮的孩子也有机会被提名,但唯独红红,没有人提到她的名字。

同伴关系是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幼儿时期同伴关系良好的孩子适应能力强,长大后更容易拥有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针对红红的表现,我们要尽早进行干预,帮助她提高社交能力,提高社会地位,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首先仔细观察她在自由活动时的表现,发现她也有和同龄人玩耍的欲望,因为当其他小朋友在一起说说笑笑、玩游戏时,红红总是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当我鼓励她加入时,她立即表现出退缩,摇头躲在后面。是什么让她如此不愿意和同龄人交往?是害羞?矜持?还是……?只有搞清楚她不愿意和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通过与她父母的交流,我们得知,只要红红妈妈在家,她就会和其他小朋友玩一会儿,妈妈不在的时候,她就一动不动,拒绝互动。我们还了解到,红红妈妈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很多事情都很有默契。有时候红红甚至不需要说,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妈妈就知道她想要什么,会给她。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红红养成了张嘴伸手要吃要穿的习惯,就连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也需要妈妈陪着,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她就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找出原因,就有解决办法。我们和红红妈妈进行了一次长谈,告诉了她红红在幼儿园的表现。红红妈妈说,她也注意到了女儿的这些行为,很担心,愿意尝试老师的建议。我们给她的建议是,适当放手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让红红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妈妈在孩子的事情上要“偷懒”一点,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能力的孩子。

红红的妈妈听了我们的建议后,开始尝试做出改变。渐渐地,我们发现红红变了,我们邀请她参加集体活动时,她不再拒绝,朋友玩耍时,只要邀请,她也会加入。我们看到红红的变化,心里很高兴。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并没有直接教她如何与朋友交往,而是在家庭教育上进行了有效的干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有时候教育也需要走弯路。

幼儿园教师作文4:善待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们总是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开水浇花,说用冷水会感冒,拆开电动车,看看它为什么会自己开,里面有没有司机……作为幼儿园老师,如何教育幼儿,对幼儿的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是值得学习的。当然,一味地责怪他们是不对的。巧合的是,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建议幼儿园老师要怀着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们的伙伴,带领孩子走上人生的正路。

我们班的潘乐燕就是这样的孩子,你看这小子又来告状了。

“老师,毛毛把毛巾撕烂了!”

孩子们拉着我来到卫生间,果然,原本光滑的新毛巾现在已经皱巴巴的,毛巾上有几根长长的线头,地上也有几根。毛毛低着头看着毛巾,看上去很难过。

“老师,你看,这些毛巾不能用了。”孩子们喊道。

“我想,毛毛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理由,我们听听他为什么把毛巾弄得这么乱,好吗?”

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了。“我看见毛巾上有一根线头很丑,就想把它拔掉,可是我越拔线头越多,怎么也拔不掉,毛巾就变成这样了。”

“原来如此,沫沫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是横着竖着很多根线织成的。”

风波就这样平息了。孩子们天真可爱,“惹麻烦”并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尝试解决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把想象力和创造力留给他们。

幼儿园教师论文5: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点,它们就像一本有趣的书,但要真正读懂这本书却并不容易,只有热爱它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环境,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体差异明显。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同点,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尊重和理解他们。

我们班有个小女孩叫可欣,上课第一天,她一直拉着爸爸的手,不情愿地说:爸爸,早点来接我,早点来接我。在我的劝说下,可欣眼含泪花地松开了爸爸的手。临走前,可欣的爸爸悄悄地对我说道:可欣吃饭慢,又怕老师批评责备她,所以一直不喜欢上幼儿园。听到这些话,我开始关注可欣了。在活动区玩的时候,可欣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我便走过去,轻声问她:可欣,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读书。老师,你能和我一起读吗?可欣开心地点了点头,于是我就开始和她一起读书了。开始是我讲故事,她讲着讲着,可欣也忍不住讲了起来。 我高兴地说:“可欣你真棒!你一个人就能看书、讲故事,你愿意给其他小朋友讲故事吗?”我说愿意,就叫来很多小朋友一起来听可欣讲故事,可欣听得非常开心,讲得更起劲了。

中午吃饭时,为了减轻可欣吃饭时的紧张情绪,我们给她减少了饭量。可当有的孩子吃完饭离开座位时,可欣就开始哭闹。我赶紧跑过去问她:可欣,你怎么了?我吃不下了。可欣,你别着急,你看,只剩一点了。来,我帮你!在我们耐心的帮助下,可欣终于吃完了饭。虽然她是最后一个吃完的,但我们没有批评她,而是鼓励她,给她信心,帮助她逐渐克服紧张和自卑的情绪,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二天,可欣一大早就和爸爸来到了幼儿园,爸爸手里拿着几本书,对我说:老师,太谢谢你了。可欣以前不愿意去幼儿园,今天早上却说,爸爸,我要去幼儿园,快点,别迟到了,我要给小朋友讲故事!老师还夸我讲故事讲得好。看着可欣爸爸开心的样子,我也会心一笑。这一切对于一个幼儿园老师来说,都是很普通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如此的重要。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内心,老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帮助孩子们成功地表达自己,就会让孩子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从而促进孩子们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09479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