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张文辉从事钳工工作40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其精湛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对“中国制造”的生动诠释。
1979年,17岁的张文辉接手工作,来到四平一家国营企业学钳工。由于他豁达好学、吃苦耐劳,1997年在四平市职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此时,他的钳工技术在四平市已名列前茅。然而2000年初,因企业破产,他被下岗,失去了施展技能的平台。
2004年10月,他进入吉林省艾斯克机电有限公司求职,这家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高,企业特别重视技术工人,张文辉在这里获得了平台,迎来了技术的第二春。
中国大型自动化掏膛线的研发比欧洲晚了30多年,国内其他同行也曾尝试过,但均未成功。2007年,艾司科决定研发大型自动化掏膛线。
2012年5月,埃斯克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L-10000型大型肉鸡自动去内脏设备成功投放市场,在业界引起轰动,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张文辉和工作室的同事们承担了大型自动掏膛线的工艺装备、生产、装配、安装、调试、检测等任务,并在整个过程中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张文辉设计制作了去内脏线所需的40余种制造、焊接工艺设备,保证了关键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确保了自动去内脏机的使用寿命超过同型号进口设备。
大型自动掏膛线上线时,加工产品的合格率只能达到85%以上。张文辉带领公司技术团队,忍受着江南的酷暑、北疆的严寒,蹲守在客户车间。车间地面因油水混合而湿滑,张文辉他们已经摔倒过无数次。如果一项技术指标达不到技术要求,可能就在各地奔波数十天。他们早上到现场仔细观察,晚上继续调试,深夜回到酒店与同事研究解决方案,第二天继续测试,几天、十几天的循环往复屡见不鲜,有时一年出差次数加起来达到7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将设备性能逐步提升到高于同类进口机型的水平。 国外同类机型的寿命仅为4年,但该公司大型全自动掏膛线至今已上市,也打破了国外该类型设备在中国市场的垄断。用一位山东客户的话说:“埃斯克掏膛线的成功,让‘中国制造’轰动一时。”
张文辉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技师,还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以图文形式转换成电子技术文档,提供给客户和相关技术工人。张文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了大批技术人才,180人的公司已培养出高级技师3人、吉林省首席技师4人、普通技师7人、高级工26人。“张文辉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壮大了公司的技术队伍,起到了点带线、线带面的功能作用。张文辉的徒弟李艳说:“我敬佩师父做事一丝不苟,对我们要求严格,会的都会传授,他是最好的师父!”
张文辉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曾当选为吉林省人大代表;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首席技师”、“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2016年,张文辉高级技师工作室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命名为“张文辉首席技师工作室”,2017年被命名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