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自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学院顺应“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职教改革发展趋势,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职场化培…

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伴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步伐,一幅教育数字化的壮丽画卷正在浮现在广阔的教育时空中自由蔓延。

数字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经过多年努力,职业学校数字化转型已具备良好基础:移动泛在学习环境已形成,建成203个国家级、460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428所实验学校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校园。 和应用程序。

职业教育需要利用数字化改轨、超车。 以数字化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以体制机制引领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以混合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经过数字化的洗礼,职业教育战线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势”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大势”的生动实践,为亿万高素质产业力量提供强大的支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力量。 支持。

学校案例2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以“信息+职场”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以“信息+职场”为基本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助力教师发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

专业发展教师信息技术怎么写_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_专业发展教师信息技术的意义

1997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 2008年,学院引进清华在线综合教育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管理; 2013年,启动数据挖掘项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 2015年申请成为国家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 经过十年探索,2018年初,学院通过了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中期验收,并获得中央电化教育中心颁发的许可证,成为首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之一。高校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 2020年,学院成功入选中央电化中心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通过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项目建设,学院在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改革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校园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尤其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亮点,走在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教学模式:信息化+职场

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学院顺应“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高度重视面向职场的培养环境的设计和打造。 随着改革模式的逐步深入,学院将“信息化”与“职场化”深度融合,最终形成了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以“信息化+职场化”为核心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的运用贯穿于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秉承专业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提前准备好微视频、自测题、作业等课程资源并上传至教学平台。 通过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线下课堂教学设计。 学生可以登录平台观看视频等教学资源,获取知识,进行在线测试,通过老师布置的专业作业解决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加深交流,完成所学知识的初步构建。 混合式教学的线下部分重点通过信息化建设具有职场特色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场所,解决传统教学不可触及、无形、不可移动、难以再现等问题,实现学生主体。 进行小组讨论、项目实践、任务探索、展示和交流。 教师负责组织、指导教学活动并解答问题。

“职场化”是指将职场化理念融入线上线下流程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线上资源的“职场化”属性和线下实施的“职场化”流程。 在线资源方面,学院精选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重构内容体系; 线下实施方面,学院利用公司、车间、实训室等融合办公场所和信息技术的环境。 ,结合企业实际任务设计课堂项目,实施行动导向、成果导向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信息化+职场化”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制作课程资源并上传至教学平台,设计教学情境,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学习、虚拟训练。 课堂上,老师重点讲解难点,发布面向职场的教学任务并进行操作演示,并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考核。 学生接受任务,在面向职场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遇到困难时登录平台自主学习。 课后,学生进行延伸学习,完成训练作业,在线提交作品,老师在线指导答疑,行业专家远程评估。

随着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深入,学院形成了完整的在线教学体系,学生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的实施注重过程评价,包括在线学习时间、作业、在线测试等。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资培训:两线三级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学院在建设项目推进中,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和共享思维,构建师资培训内容体系,丰富培训形式,制定考核标准。 专门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级三级”教师发展培训体系,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

培训体系中的“两线”是指线上和线下,“三级”是指校外、校内和部门培训三个层次。 在线培训包括“校外在线自选课程”、“校内在线学习课程”和“在线研讨”三部分。 线下培训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面授培训和研讨会。 校外培训主要包括“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和校外专家讲座。 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不定期推送在线课程。 校内培训分为学院和院系两个层次。 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平台举办教师培训课程,内容涵盖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技术、师德等。

在具体实施方面,学院建立了教师发展体系。 主持立项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建设系统项目和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项,其中“职业教育教师发展体系构建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等15项。高职院校”。 以教师发展研究为指导,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根据《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学院将教师发展能力培养分为理解、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搭建教师成长发展阶梯,规划培训内容和内容。方法。 采取应用型考核形式,制定相关考核制度,以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作为考核指标,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通过系统、高密度、有针对性的培训,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信息技术已成为帮助教师发展、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学院已有1200余名教师通过参加中国大学MOOC等在线课程获得证书。 教师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2个; 主持开发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共享课程25门,开发数字在线课程707门,为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保障。

主题目录

观察

专家点评

研究视角

学校案例1

学校案例2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2年6月号(总82期)

令人兴奋的活动

关于举办首届“非学历教育骨干人才培养系列培训班”的通知

开始报名吧! 请查看2022年(第四届)中国继续教育实践创新峰会邀请函

优秀的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08786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