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69分,如何避免通过率的雷区?

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可是每年教资考试,都会有很多的小伙伴“死”在了《综合素质》上,可气的是,偏偏是69分!69分!!69分!!!…

是的,69分确实和通过率有一定的关系。 每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通过率约为30%。 排名在30%以内的人通过测试。 接近30%的候选人非常不走运。 他们是我们的。 69分。

从这一点来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69分还不错,但同时你也应该从69分中找到自己与30%的差距。毕竟通过率设置为选拔更多优秀人才,提高学历门槛,为教育行业输送更好的人才。

一个小知识点:

这里所指的分数,比如65分、70分等,并不是纸质分数,而是考生的纸质分数经过一定的换算后得到的。 具体换算公式比较复杂,朋友们不需要理解,但是请记住,一般情况下,考试成绩需要在90分以上才算通过率之内。

虽然每年都有很多69俱乐部,但小可爱一定坚信自己不会是其中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避开69点雷区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综合素质”考试的内容和试卷结构:

教师资格证书综合素质_教师资格 综合素质_素质资格综合教师考什么

《综合素质》题型单一、固定,包括单项选择、材料分析、作文。 从时间上来说,并不能说是非常充裕。 不过,如果你真的认真复习的话,120分钟的作答时间只会更多。 不少。

在回答方面,小7见过很多真正马虎的朋友。 可以说答案很敷衍,只是为了完成考试而参加考试。

别说单选写作,光是从材料分析题来看,就堆积了很多暗字,所有能写的空白处都被文字填满了。 有的朋友写得工整,有的朋友有耐心。 有些阅读老师会在大段文字中仔细寻找答案,但大多数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筛选你的答案。 你可以想象最终的比分。 (注*:材料分析题从问题入手,明确问题的角度,然后从材料中验证答案)

所以,答题材料分析有固定的要求,必须分分答题。 提供的模板如下:

1.知识点一+分析+链接材料(字迹工整)

2.知识点二+分析+链接材料(字迹工整)

3.知识点三+分析+链接材料(字迹工整)

如上,一目了然,节省了阅卷老师的时间,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自己,自然就多了几分。

特别提醒:“综合素质”一定要写工整。 题目分为三种类型: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文题。 除单选外,掌握材料分析的答题方法。 论文的字迹一定要工整,内容要好。 通过 这道题其实难度不是很大。

对于以上三类题,小7建议回答多项选择题,并边复习题边记笔记。 单选考试的知识点必须在题目旁边标注,每道选择题都应该作为一个大题来对待。 要做到这一点,不要只是在早期阶段选择答案。 你需要知道为什么选择A以及为什么不选择B/C/D,并在答案旁边写下原因。 当每道选择题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对考场里的选择题感到熟悉了。

对于作文题,小7主张多写,多练。 说实话,如果不长时间握笔,想要在短时间内“剪”出800个字,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小7也经历过这种尴尬的情绪。 这并不夸张。 一天时间,我挠头写了七百多字。 到最后,确实还不够。 我开始寻找可以用来添加描述性词语的句子。 终于话够了,但是质量确实不好。

但读完一篇、两篇、三篇之后,速度就会慢慢加快,心胸也会逐渐开阔。 “修行”是关键,其他一切都是枉然。

材料分析题,这些都是本科需要背的知识点。 就在这里,记得记住它们!

1. 专业理念

01 教育理念(记忆公式:创建全面图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02 对学生的看法(记忆提示:王官仁不缺钱)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看好学生的本性,看到他们的长处,多表扬他们。)

2.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3.学生潜力巨大。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尊重学生,讲民主。)

03 老师的看法

教师角色的转变(记忆公式:对三者开放)

1、从师生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记忆公式:教学中与学生、自我、同事的关系)

1、在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欣赏、民主、互动、教学互学。

2、在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己方面,新课程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与发展。

4.在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合作。

04 教学观(记忆秘诀:生活中的路人)

1、教学是课程创造和发展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沟通、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比教学结果更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08727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