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待遇改革进入加速阶段。
近期,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收入。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教学团队的骨干,2024年副高五级教师的薪资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呢?
1.岗位工资和教龄津贴标准全面提高
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意见的指导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相应的,教师的待遇也逐步提高。
其中,副高级五级岗位薪资预计将超过2000元,并将与高级五级岗位8000元挂钩。
这主要是由于职务工资和教龄津贴标准的整体提高。 其中,教龄津贴尤为重要。 它不仅体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也是提高教师薪酬的重要手段之一。
2.提高副高级职称评审基数
根据新教师法精神,教师职称评审将转向按职务评审。 为实现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副高级职称比例基数预计由15%提高到30%左右,乡村教师高级职称评价指标也将提高10%左右到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这为副高五级教师数量的增加创造了政策条件。
3.绩效工资向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
目前绩效工资改革强调基础部分与职称挂钩,有利于发挥高级职称的激励作用。
同时,绩效工资奖励部分也将适当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紧缺人才倾斜。 副高级五级教师作为教学科研骨干,将成为绩效工资分配的重点对象,有效保持其收入优势地位。
4、建立公开聘任和退休机制
有专家指出,应建立灵活的聘任制度,将高级职称与相应岗位有效衔接。 例如,可以引入聘任年限考核和退出机制,根据教师的绩效调整教师的聘任年限。
此次改革有利于解决高级职称终身制带来的弊端,使其与教师的实际贡献保持同步。 优化副高级五级教师流动机制。
五、调整高级职称设置,促进乡村教师发展
近期相关文件提出改革职称评审考核机制,降低职称评审门槛,推动弱化职称聘任条件。
为帮助乡村教师提升专业技能,不排除调整高级职称设置,增加乡村教师专属类别,扩大乡村教师高级职称覆盖面。 这也将对副高级5级职位结构产生积极影响。
六、落实30年教学经验荣誉证书,完善教学经验激励
教育部明确,将进一步完善教学经验激励机制,全面落实30年教学经验荣誉证书,并研究与教师工资挂钩的可能性。
具有3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包括乡村教师,均可申请该证书。 此举有利于体现教学经验对教师职业发展的累积作用,也将促进副高五级教师薪酬的提高。
7、退休福利将更加合理
有专家建议,可以参考工龄退休模式,实行教龄与退休待遇挂钩机制。 也就是说,教龄越长,相应的退休福利水平就越高。
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规律,也使副高五级教师的退休收入更有保障。
8、享受中小学教师工资份额20%
据预测,到2024年,副高五级教师工资将突破8000元,进入中小学教师总数前20%。
这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增加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但也应关注中下级教师与高级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并通过合理运用教学经验和绩效激励来逐步缩小差距。
综上所述,2024年,我国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副高级五级教师的薪酬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岗位工资、教龄津贴、绩效工资、退休福利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副高级五级教师将成为中小学教师收入最高的群体,并发挥引领作用。 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教师内部的收入差距,实现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
点击“在看”,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