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居仁庆说,年轻的时候要努力,老了的时候才会有美好的回忆。 如今,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奋斗的青春岁月里。
“我先过去看看桥是否还坚固。”
2015年6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遭遇强降雨。 在融安乡格登马村,21名村民的房屋被洪水完全冲毁,导致224名村民无家可归,38名村民的房屋受损严重。 老人们说,他们自从出生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洪水。
6月28日晚,正在乡政府工作的格登马村村委会副主任洛周仁庆接到村支书嘎让的电话,得知大雨已经冲毁了5名村民的房屋。 第二天一早,他和村里的两名村干部赶回80多公里外的格登马村。
当天,洛州仁庆和全体村干部将危险地区的240余名村民转移至安全地区,并帮助大家转移财产。
雨继续下着,灾情越来越严重。 29日晚再次爆发山洪,多条道路、桥梁被冲毁。 后来统计显示,仅格登玛村就有28条道路塌陷,8座桥梁被冲毁。 格登马村成了一座孤岛。
灾情必须尽快传达。 30日中午,大家商量后决定,由几名村民骑摩托车送洛周仁清等六名乡镇村干部出去,他们出去通报消息。 他们的目的地是几十公里外的安强乡众安村,那里只有手机信号。
路停下来后,七个人下了车,开始步行。 下午3点左右,距村子约30公里处一座桥被洪水冲断,挡住了大家的去路。 为了过河,大家砍了一棵树,在河上搭建了一座长约6米的独木桥。 两位乡镇干部通过了。 当50岁的村长吉吉准备过桥时,洛州仁庆说:“我先过去看看桥是否还坚固。”
就在洛州仁庆走到桥中央的时候,突然有一股洪水汹涌而至。 他失去了立足点,滑倒了。
洛州仁庆一倒下去,姬动就赶紧跳进河里,试图拉住洛州仁庆,但是失败了,差点被洪水冲走。 河边的乡干部抓住吉吉的衣服,把他拖了上来。 巨大的洪水瞬间席卷了那周仁庆,他很快就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人们迅速沿河搜寻救援,但无果。 附近的村民和僧侣也加入了搜救队伍。 直到第二天下午,也就是任庆落水那州24小时后,他的尸体才在下游1公里处被发现。
“他确实能够忍受贫穷和孤独。”
当吉吉被从河里拉出来时,他坐在地上哭道:“天啊!你为什么不把这个老人带走!”
“如果没有责任感,在危险面前没有人会站出来。” 得知洛州任庆去世的悲痛消息后,融安乡党委书记杨晓飞伤心欲绝。 在他心目中,洛周仁庆这样的村官是乡党委、政府的得力助手。
“遇到这么大的灾害,我们得靠村干部第一时间反应。” 杨晓飞说:“如果等乡镇干部接到通知才去村里,那就太晚了。今年灾害严重,受灾面积大,整个乡镇的19名乡镇干部简直太惨了。”忙碌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距乡政府86公里的格登玛村至今仍没有手机信号覆盖。 当地光伏电站去年年底建成后,具备了建设通信基站的条件。 通信运营商计划于今年 7 月调试该设备。
在这个困难的民族地区,那居仁庆死在了报灾的路上。 在其他地方,这样的任务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完成。
2010年,洛周仁庆从阿坝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他考到了阿坝最偏远的村庄融安乡,被分配到融安最偏远的村庄格登马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没有水泥路,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WiFi。” 与他同年参加工作的阿坝县委组织部科员纪永兰感叹道,“但任庆已经坚守了五年”。
纪永澜后来得知,洛州仁庆的一个表弟是阿坝县的县长,但他并没有利用这段关系为自己安排更好的工作。 就算分配到乡政府所在的村子,条件也比现在好得多。
“他确实能够忍受贫穷和孤独。” 纪永澜这样评价这位同行。
他在村里呆了太多时间
那居仁庆也尝试过报考公务员,但没有成功。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工作状态。 村里的一位年轻同事向他抱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根本做不完。 他太累了。 他总是安慰说:年轻的时候要努力,老了的时候会有美好的回忆。
刚参加工作时,洛州仁庆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语言。 他的家在若尔盖县,所服务的阿坝县融安乡语言是安多藏语。 为了和村民交流,他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安多藏语。
他还把时间花在许多“对外事务”上。 工作第二年,他看到融安乡第一小学孩子们的破烂衣服,就通过大学同学和网上帮助筹集资金为孩子们买衣服。 他还用自己的钱为孩子定制了一批耐用的牛仔裤。
做这些事情不仅耗时,而且成本高昂。 比如,他经常帮助村里的老人到县城买药,有时还用自己的医保卡为村民买药。 “我的医保卡里还有2000多块钱,但是洛州仁庆的医保卡里只有300块钱了。” 与他同年参加工作的乡政府会计泽利措说。
有人梳理发现,洛州仁庆在别人身上花了很多钱:安坝村村民占巴拉的妻子阿赫丽因病去世,洛州仁庆送来了200元; 蒙古村村民乐珍患红斑狼疮,洛州仁庆送去300元; 格峪村村民二郎患尿毒症,洛州仁庆又送来200元……
但他对自己却有点“小气”。 由于他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同事们还跟他开玩笑:“要不我们花钱给你买新衣服,同时换个发型怎么样?” 他总是幽默地回应:“算了,够了。好帅。”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年轻人。” 杨晓飞谈到他的年轻村官时说。
融安乡属大骨节病区。 2011年,国家对卡欣联合实施搬迁工程。 根据政策,村民塞塔和阿尔加一家可以享受3.2万元的建房补贴,但领取这笔补贴的前提是建好房子。 然而,老两口已经70多岁了,阿尔加双目失明也有40多年了。 即使他们有钱,他们也买不起房子。
看到这样的一家人,洛州仁庆“心情特别难过”。 他来回跑着帮助瑟塔一家申请补贴,并组织村民和民兵帮助老人修缮房屋。 房子修好后,他又花了1000多元给老人买了一些必要的家具。
“他像关心自己的儿子一样关心我们。在我们心里,他就是我们的亲生儿子。” 说起洛州仁庆,濑田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