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直辖市、济源示范区、机场片区,省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委属学校、部门直属实验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促进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近日向全体教师组织启动2023年暑假工作。 培训活动。 根据教育部通知要求,现将我省教师参加暑期培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布局
(一)培训时间:2023年7月14日至8月31日
(二)参加人员: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职教师
(三)培训方式: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设立“2023年暑期教师培训”专题(以下简称专题培训),为各级各类教师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为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的提高服务。 报名、学习方式、课程大体与2022年暑假、2023年寒假教师培训一致。教师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入专题,选择相应学习时段进行报名,自主选择课程,完成配套测试,获得相应的学习期限。 培训可认定为10个教师培训小时。 教师通过个人信息审核认证并完成培训任务后,生成电子学习证书。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当地规定将教学时数计入教师培训时数。
2023年6月至2023年7月,教师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师德潜心学习教育”专题学习,获得的学时自动计入专题培训学时。
2. 学习内容
通识教育与分区学习相结合,安排教师的学习内容。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均须完成通识教育内容;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分类提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习内容。
(一)一般知识内容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帮助教师通过深入学习实践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两个创建”支撑,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四个意识”思想基础,坚定“四个自信”。
2、师德学习与教育。 通过专家对禁令制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解读,提高教师依法教学的意识; 将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十项职业行为准则的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增强教师的规则意识,引导全体教师按案例办事。 作为一个教训,我们应该敲响警钟。
3.提高数字素养。 研究《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提高数字化意识,掌握常用教育教学数字化工具及其应用,提高教师数字化素养,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4、提高科学素养。 “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线下培训资源汇聚,与全国教师分享学习,帮助教师提高科学素养,增强科学教育意识,增强指导科学教育的能力。
5、提高综合教育能力。 掌握校园常见急救知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营造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 从阅读课程开发、分级阅读策略等方面提高师生阅读引导能力,建设书香校园。
(二)每学期内容
6.提高学科教学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学前教育设置儿童在游戏、生活中学习等内容; 义务教育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进一步为教师提供“怎么做”等学习资源; 对于高中,提供研究性学习相关资源; 对于高中; 特殊教育提供手语和盲文培训等资源。 职业教育重点铸造职业教育“好工匠”教师,高等教育重点培养高校创新型教师。 提供特色资源,服务各级各类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需求。
三、工作要求
(一)完善工作机制。 各地学校要建立健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寒暑假教师专项培训工作机制,将专项培训纳入年度教师培训计划,实行统筹设计和部署安排。 要优化特训各环节,不断完善师资动员组织、学习指导、技术服务、学分认定等工作,努力提高特训实施效果。 要加强教师自主参与,不强迫、不排名、不提出过高要求,避免形式主义。
(二)创新学习方法。 全国学校要推动教师培训数字化转型,创新教师培训方式,线上线下融合,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强化实践转化,切实提升教师学习效果。 要把专项培训与其他类型教师培训衔接起来,探索用好专项培训资源的模式和机制,提高培训效果。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名师、校长网络工作室要积极参加暑期培训,开展协同教研,发挥引领作用。
(三)加大支持服务力度。 要为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服务,优化培训指南等支持工具,强化电话客服、在线值班、管理支持等服务。 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培训管理体系,用好平台区域管理支撑功能,充分发挥各级培训管理者作用,提高教师发展数字化管理水平。
(四)加强宣传交流。 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专项培训开展情况和成效,引导交流地区、学校、教师等不同层面培训创新实践。 各地各级学校和教师要及时总结培训中的典型经验、创新举措和学习收获,形成典型案例,报送至指定邮箱(自启动以来可随时提交)课题截止2023年9月8日),省教育厅择优上报教育部,并组织媒体对优秀案例进行宣传推广。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机场片区、省县(市)教育局、各高等院校、省中等职业学校、委托学校、实验学校特训工作联系人如有变动直接联系各部门下,请于2023年7月10日前将相关信息提交至指定邮箱,如无变更则无需提交。
2023 年 6 月 28 日
协调员| 张国强、朱荣宇
评论 | 杨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