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建设规划和中心新进人员数量

实验队伍建设一、示范中心队伍建设规划和中心新进人员数量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

1、示范中心队伍建设计划及中心新增人员数量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 下设人体形态学、人体微观结构、病原生物学、人体功能、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五个主要实验教学实验室。 办公室,负责综合独立实验课程的教学。 各实验中心主任均是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示范中心的队伍基本由两部分组成:实验中心固定人员(包括固定教师、实验助教、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和兼职实验教师(主要是基础医学院校的教师,负责实验教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团队包括一批获得“全国杰出青年”、“泰山学者”等荣誉称号的专家教授,以及一大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新型教学人才。

二、示范中心主任聘任及兼职情况

2007.11--2017.10 王斌教授,实验中心主任

2017.11--2019.10 宋阳教授,实验中心主任

2019.11—至今 王建勋教授,实验中心主任

3、择优描述3名专职教师、3名实验技术人员、2名兼职人员近五年来的详细工作业绩。

专任教师:

1.沉若武,硕士生,教授,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人体形态学实验室主任

沉若武,青岛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授,特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解剖学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解剖学会会员、青岛解剖学会会员、人体形态学实验中心主任。 连续26年负责本科生《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和研究生《局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的教学。 参与编写专业教材6部; 在国内外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主持和参与国家、山东省、青岛市科研项目7项,拥有发明专利2项。

五年来,共完成《局部解剖学》和《系统解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1630学时。 所授课程连续被评为青岛大学优质课程; 近五年来,多次荣获国家级、青岛市级、校级奖项。 获得多项厅级奖励,主要荣誉称号有:2020年“青岛大学教学能手”; 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 2018年“青岛市劳动模范”; 2017年“青岛市高校教育先锋”; 荣获“青岛大学最美教师”称号; 2014年“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 2016-2021年度医学院“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佳老师”。

主要研究方向:临床应用解剖学及肿瘤机制。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获得经费:30万元。

接手实验室管理后,除了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大量教学工作外,整理本科生教学评估的实验室材料,协助清理人体解剖地下室,带领学生准备年度报告等。地下室的部分考试。 解剖所需的剩余标本。 协助青岛市红十字会完成年度遗体捐献接待工作,协调青岛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家庭、殡仪馆相关工作,完成殡仪馆所有遗体以家属名义火化成员。

2.陈雪红,博士生,副教授,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人体运动学实验室主任

现任人体运动学实验室主任、医学药理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医学功能实验科学》课程负责人,负责本科生《医学功能实验科学II》、《药理学》、《临床药学》等课程以及《药学研究进展》的教学硕士生《现代药理学》。 承担《科学进展》、《临床药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每年完成医学功能实验教学300余学时。 所教学生荣获2016年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 担任华大创新班本科生导师。

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抗肿瘤研究,现为中国药理学会会员、山东省药理学会会员、青岛市生理科学学会会员。 主持并结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1项;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 其中JCR二区论文5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

3. 颜志勇,博士生,副教授,基础医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颜志勇,男,1970年出生,九三社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至2020年任医学检验科学系副主任,2015年任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主任2019年,主要负责本科生《病原生物学实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医学微生物学Ⅲ》等课程的实验和理论教学,以及本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博士/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所教课程课堂效果评价一直处于前30%,多次入选青岛大学精品课程; 多次被评为“医学系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是青岛大学2021年度“教学能手”、青岛大学“优秀班主任”。 此外,多次荣获青岛九三学社优秀会员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细菌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细菌学检测研究。 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CSCD论文7篇; 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3项; 承担或参加教学科研项目5项; 参与编写本科规划教材3部。

他爱岗敬业,热爱教学工作,研究实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课堂效果优异,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他经常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暑期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加技能竞赛。 COVID-19疫情期间,根据疫情的研究进展,向学生科普和宣传疫情的专业知识和防控知识。 就任实验室主任后,他和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完成了实验室搬迁规划建设、设备招标验收等工作,确保了新实验室投入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操作。 此外,他还带领技术人员和教师更新实验教学项目,并配合学校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

1.单涛,医学学士,实验室工程师,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人体形态学实验室副主任

认真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的实验准备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积极指导学生进行骨科研究性学习6000余项、数万小时,使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论联系实际、转化记忆——注重记忆和思维方法和态度,以适应大学水平的学习特点。

我们克服困难、不怕脏,采集解剖标本200余件,制作各类教学标本数百件,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学校节省实验费用100万元以上。

创建具有解剖学特色的第二课堂,利用人体形态学实验室的教学条件,完成目前学习培养学生306人。 根据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专业阅读和写作,并进行标本制备技术培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20余项,培养了严谨扎实的科研思维和方法,也为他们进一步适应今后的临床和研究生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适应硕士、博士及工作岗位; 每年定期组织各类在校生和毕业生交流活动,极大地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助,达到了帮助和指导的目的,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各自的学习和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扩大了实验室成员的影响力,也使实验室成为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大家庭。

打造社会服务平台,作为学校教育向社会效益的延伸,组织青岛、烟台、淄博、潍坊等地20余所学校近千名中小学生和健身行业教练,开展普及医学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学习医学急救方法和解剖专业知识,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消除他们对人体标本的恐惧,在众多孩子的心中种下医学的种子。

2. 任书荣,医学博士,实验室工程师,基础医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实验教师

主要讲授实验课程:《病原生物学实验》和《临床免疫学检测》。 负责医学系《临床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临床》的实验教学工作《免疫学检验》理论教学,青岛大学2018-2019年度“教学能手”。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教学科研项目5项,发表教学论文6篇,获省、校级教学科研奖5项;参与参与编写免疫学相关教材或讲义5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个,指导创新学院华大基因1名学生;省(第二名);智慧树网在线课程《医学免疫学》带头教师()(第二名)。

研究方向:肿瘤免疫。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部级、市厅级及校级科研项目4项;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 担任现职以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24篇,其中一级科研论文12篇。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市级科研奖励4项。

3.夏韵秋,医学博士、药理学硕士,高级实验师,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人体功能实验室副主任

2006年11月起在人体运动学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 主要讲授实验课程《医学功能实验一(上)》和《医学功能实验(生理学)》。 作为实验室教研室秘书、副主任,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主编实验教材《医学功能实验科学》,于2019年5月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近五年来工作并担任主编。 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第一名、第三名各一项),发表论文2篇。

兼职工人:

1.金立新,硕士生,教授,人体形态学实验室兼职教师/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

男,中共党员,兼任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与数字解剖学分会委员、山东省解剖学会理事、山东省学会实验医学分会常委中西医结合学士,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青岛市解剖学会秘书长。 主讲《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影像解剖学》等本科实验课程。

五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平均每年教学工作量超过550小时。 曾荣获校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年度教学“十佳”、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佳教师”、学校教学贡献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运动医学和体质人类学相关研究。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推进解剖学课程和思政课建设。 近五年主持省部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 主编、参编各类规划教材5部。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指导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3篇,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 获省高等教育课程联盟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省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示范案例一等奖、青岛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出了无私贡献。 积极参与院校的教学培训和竞赛指导。 特别是为学生会一年一度的“医者仁心,了解人体奥秘”活动月提供专业指导,开展解剖讲座和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医学生解剖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性; 荣获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员称号、青岛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青春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优秀指导员等荣誉标题。

2.韩彦涛,博士生,教授,国家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岛大学)人体功能实验室兼职教师,药理教研室主任

现任青岛大学医学药理教研室主任、分子医学与新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负责《医学功能实验II》、《药理学》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以及硕士生《现代药理学进展》、《药物研究进展》、《实验药理学》、博士生《现代专题》教学工作每年完成医学机能实验教学100余小时,参加第十六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并荣获山东省特等奖和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

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主持青岛市产业培育计划重大自主创新项目1项; 主持山东省基金项目1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75.5,共被引用119次,其中JCR 1区1篇,2区9篇; 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08302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