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演练结束后,队员们在演练现场指挥部前集合。 张艳艳 摄
演练按照“应急响应、消防救援、排烟减毒、降温抑爆、储罐运输倾倒、清理交接”六个阶段进行,主要围绕“排烟、排烟、排毒、排烟减毒、降温抑爆、储罐运输倾倒、清理交接”等六个阶段进行。供水、通信、安保“隧道灾害事故处置”四大难点包括研究对策、演练技术战术、提高实战能力。
图为演练结束后,队员们在演练现场指挥部前集合。 袁占标 摄
图为供水保障队在演练现场铺设水带。 张艳艳 摄
演练假设,一辆载有30吨柴油的油罐车驶入锣鼓洞隧道时,左前轮胎爆裂,导致车辆失控,直接撞到隧道壁上,导致车辆滑落。 与此同时,一辆载有15吨柴油的油罐车和一辆卡车未能避让,引发连环相撞。 坦克泄漏并着火。 一名司机受伤并被困。 火势逐渐蔓延,情况十分危急。
图为供水保障队在演练现场铺设水带。 张艳艳 摄
灾害发生后,竹溪隧道监控室值班主管立即启动隧道内排烟风机,修改车道指示灯,启动紧急广播引导人员疏散,并拨打报警电话通知消防、高警、路政等部门予以处理。 接到报警后,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成立跨区域消防救援实战演练指挥部。 紧急调集十堰、襄阳、随州、武汉、邗江5个支队48辆车、220人次赶赴现场,并协调交通、应急、医疗等社会联动力量协助处置。
消防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迅速成立调查、室内灭火、疏散救援、拆迁救援、供水保障、隧道排烟、战斗保障等多个工作组,全力开展救援行动。有序推进。 在各单位全力配合、密切配合下,隧道内火灾被成功扑灭,被困人员全部获救。
图为消防员正在冷却水箱内的水以防止爆炸。 宋龙 摄
图为消防员正在冷却水箱内的水以防止爆炸。 宋龙 摄
图为消防员正在冷却水箱内的水以防止爆炸。 宋龙 摄
图为消防员用水冷却水箱。 张艳艳 摄
“本次演练是消防救援队伍与各部门联合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一次训练,也是对消防技术、战术、装备水平的一次检验和考验,破解隧道灾害事故救援、灾害救援等难点。我们在处理烟雾排毒难、现场处置难、供水供液难、通信作战保障难等痛点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杨全德表示,湖北省山多,公路多。 隧道数量多,隧道比较深,道路崎岖复杂,发生灾害的概率非常高。 通过演练,救援人员与科技装备在实战中有机结合,既达到了部队训练的效果,又考验了队伍和装备。 并总结形成了一系列在今后处置灾害和事故中可复制、推广和操作的训练方法、操作方法和战术。
图为演练结束后,消防队员跑向指挥部集合。 袁占标 摄
(通讯员鄂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