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而规划和建设的。 设有应急避难场所和生活服务设施,是居民临时疏散和居住的安全场所。 近年来,南京大力推进全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一旦发生危险,这些地方就会成为生命的庇护所。
为进一步提高抗震防灾能力,鼓楼区升级改造了古林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 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2.27公顷。 将于2018年12月上旬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 。
(鸟瞰图)
(平面图)
古蔺公园有哪些紧急疏散功能?
古蔺公园
古林公园位于鼓楼区虎踞路以西、模范中路以南、草场门大街以北。 古蔺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由鼓楼区建设局牵头,古蔺公园管理办公室实施。 升级后的古林公园除了保留原有的休闲娱乐功能外,还是南京市46个固定级应急避难场所之一。 当发生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可以发挥紧急疏散和集中安置的双重功能。
(住宿区)
古蔺公园入口处有应急避难场所的介绍和详细分布图。 公园内有前山、后山两个住宿组团,共六个住宿组团。 设有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物资仓库、应急垃圾收集点、应急供水点、应急厕所、应急监控广播系统和应急物资仓库,可为约8700人及中短途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约 4,350 人的临时避难所。
古蔺公园应急避难工程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救灾相结合”的原则,做出了一些巧妙的设计。 虽然建在公园内,但不占用公园土地,不影响公园正常游览。 大多数设施都隐藏在草坪下,通常看起来就像绿地。 基础水电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后均埋入地下。 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就会转化。 例如,应急供水标牌所在的地方,当灾害发生时,可以将这个区域挖出来并连接到供水池,为疏散人员提供冲洗的生活用水。
(紧急供水)
(应急电源)
(紧急淋浴)
为保证难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园内配备了应急供水、供电、排污设施和应急厕所。 此外,还设有集监控、广播、通讯于一体的应急设备。 为了改善难民的生活条件,还配备了紧急停车场、洗浴、通风设施等。
(紧急固定厕所)
(紧急监控)
(消防栓)
为满足火灾疏散要求,古蔺公园管理处还对出入口道路进行了整修。 改造后的疏散道路宽度达到不小于4米的消防要求,并在道路末端设置了12米×12米的消防返回场。 ,方便救援车辆通行。
(公园路)
(消防返回场)
古蔺公园应急避难建设项目现已拥有较为完善的应急避难和救灾设施,可以保障灾害期间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一旦发生险情,应急部门将启动预案,通过广播或人员引导等方式进行指导。 附近市民可按照指挥,赶赴古林公园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