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绿色建筑、绿色社区不断融入城市发展。 即日起,本版将推出“美丽中国·我们的节能生活”系列报道,聚焦每个人身边的节能故事,展示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实践成果在不同的领域。
绿色出行卡——
无限次乘坐巴士,省钱
记者肖嘉欣
“绿色出行卡推出第一个月就买了,想用多少次就用多少次,比以前省钱多了!” 山东济南市民万海龙赞不绝口。
2018年,为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济南公交推出“绿色出行一卡通服务套餐”。 此套票包括10日通票、30日通票等,适用于普通巴士和空调巴士。 使用时一人一卡,不同时间可供不同人使用。
万海龙每天上班需要乘坐T26路公交车,然后转乘T201路公交车。 他说,济南的公交车票价是2元。 如果使用普通公交卡,加上现有优惠,上下班费用为5.6元。 按每月25个工作日计算,每月费用140元。 “办理30天卡每个月只需100元,公交公司时不时会有优惠,对于上班族来说,比开车还便宜。自从济南推出绿色出行卡后,我就很少开车去工作。”
很多人选择公共交通不仅因为便宜,还因为方便。 “公交车全程使用专用车道,所以不容易堵车。” 万海龙说,“早上有很多通勤快车,从社区点对点到工作地点,节省了很多时间。”
和万先生一样,越来越多的济南市民选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截至目前,济南绿色出行卡销量已达17.8万张,云公交卡销量达453万张。
据济南市公交总公司测算,与2018年相比,2019年济南市公交客流量增加2465万人次。
“水上巴士”——
乘坐渡轮既方便又节省时间
本报记者 吴军
早上6点,天还没完全亮,武汉轮渡公司快运队队长陈晓就已经抵达武汉通行证码头。 测完体温、出示健康码后,陈晓走进驾驶舱,全面检查了船上的信号灯、助航设备以及部分消防救生设施,等待当天第一批旅客登船。 。
6点30分,船上已经坐满了乘客。 汽笛一响,陈晓就开始了今天的第一次航行。
“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公共交通不发达的时候,轮渡是武汉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当时,有18条客运线路、48艘轮渡。当时轮渡的年客运量公司客运量达到1.6亿人次。”陈晓今年42岁,是武汉人。 他对武汉轮渡的发展记忆深刻。
如今,轮渡在武汉整个公共客运量中虽然占比不高,但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特殊情况下,还具有紧急疏散功能。 “武汉通-中华路”线路连接江汉路、思谋门两大商圈。 乘坐轮渡只需十几分钟,而乘坐公交车则需要多次换乘。
“很多武汉市民还是选择轮渡,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轮渡票价1.5元,每20分钟一班,平均过江时间为15分钟。” 陈晓说,“为了加快客流疏散速度,各航线都会配备应急机动船。”
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武汉轮渡不断更新。 目前,武汉轮渡共运营航线10条,其中定期客运航线3条、快运客运航线2条、观光航线5条,船舶20艘。
武汉轮渡公司运输安全部部长江波表示,“初步测算,目前渡轮过江客流分担率为10%。” 在天兴洲,虽然有桥梁与长江两岸相连,但乘坐渡轮仍然是很多市民的难题。 完成任务的首选。
2019年,武汉轮渡公司建造了一艘新能源全自动商务旅游船——“君旅号”。 该船采用可充电锂电池驱动系统,使得运行噪音低很多。 与传统柴油动力船舶相比,“军旅号”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0.67吨。
公共交通 -
乘坐地铁让您有更多时间、更舒适
记者 窦汉阳
李子凡,浙江杭州人,从事外贸工作,经常出差。 她家住杭州西部,每次坐高铁都要穿越大半个杭州城才能到达杭州东站。 她以前经常自己开车,但有一次,她在去高铁站的路上遇到了堵车。 “那次出差是为了一笔大订单,堵车真让人着急。” 李子凡回忆道。 后来,她无意中选择了地铁出行,乘坐经历改变了她的出行习惯。
“以前,每次开车到高铁站,我都担心赶不上火车,更谈不上焦虑。” 说起出行方式的变化,李子凡深受感动,“现在坐地铁赶火车不仅省钱,而且时间也多了。 过去,开车到杭州东站的油费约为10元,停车费为每天30元。 往返高铁站近100元……现在从家门口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5分钟,1.5元; 乘坐地铁到杭州东站大约需要30分钟,票价4元,全程只需5.5元。”
“我现在‘适时出发’,虽然有时车厢很拥挤,但总比赶不上火车好。” 谈起杭州公共交通的便利,李子凡感触颇多,“而且,现在地铁等公共交通全年都有很多折扣。”
目前,杭州的公共交通网络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乘坐地铁、公交出行。
2013年,杭州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领导小组成立,专门治理城市拥堵,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 据介绍,今年3月,杭州实施平日限时免费公交车,助力复工复产; 4月,增设定制巴士,助力高校复学复课。
截至8月底,杭州主城区6个区共有公交线路404条,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覆盖率100%。 市民步行到达车站的平均时间不超过5分钟。 近年来,杭州不断推进地铁、公交、慢行网络一体化。 公共自行车第一个小时免费。 当天90分钟内刷卡换乘公交或地铁,可享受1-2元乘车折扣。
路窄网密——
拥堵较少,有充足的步行和骑自行车空间
记者 金波
“我以前生活工作都在市中心,上班的距离也就5公里左右,别看太远,因为堵车,早晚高峰的时候开车至少要半个小时小时。”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工作的数据分析师刘先生告诉记者,“不久前,我的公司搬到生态城后,我的家也搬到了这里,现在上班的距离是4.2公里”。公里,但生态城路网密集,驾车路线较多,每次只需十分钟即可到达公司。”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局局长孙晓峰表示,“窄路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本质上就包含了绿色出行、低碳交通的理念。 “窄路密网”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发挥街道功能,及时分流机动车,缓解当地交通拥堵; 同时,为行人和自行车道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 按照“窄路密网”的理念,生态城预规划的步行步道和社区绿道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4公里,远大于每平方公里4.3公里的路网密度用于机动车辆。
目前,生态城现有慢行系统已将居住社区、商业设施、景观空间等功能区串联起来,形成了全城慢行网络。 如今,在生态城,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
路网变得更加密集,城市设计者充分考虑了行人的安全——在道路交叉口设置安全岛,用绿化带分隔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在人行步道上普遍设置交通堵塞柱。 可访问性处理。
与老城区不同的是,生态城内多个小区出入口设有电子屏,实时显示路网拥堵情况。 居民每天出门前,根据交通状况选择路线,可以轻松避开拥堵。
长江水务区——
控制污染,排放不再需要对接
记者 姚学清
“以前船上的旧家电、废电池只能在靠岸后处理掉,现在经过南京段时,可以到水上服务区换新的。” 注册于安徽六安的“万金瑞6688”号货船船东直言。 记者登船时,张乐正在手机上查看《船舶污染物环境保护电子转单》。
张乐提到的“水务服务区”全称是“长江汇流南京兴隆洲水务绿色航运服务区”。 它由5艘驳船组成,总长近600米。 与高速公路服务区一样,也是供船舶停泊的。 提供维修、燃油供应、便利购物等基本服务。 此外,还有智能快递、水上医疗、岸电供电等一些“升级服务”。
在水服务区的众多服务中,船舶污染物的整体接收和处置是其最大的亮点。 张乐常年在长江上航行。 他告诉记者,以前河上没有地方转运垃圾和污水。 一些港口和码头接受船舶污染物,但收取高额费用。 因此,一些船只深夜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倾倒水。 垃圾,“现在,只要用手机预约,船上的垃圾和污水就可以在服务区免费排放。”
“服务区可接收船舶油污水100立方米、生活污水180立方米、船舶垃圾100立方米。” 供水服务区负责人方保利表示,服务区新购置了餐厨垃圾处理机,可以初步处理湿垃圾。 垃圾等无法处理的污染物,每三天由环保公司收集一次。
水服务区还为船舶提供发动机污染控制服务。 一些疏于维护的中小型船舶,会出现发动机燃烧不足,出现“一跑两冒烟”的问题。 只要船东在线申报问题,水务区就会迅速提供预诊断、派遣维修人员并联系线下船舶配件店组织备件。 这样,许多船舶无需靠岸就能快速消除污染。
自去年5月1日试运营以来,该服务区已停靠船舶近1.3万艘次,接收生活垃圾1700余立方米,生活污水1500余立方米。
版面设计:沉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