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

2018年4月20日,有幸在我们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部英语教研员吴晓威老师、通化市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员刘志虹老师的带领下…

作为吉林省现场教学的教师代表,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本次为全国性比赛,采用借班制,4月20日晚上7点30分才能统一选择讲座类型。提前发放的课程类型包括新讲课和复习课。 新课程包括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发音课、词汇课、语法课、听说课、阅读课和写作课。 复习班包括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单元复习班,九年级学生包括复习班和语法复习班。 、课本复习班、阅读理解复习班、中考写作复习班。 7、8、9 年级有 20 门不同的课程,所以准备工作的量可想而知。 从3月12日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 我市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员刘志红和张菊梅老师首先给了我初步的指导。 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何教授发音课和词汇课。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没有单独的发音课。 基本上,我们进入七年级时就教音标。 之后,我们就涉足发音和重音的结合,从八年级开始就很少提及了。 词汇课集中在每个单元之前,重点关注词类和词汇的使用。 如何教好这两类课程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在网上搜索类似的课例,或者在当当书店搜索相关书籍。 网上几乎没有可用的课程示例,并且列出的信息也很混杂。 两本英文原版书,怎么教? 和',消除了我的疑虑。 我终于知道从哪里开始、讲什么了,也学会了一些适合课堂教学的小活动。

同样,为了教好阅读和写作课,刘老师特地帮我找到了东北地区初中第三期优质英语阅读和写作课范例。 我认真观察、体会、对比自己的教学,认真学习这些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 ,丰富到自己的教学中,也积累在为比赛准备的笔记本中。 虽然准备工作很辛苦,但因为不能耽误平时的教学、辅导、批改,负责班主任的工作,琐碎的事情也很多。 出发前一周正赶上学校的开放周,大大小小的活动,家长和其他学校的同事都来听课了……虽然一切看起来都已经凑齐了,但我总是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抱怨,永远不要”放弃,永不松懈!”。 在这段忙碌而动荡的时期,我利用课间和晚上的时间观看了往届比赛全部28位老师的上课视频,以及第一、第二场馆老师们的课后反思和精彩点评的专家。 回顾并做了详细的笔记。 当我听鲍天仁教授和我省教学研究员吴晓伟的点评时,因为点评得太准确、太精彩、太有启发性,我听完一段就差点按下暂停键来录下来,我也积极思考并努力将它们牢记在心。 。 这是积极准备的一个月,更是疯狂学习的一个月。 从去年开始我就坚持从100个单词开始背单词。 当我阅读原版英文教程书籍时,我的障碍大大减少了,我可以更顺利地学习我想要的信息。 我可以观摩各种优秀的课例,欣赏老师们优美的英语口语,欣赏他们自然、友善的教学风格,以及老师们巧妙的课程设计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我收获颇丰,让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为了比赛。

4月20日如期而至,但到了上课的时间,却出乎意料。 我是16号被抽签的,我要教八年级的听力和口语课。 我本来应该很高兴的,因为这是几乎所有老师最擅长教的课类型,但是这段时间我在准备发音、词汇、阅读、写作和复习课,听力和口语课都在准备。基本上不是专门设计的。 收到八年级新的教学模式后,我和刘老师进行了分析,决定教授第九单元的第一课1a-2c,你去过a吗? A.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讲过去的经历,话题有趣。 这是一堂典型的听说课。 当我设计课程时,我们十三中专门为我成立的“航天班”小组也为我远程备课。 我们外语组的老师们在组里积极发表意见,根据以往的经验为我设计了几种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 在特别积极、轻松的情况下,我初步拟定了第一版的课案。 省级教研员吴老师也特别关心我的教学设计。 草稿完成后,我们就和吴老师讨论了方案。 当我口授完课程设计后,吴老师通过主题题向我提出了很多关于我的课堂的问题,并要求我们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导课的过程中,吴老师的问题是:“导课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进入主课吗?” 答案是肯定的。 于是,之前过于花哨、繁琐、甚至难以理解的教程,改为从介绍自己和家乡开始,然后自然过渡到河南的景点,随意地提出好玩的话题。

接下来,吴老师提出了关于1b和2b听力处理的问题:“头脑风暴时目标句型训练了吗?还需要听吗?”,通化外国语学校英语李清琪,教研组组长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由于前面的环节已经反复练习过,所以这次听力的输出是为了填表。 比较简单,不需要听。 但我和刘老师觉得这是一个听力任务,最好让学生再听一遍。 最后,经过协商,我们决定让学生观看这段听力短视频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预设问题,并加强听力策略的指导,而不是简单地听来完成填表的任务。 就这样,大家不断提出意见,讨论解决方案。 “如果你不打破它,你就无法建立它。” 经过大胆的推翻和预设,直到21日晚上11点,我们终于敲定了第二版方案。 我决定连夜制作课件和教学设计,以便第二天有时间再次批改和修改。 选择图片、制作链接、检查效果、平滑链接、设计模块间的链接语句,完成文字版教学设计。 虽然我们的团队不大,但刘志宏老师和李清奇老师和我一起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技术、设计和精神上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 我们反复考虑每一个细节,甚至每张图片应该用哪些句子来描述? 应该用什么问题来连接两张图片? 预设的问题能否达到教学效果? ​​文中是否有错别字? 每个环节都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来弄清楚如何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打磨,我终于在22日晚12点将课件保存到了会议专用电脑上。 我的队友,包括吉林通化十三中的外语老师、刘老师、清琪老师,都让我感到温暖。 团队精神也是我在这次比赛中的巨大收获。

同样暖心的一幕也出现在为我们授课的郑州十八国际学校。 我分到的班级是8.12班,班主任是赵占强老师。 讲座前一天,有机会与孩子们见面二十分钟。 连续工作了近24小时,面对孩子们,我的状态极其糟糕。 我头晕目眩,忘记了对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为我的旅行准备照片。 。 这是本课程最后生成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本节中,孩子们通过口语输出输入的目标语言。 本节讨论他们去过的有趣的地方。 最后,孩子们使用他们去过的地方。 达到目的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还好我留下了赵老师的电话。 赵老师爽快地答应了,通知孩子们带他们来。 不过,十八号国际学校的孩子大多是寄宿生,所以他们手里没有照片。 正当我准备放弃,再次改变计划时,赵老师打电话通知我,他让家长发照片了。 我当时就感动得流泪了。 我只是一个借班上课的外地老师。 赵老师没有义务帮我做这些事情。 此外,客观环境也不允许孩子们住在校园里。 这是我自己的考虑不够,我应该自己负责。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赵老师怕学生的照片短时间内无法全部送达,就让家长把照片发到他的手机上,然后自己去外面冲洗,然后将它们发送给每个孩子。 课堂上,当孩子们拿起自己的照片,谈论自己去过的美国、东京、草原、大海时,那一刻,他们很自豪,我也很开心。 我心里对赵老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我非常感激! 我想把这种美德传承下去。 如果我有幸能够帮助其他老师教学生,我也会全力以赴帮助来自外地的陌生老师,因为我深深体会到,当你处于最困难的境地时,有时候,当有人帮助你时,你是多么的幸福和温暖啊!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准备,惊心动魄的抽奖,两天几乎失眠焦急的课程设计和翻车,无数次观看电脑排练,还有赛场上的欢乐四十。 几分钟后,我终于取得了最理想的成绩——比赛现场教学一等奖和最佳教学设计奖。

参加这次比赛我收获很多。 在赛前的选手准备会上,包天仁教授为选手们解答了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并提醒我们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否则,无论你用的方法有多么花哨,看起来无论多么热闹,都是枉然。 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我发现确实有很多时候为了让课堂显得生动活泼而采用了无效的教学方法。 兴奋过后,学生还是做不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通过这门听说课的不断推翻和重置,我认识到了深入挖掘教材的重要性。 我们用课本教学,而不是用课本教学。 我以前的教导太肤浅了。 没有思考教材的深层含义。 我就是按照教材来的。 无法启发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教材,学会整合教材,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课堂自信来自于不断的学习、积累和反思。 决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虚心求教,大胆实践,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学会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07980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