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发展趋势与全国同频共振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21年,全球经济将总体复苏。 中国经济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能源需求持续复苏,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但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全线大幅上涨。 受此影响,2022年中国能源企业(集团)营收规模将大幅增长,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国企与民企差距进一步缩小,传统能源行业将重回上升趋势,新能源将快速赶上,区域差距拉大。

●2022年度中国能源企业(集团)

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已经摆脱颓势。

回归上升趋势;

提高电力和燃气的质量和效率;

新能源领涨并迅速追赶;

节能环保、综合类稳步发展。

●发展趋势

在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全国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产生共鸣。 聚焦“能源互联网高增长关键赛道”、“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增长成熟赛道”、“能源互联网前沿赛道”三大赛道“氢能、储能、碳汇培育”,未来科学城推动昌平区能源产业收入持续增长。

去年,昌平区先进能源产业收入达2477.3亿元,增长36.5%,成为昌平区第一大支柱产业。 在近日公布的2022年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名单中,前14名企业中有7家落户未来科学城,还有一家民营企业将于2021年落户未来科学城,排名第71位。

△8家上榜企业布局图

第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已入驻未来科学城东区“能源谷”,下属单位17家、员工3000余人。

国家能源集团电厂_国家能源集团电力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

△国网未来科学城园区实景

代表企业有: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提供策划、科研、支持、保障等服务。

△国网未来科学城园区实景

第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电厂_国家能源集团电力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

△中国石油未来科学城园区实景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位于未来科学城西区工程技术创新园内。 定位于打造国家能源环保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采用“技术研发+科研成果产业化+企业总部集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中国石油集团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代表企业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昆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等。 入驻单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钻井采油工程技术与装备、炼油化工、录井工程技术与装备、安全环保、节能节水、信息化建设等。

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_国家能源集团电厂_国家能源集团电力

△中国石油未来科学城公园航拍效果图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一期已吸引14家集团公司6000余人参加。 今年,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二期被列为昌平区重点项目,A-19区块创新基地建设已启动。

第三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电厂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_国家能源集团电力

△中国石化未来科学城公园实景

中国石化科技研究中心位于未来科学城西区沙河高教园区。 拥有10余个直属单位和1000余人的核心科研团队。 代表性企业包括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专注于石油工程技术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 石油工程装备、工具、仪器、仪器和软件的重大工程、成果转化的开发与应用,国内外重大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工程技术支撑等。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_国家能源集团电厂

△中国石化未来科学城公园全景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注上游发展战略和油气勘探开发参谋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服务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与集成部、上游地质资料信息中心, ETC。

第四名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未来科学城公园实景

中海油科技园位于未来科学城东区“能源谷”。 代表企业有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中海石油炼油化工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工新材料研究院、中海石油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等11个单位。中海油研究院,现有办公人员1650人。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_国家能源集团电厂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

△中海油未来科学城园区概况

海油园区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业务范围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炼化与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安全与信息等,未来将进一步开放实验平台、共享实验资源,最大限度释放科研基础设施潜力。

第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落户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温榆河北岸两个大型科研园区。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_国家能源集团电厂

△国家能源集团未来科学城园区实景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简称“低碳院”)是国家能源集团直属研发机构,肩负着“出机制、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使命。 现有员工500余人,科研人员50%具有博士学位,10%以上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 低碳研究院拥有国家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化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局)、北京纳米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重点科研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低碳研究院在氢能、环保、新能源存储、先进材料、现代煤化工等领域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多项标志性科技成果,创造了世界领先水平。国家能源集团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示范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国家能源集团电厂_国家能源集团电力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低碳研究院实景

低碳研究院西北侧,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所在园区,聚集了国能智能深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电电力新能源等12家企业科技有限公司、国能龙源蓝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拥有核心科研团队600余人的单位。 成立10年来,新能源研究院已发展成为集团前沿技术研究院之一,承担相关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战略新兴技术开发任务。 研发领域涉及新技术、新材料研究、新型储能技术研究。 、智能技术研究、碳中和研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研究,形成集前沿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创新研究院。

△国家能源集团低碳研究院实景

第12名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园区位于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核心区南门。 12家所属单位已入驻。 代表企业有: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热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院、中国华能集团新能源智能运维中心、华能扬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单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新能源及清洁高效能源转换相关技术研发、智能运维及产业推广、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电力及相关行业的工程招标与代理、技术开发与咨询。 转让、供热、环保技术推广服务等。

国家能源集团电厂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_国家能源集团电力

△中国华能未来科学城园区实景

未来,中国华能园区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争创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推进“数字华能”和“智慧华能”战略实施,增强能源生产和工业的智能化协同水平、精益管理、科学决策将为集团公司全面开启引领中国电力工业、争创世界一流的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电厂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_国家能源集团电力

△中国华能未来科学城公园实景

第14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入驻未来科学城“能源谷”1家二级单位,即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及其控股公司3家,参股公司7家。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致力于能源电力领域先进技术的发现、研究、培育、推广和应用。 在核能及核技术、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碳中和技术、数字化应用技术、综合智慧能源、技术经济研究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成果。

△国家电投未来科学城园区实景

作为国家电投公司的创新基地,国家电投公司正在建设“未来科学城”创新基地二期工程。 届时,更多国家电投所属单位将落户“能源谷”。 未来,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将以推动和引领行业科技进步为己任,以服务国家电投集团“2035一流战略”实施为目标,不断扩大朋友圈,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绿色、低碳、共享的美好生活。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_国家能源集团电厂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能源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其中,北京所在的东部地区优势地位更为突出,上榜企业298家,占比近60%,较上年增加8家。 东部地区财政总收入2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5.82%。 增长主要来自北京、山东和浙江。 东部地区营收总额占“500强”的79.46%,同比提升1.84个百分点。

从北京未来科学城国企布局来看,2022年入驻未来科学城东区能谷核心区的国企将比上年增加12家,国家队科技创新资源将进一步集中。

今年,“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持续上升,营收总额大幅增长,占营收比重稳步提升,平均营收水平成倍增长,与国有企业差距拉大已经进一步缩小。 这一特点在未来科学城的“能源谷”中也得到了印证。 去年入驻未来科学城的民营企业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继续上榜,排名稳定。

71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明阳集团北京中心将入驻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标志着北京研发创新中心在明阳集团全球布局的“一总部、五中心”研发创新平台中全面升级。 北京中心是明阳集团在北京的智慧能源研发创新示范中心和中央研究院。 也是北方运营中心、投融资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_国家能源集团与国电集团_国家能源集团电厂

△明阳集团未来科学城未来愿景项目选址实景

△明阳集团未来科学城园区实景

北京中心成立一年来,发展迅速。 明阳集团授权核心业务单元“智慧能源投资创新运营单元”对北京中心进行运营管理。 依托集团强大的新能源高端装备技术能力和产业集群优势,明阳集团开展全生命周期的项目收购和资产运营。

截至目前,已有各类市场主体792家落户“能源谷”。 中央企业所属单位数量不断增加,比重不断下降。 民营企业的数量和增长速度都赶上了他们。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旗下国网智能研究院昌平大中小型企业一体化发展平台、国家电投北京清洁能源一体化创新发展平台等大中小型一体化平台不断涌现。国家电网公司已在未来科学城陆续投入运营。 为民营企业共享央企创新资源打开大门。 同时,作为未来科学城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未来科学城集团旗下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未来科创中心”,聚焦“未来科学城”的产业发展定位。 “能源谷”,通过“孵化场地+综合服务+产业赋能+投资基金”的孵化模式,为创新创业提供办公场地、市场拓展、投融资、创业指导等全流程服务。 截至目前,未来科技创新中心累计吸引孵化企业98家,其中多家企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更多代表开放和活力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落户未来科学城,共同助力“能源谷”成为落实国家“双碳”的新名片战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07784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