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我在学校看到了贵阳市人才引进宣传,4月9日当场签约。” 近日,在谈及通过人才引进回家乡时,南华大学药学硕士欧阳飞军表示,12天的时间见证了贵阳吸引人才的速度。
今年以来,贵阳县创引才新速度、打造留住人才新模式、构建人才新生态、赋能“三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新时代贵阳发展。
贵阳市明确今年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党政机关、高新技术企业、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四个领域。 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出发点,以点带面,贵阳形成了人才引进类型多元化、需求精准化、管理精准化。 基于链的新生态。
党政人才方面,39名高素质专业党政人才全部到位,人才需求覆盖县级各党政机关重要部门。 在企业人才方面,贵阳将自身定位为千亿级产业园,组织高新技术产业园10余家企业赴湘潭大学、吉首大学等高校引进人才。 34名大学毕业生到湖南帝晶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任职。 教育人才方面,贵阳一中、三中重点学校新增高学历教师60余人。 在医疗人才方面,用人单位直接到南华大学引进急需的医疗技术人才。 现场签约28人,其中郴州22人,其中贵阳14人,高级职称1人。 这真正实现了“吸引同乡、返乡”的目的。 “故乡、建设故乡”的初衷。
如何让人才引进体验效果持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贵阳在日常生活中下了功夫,打造了优人才服务、优待遇、优保障的“三优”新模式。
贵阳县每年安排500万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制定颁布《贵阳县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县高层次人才服务快捷制度(试行)》和《贵阳县高层次人才服务直通车制度(试行)》《阳县人才安置和生活补贴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保障了人才待遇的落实。 “我除了享受事业单位工资的日薪和福利外,还享受每月4000元的生活补贴和1000元的住房补贴。我将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回报贵阳,扎根贵阳。”在贵阳。” 新秀石志良说道。
为更好留住人才,为各领域人才提供更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贵阳县今年建设了人才公寓,共计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各领域人才150余人。 此外,贵阳县还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提供政策、工作、生活等点对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