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型教师:教师教育的使命
教师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教育就是创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创造靠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通过创新型教师培养的。 创新型教师是创新教育最重要的主导力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就是创新型教师,这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师教育有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使命,有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教育,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 新形势下师范院校有振兴发展的使命,而这些使命的立足点和突破点就是创新型人才,即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教育必须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教师的最高价值。
创新型教师培训现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 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我们也应该审视和反思我国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或奠基工程,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效果如何? 有哪些好的经验? 有什么问题?
从一些师范院校近十年来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明确了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实施了“立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以“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学科发展、服务教育创新”为指导,构建以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培养体系。
广西师范大学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教师教育。 构建由教师教育专业群、教师教育课程群、教师教育教材群并行推进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和教材群; 打造融合“人文实践”的人才培养平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启动思想、知识、能力教育一体化的“大课堂教师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但总体而言,我国教师教育还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质的质量标准。 在人才培养内容上,还存在接触学科外知识较少、对应用课程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等现象。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大多数教师仍以传统的灌输、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不足以鼓励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 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以控制为核心、管理者为主导的传统管理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 职称评审制度、聘任制度、考核制度、分配制度等鼓励教师从事科研而不是教学,没有形成充满活力、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的教学运行机制。 在人才培养评价方面,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以笔试和试卷答题为主,注重记忆目标,对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掌握关注不够。 而且考核方式单一、内容覆盖面窄、试题答案标准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型教师培养策略
一是明确创新型教师培养目标。
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灵活机智的人才的教师。 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乐于探索事物,对未知充满好奇; 能够根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见解; 他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 因此,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应明确创新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即培养学生热爱教育、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有优秀的教学技能、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拥有具有学习热情和探究能力的持续创新型教师。
二是构建创新型教师培养体系。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必须通过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来实现。因此,亟待构建合理设置、有效实施、满足要求的创新型教师培养体系。时代发展的需要。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内容保证。 创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当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的全面发展。 从结构上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四大模块。 内容应体现前沿性和实用性。
鼓励变革的教学探索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方法保证。 教师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要强调学会学习的能力,使教育成为发展知识、创新知识的手段。 特别是在专业教育的主要课程中,应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增加实践教育环节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保证。 在教育实习方面,大力推行岗位实习模式。 在毕业论文方面,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和学术态度进行系统训练。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目标保证。 要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全面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制度保障。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时间、选课、选师,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 实行学生辅导制度,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 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三是打造创新型教师教育队伍。
培养创新型教师,要求负责教师教育的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方法和从事创造性活动能力放在教育的首位。 表现在:第一,它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如何运用知识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明亮的教学环境中以浓厚的兴趣快乐地学习。 三是在丰富的教学背景下为学生发挥新颖独特的思想提供知识素材、创造条件。
打造创新型教师教育队伍对于培养创新型教师至关重要。 学校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促进高水平创新型教师教育队伍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为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