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防日一批高精尖“武器”纷纷亮相

全国消防日高精尖装备曝光 消防机器人备受瞩目-每一年,各类火灾事故的惨剧时有发生,在大型灾害面前,单靠人类血肉之躯灭火和救援,人类的力量十分薄弱,还可能在救援过…

公务员考试网 公众号

注册消防师考试

11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消防日。 全国多省市地区举行消防演练,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等一批高科技“武器”亮相。

消防机器人引起关注

安徽省芜湖市举行的超高层住宅消防演练中,消防队员利用探头、强光灯、导绳、切割机、红外热视觉装置、高空作业平台等手段对9层高处人员进行救援,防爆、消防、灭火大量使用侦察机器人、消防无人侦察机等高精度装备进行勘探。

岳阳“119”活动中消防机器人在演练

湖南省活动中,岳阳市“119”宣传活动连线长沙主会场。 消防活动首次以直播形式进行。 消防宣传工作迎来新媒体时代。 首次与公众见面的消防机器人更是引人注目,现场进行了消防演练。

据了解,这款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救援作业中表现出色,适用于地下空间、高速公路、铁路隧道、地下设施及货场、石化炼油厂、油库等场所的灭火。 在有毒气体泄漏、大面积浓烟、易燃易爆事故发生、人员不易接近的情况下,进行现场救援、摄像监控、危险品清除运输或清除障碍物等,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

自 20 世纪 60 年代问世以来,机器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德国工业4.0”战略提出以来,世界正在迈向智能制造时代,机器人已经遍布各行各业。 消防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日本东京消防局首次使用“彩虹5号”机器人进行消防。 随后,消防机器人逐渐应用于消防救灾领域。

国际上,目前有多种不同功能的消防机器人应用于救灾现场,并逐渐向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 消防机器人应用最多的国家无疑是日本; 美国是主要使用智能多功能人形机器人进行救援和消防的国家,并用于军事; 非人形机器人在森林火灾侦察和拆除方面的智能应用最多。 机器人是欧洲国家。

我国于1995年研制出第一台灭火机器人,此后国内消防机器人研发任务主要由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消防局承担。 目前,我国的国防机器人主要是程控履带式消防车。 多个省市配备了国家863项目“履带式、轮式灭火机器人”。 不过,这类机器人在智能方面仍然具有巨大潜力。 进步的空间。

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施工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燃烧、爆炸、倒塌事故的隐患不断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也相应增加。 然而,近30年来消防机器人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却并不乐观。

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价格过高,没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大部分地区难以装备。 例如,主要应用于隧道火灾、石油化工、地下建筑等火灾事故现场的德国路虎60雪炮机器人,价值170万元; 它可以在不安全的环境中执行操作,例如机器翻倒、不安全的支撑或非常热的条件。 瑞典布鲁克50拆除机器人,可用于拆除、挖掘、开槽、物料搬运,有效工作面积大,可连续工作500小时,售价在200万元以上; 具有攀爬能力强、操作简单等功能,并已获得公安部认可。 上海消防研究所研发生产的JMX-LT50灭火机器人售价也超过30万元。

二是研发技术仍有待提高。 仅就人工智能技术而言,研究领域包括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机器学习等,这些领域大多还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在国内外。 工业化初级阶段。 只有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打开应用场景,才能形成产业化,价格才会下降。

三是好用但不好用。 技术难度大,运维也不容易。 消防机器人比普通机器人具有更高的智能要求。 它们融合了机械工业、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消防机器人包含电子元件、摄像头、传感器、芯片等众多部件。 火灾现场的情况非常复杂,不仅有水和火的混合,而且还有倒塌、爆炸等危险。 消防机器人要承受的外部压力、潮湿、高温、粉尘等环境因素是不可预测的。 硬件损坏也很常见。 因此,消防机器人在维护方面对技术人员也有很高的要求。

此外,消防机器人产业化尚未到位。 产品相关标准、操作标准、培训方案、技术文件等从理论到实际应用尚不具备。

总体而言,在科技突飞猛进的环境下,消防机器人已经开始成为消防员的可靠帮手,协助抢险救灾。 当需求不断增长、一切准备就绪时,消防机器人的普及和产业化就不会遥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方硕教育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07550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