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引领战略
要用“四好教师”标准和“四引领”“四统一”“四服务”要求引导教师成长发展; 用《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规范》规范教师行为,明确要求,坚守底线,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教书、以德育人,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2、专业水平提升策略
要把“强师计划”和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标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标准。 引领教师不断丰富、完善和拓展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精神素养、教育情操素养、教学实施素养、教育治理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创新创造素养等核心素养。
3. 关键能力发展策略
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教师能力素质,结合国家培养计划、出国留学、院系培训、校本培训等,突出重点,补短板,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提高教师素质。 例如,教师师德和职业素养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等关键能力要提高等。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学,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教师发展、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效率,赋能他们。
四、名师引领策略
培养和完善各级骨干教师梯队,让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向榜样学习、有目标、少走弯路、健康成长。 构建教师核心能力发展服务体系,引导教师向名师学习,展现榜样力量; 与书籍对话,拓展阅读视野; 坚持实践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核心能力发展要聚焦教育教学,为教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5.鼓励教师创新的策略
教师要想“点燃”学生,就必须有“火”。 一是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二是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三是积极开展创新实践。 四是丰富、加强和拓展教学科研活动。 激发创新内生动力,鼓励创新团队协作,激发教师创新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6、管理体系创新策略
要改变学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三多三少”现象,即约束教师的制度多、激励教师的制度少; 限制教师的制度多,引导教师的制度少; 评价教师的制度有很多,激励教师的制度也有很多。 系统很少。 学校管理创新要以培养教师核心能力、释放教师潜力、彰显教师个性、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 创新管理思维要积极创造适应新时代、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理念,有利于培育教师核心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核心能力,促进教师稳定发展的管理文化和氛围。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实现教师成功、学生成长、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