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教师培训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科学院教务局、中国科协科技普及部共同推动。 它包括四种不同类型的项目:
一是“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 该项目由12所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方分院、院属单位联合组织。 邀请院士等科学专家、科普人士、教师教育专家、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特殊科学教育学校名师、校长等授课。 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工作采用讲座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2022年第一批培训的基础上,将在全国中小学举办12期理科教师培训。
二是中小学理科教师系列主题培训活动。 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家协会牵头,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学会等,重点开展基础科学科目教学,还有“生态科学”“海洋科学”“走进大国的重要武器”。 “科技创新项目式学习”等丰富主题,针对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科学教育负责校长、科技辅导员等开展6个分项培训活动。
三是重点科普活动骨干教师交流活动。 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牵头,依托科协系统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部门,开展了三场交流活动围绕青少年科考体验活动和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两大主题举办。
四是“馆校合作提高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项目。 由中国科技馆牵头,依托省市科技馆,联合相关师范院校,围绕项目化课程开发和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两大主题,举办8期师资培训以科技馆科普资源为基础。
通知称,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将支持3500名以上中小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参加线下培训。 同时,培训产生的优质资源将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及时提供。 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开放。 目前,各项目主办方正在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组织线下学员选拔工作,各项培训将于7月中旬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