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海外教学课程成为历史
“妈妈您好,北大英语的外教课程从8月9日起停课。” 当北京商报记者以家长身份向北大少儿英语老师询问课程情况时,得到的答复是: 老师也给记者发来了通知。 通知显示,斗鱼英语在线外教课程将于8月9日零点停止销售和续订,8月9日之前购买课程的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外教课程。
“下一步将是在线汉语教学课程,预计本月中旬之后。” 北大少儿英语课程老师表示,公司将按照“双减”政策转型,计划推出“淘淘乐读”中文绘本、“成人在线英语”、“少儿英语汉语”等新产品教师”。
除北大英语外,禾鲸小班也已停止销售外教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鲸移在暂停销售海外外教课程的同时,推出了“国内外教师直播课程”。 近日还向学生和家长发出信函,表示从8月7日起,不再销售涉及海外外教的课程。 新课程包; 8月9日起,涉及海外外教的课程续订将不再向老用户开放。
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司的“成人班”、“双语非物质文化扫盲班”、“中文授课口语班”、“国内外授课班”均已进入内测最后阶段。 “目前公司一切正常,正在积极转型,近期有新产品推出时会再披露。”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课程老师还表示,目前家长可以给孩子报读中外教相结合的课程。 从老师公布的课程信息来看,“中外教师培训课程”针对的是6岁及以上的孩子。 另外,据消息人士透露,已经停止向新生销售海外外教课程,改为中教课程。 之前购买过外教课程包的学生可以继续上课。 其在发布的致用户信中还提到,该机构于8月初推出了“语言素养课程”,未来将继续加大成人英语业务的投入。 而是直接暂停了业务,并向家长退还了费用。
转型方向基本相同。
从上述机构停止销售海外外教课程并集体转型的动作来看,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转型时的动作也类似。 除了停业外,其他机构还有三种选择:转为中学教学、转为成人课程、扩大合规优质教育课程。 对于一些此前专门从事少儿英语甚至在线外教业务模式单一的机构来说,转型是一次痛苦的经历。
“与少儿英语相比,成人英语一直是个难题。” 光明邓智库联合创始人、速鹿咨询创始人余淼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母公司最初从事成人英语培训业务,后来转向少儿业务。 “成人课程的需求是儿童无法比拟的,市场规模和增长空间都非常有限。”余淼说。 “如果机构都转向成人方向,那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只能说这是最后的手段。”
随着“双减”的实施,少儿英语培训乃至整个校外培训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彻底改变。 评价标准和发展目标需要重新考虑。 对此,御秒分析指出,过去看重的高利润率、高用户增长率的评价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市场上会涌现出很多小而美的公司。
家长的需求也值得机构关注。 北京的一位家长霍先生此前也曾给孩子报过课。 近日,“双减”政策公布,但他并没有续签。 “一方面考虑到政策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我也担心机构的运营情况,如果频繁更换老师,会影响孩子们上课的感受和体验。” 霍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对于传闻中的“机构教家长,家长再教孩子”的模式,霍先生觉得不现实。
英语“降温浪潮”会到来吗?
上周末,“上海小学期末不再参加英语考试”的话题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根据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课程规划及指导意见》,小学阶段不安排期中考试或考试; 小学一、二年级均可进行期末考试(一年级不允许笔试); 三、四、五年级的期末考试仅限语文和数学,只考其他科目。 测试形式灵活多样,严格执行排名制度。
然而,北京商报记者追根溯源发现,四年前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2017学年课程计划及指导意见》中,就已经提到“一、二年级学生小学可进行期末考试(一年级不需笔试); “其他科目也可以进行,考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这种要求今年并不是新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有业内专家在解读中表示,政策的目的是减负压力。 近年来,一些高级训练变得混乱。 KET/PET等考试的火爆,导致考位频频高价出售。 相关政策旨在一定程度上“降温”家长的焦虑情绪。 于淼也坦言,政策的出发点很好,但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家长普遍非常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需求还是有的。
作为一线城市的家长,霍先生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我的孩子现在4岁了,学龄前儿童,但他确实对语言学习感兴趣,我们愿意培养它。 “他希望还有一些空间。”霍先生表示,“双减”政策加强了机构的资质管理和乱象管理,他对此表示支持和认同,但也希望留有一些空间。
目前,霍先生正在考虑给孩子上一些英语相关的绘本、动画等兴趣精品课程。 回顾整个少儿英语赛道的发展历史,这个赛道由于家长的喜爱,迅速成长到了千亿的规模。 经过这一转变,未来市场走势值得长期关注。
“一些真正愿意从事教育的创业者会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大型机构的转型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和变数,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大型机构将走向多元化的产品发展道路,比如由于各种素质教育课程的按需变化可能会导致大型机构整体利润率的下降,不同产品的设计和运营也将需要努力进行差异化运营,以及相应的能力和需求。人才也会增加。”余淼说。
北京商报记者 程明杰 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