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系你我他小区平安靠大家,消防安全常识十条

情系你我他小区平安靠大家。消防安全是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 注重知识,注重人才,打造数字化消防部队。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希望这…

公务员考试网 公众号

注册消防师考试

我们社区的安全取决于每个人。 消防安全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聚焦知识和人才,打造数字化消防力量。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社区消防安全知识。 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

社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1、如果有人违反规定,引起火灾,公司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2、安全是生命之本,违规是事故之源。

3、消防事在你我之间,防火靠大家。

4、消防事关你我他人,事关千万家庭的生命安全。

5、生命第一,安全责任第一。

6、增强全民消防意识,提高全民消防素质。

7. 不得有放火的意图,且必须有预防火灾的意图。

8、严禁封闭消防设施,保证疏散通道畅通。

9. 如果发生煤气泄漏,不要惊慌。 迅速关闭阀门并打开窗户。

十、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

消防安全十大常识

1、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

2、严禁在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不得使用明火或烟雾。

3、正确使用电器,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载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关闭电源开关。

4、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

5、进入公共场所时,注意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6、当火将门封住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服等堵住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7、遇到火灾时,要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财物,不乘电梯,不盲目跳楼。

8、不得占用、堵塞、关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

9、正确使用燃气设施、器具,并经常检查。

10、室内装修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火灾原因。 常见的寿命因素包括供暖操作不当、煤气(天然气)使用不当等; 其次,电器引起的火灾,如充电器接头老化等; 最后,一些工厂因工人操作不当引发火灾。

2.逃生技巧。 发生火灾时,利用疏散通道或建筑物逃生。 如果楼层不高,可以自己制作装备(比如将床单连接在一起)来逃生。 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用灭火器来灭火。 干冰灭火器一般放置在住宅楼的地板上。

3、火灾类型及如何选择灭火器。 常见的火灾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碳固体火灾,可以使用的灭火器有水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二是可燃液体火灾,可以使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最后一种是易燃灭火器。 对于气体火灾,有两种灭火器可供选择,即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4、消防安全知识。 一是四种能力,即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早期火灾的能力、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等; 当火灾发生时,如果超出个人控制范围,首先要做的就是拨打“119”。 如果你有一定的消防知识,可以选择协助消防员灭火。

防火小贴士

1、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要乱扔烟头和尚未扑灭的火。 酒后、疲劳后或睡前不要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2、夏季蚊香应放置在专用架上,不宜放置在窗帘、蚊帐等易燃物品附近。

3、不要随意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时加强安全防护。

4、使用明火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在火源附近放置易燃或易燃物品。

5、焊接和切割作业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操作前请注意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质。 操作前清除附近易燃易爆物品。 操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防止高温焊渣飞溅引起火灾。 作业结束后,检查是否有剩余材料残留。 火种。

6、如发现煤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要触摸电器开关箱或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处理。

防灾减灾知识

1、及时清理家中阳台、屋前屋后的可燃物,防止自燃。 有吸烟习惯的朋友在户外吸烟时切忌乱扔烟头。 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以防引起火灾。 易燃物质,引起火灾。

2、正确使用电器,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载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关闭电源开关。

3、使用煤气或液化气时,应先打开煤气阀门,然后点火。 使用完毕后,先关煤气阀门,再关灶具。 不得随意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渣。 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迅速关闭煤气阀门,打开窗户通风,不要触摸电器开关或使用明火,切记不要在煤气泄漏的地方拨打电话。

4、如果火势不大,应及时做出决定。 穿上湿透的衣服或湿毯子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穿塑料雨衣。 逃离浓烟时,身体尽量放低,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进入公共场所时,自觉配合安全检查

6.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或使用明火

7、不携带烟花爆竹、酒类、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8、车辆、物体不得靠近或占用消防设施。 它们不应堵塞消防通道。 严禁挪用消防器材。 不得损坏消火栓、防火门、火灾报警器、消防喷淋装置等设施。

9. 学会识别安全标志,熟悉安全通道。

10、发生火灾时,应服从公共场所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方硕教育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307062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