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求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治关系,实现政政分开,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安徽作为中组办确定的试点省份之一,围绕明确行政职能、明确改革范围、审批机构设置等关键环节,推动行政职能全面向行政机构回归。
“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徽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本尊表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很容易导致政治责任界限模糊,行政效率降低,亟需改革。
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对改革试点工作作出部署。 安徽作为中组办确定的全国试点省份之一,按照全面转变、分步推进、分类施策、统筹协调联动的思路,采用职能转交、转移等方式。推动行政职能全面向行政机关回归。
需要改变什么?
建立权责清单,明确行政职能和改革范围
2017年,安徽对全省行政机构改革试点作出部署,确定省本级及合肥市及其所属肥东县、庐江县,阜阳市及其所属太和县、颍泉区,马鞍山市试点工作在含山县、和县等3市6县开展。
郭本尊坦言,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行政机构如何界定,即对象范围很难确定;二是行政职能如何确定。” 由于此次改革涉及面广、规模大,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 “比如我们在一个单位,为什么可以说你是行政职务,而我不是?这涉及到一个标准问题。”
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放管服、放管服、放管服、放管服改革,建立了政府权责清单等制度。 彻底清理、取消、移交、下放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将事业单位保留的行政权力事项全部纳入各部门。 一级政府权责清单向社会公布,为改革试点奠定基础。
安徽省依托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全面梳理改革试点中事业单位行使的行政职权,以是否承担行政职能为衡量标准,准确认定应纳入范围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容和应归还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能,破解了“行政职能认定难、改革范围界定难”的问题。
经梳理,安徽省原统计的69个省级单位中,39个事业单位承担的184项行政管理权回归行政机关。 公路管理、道路运输领域由事业单位承担的一批行政管理职能回归行政机关。 主管当局。
机构如何转移?
职能可以转移,但机构不能转移。 需要转移机构的,要实行综合设置。
过去,安徽设有“水环境保护办公室”,是负责相关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其实,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检查监督是很不方便的。” 安徽省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徐静表示,改革后,原“节水办”成为环保厅节水办。 环境管理科。
“行政部门已设有承担相应职能的内设机构,而事业单位仅承担少量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将划归行政机关现有内设机构负责,不增设内部机构 需要归还的行政职能比较明确、齐全的,行政部门没有内部机构承担相应职能,且行政管理职能全部或者主要由事业单位承担的,安徽省事业单位编制处副处长魏建国表示,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撤销事业单位,增设内设机构。改革中,安徽按照转职能不转机构、实转机构的要求,实行事业单位隶属关系、职能任务相结合的综合设置。 行政部门等内设机构优化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
据介绍,在安徽省省级改革试点中,省农机局、省公路局、省海事局、省水环境保护办公室等15家全面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被废除。 试点市县设立的全面承担财政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旅游、规划等领域行政职能的“局”,通过优化整合,在机构范围内转变为行政机构。
“以农机购置补贴为例,以往立项审批首先由事业单位农机局相关部门提出,经农机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后,报省农委主任办公会议讨论并公布,现在由省农委直接审批,减少了中间环节。”省农委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刘成梅说。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作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安徽省农机局撤销后,原8个部门的行政职能现由新成立的省农委部门承担。
人员如何安排?
“人随情动”顺利对接,维护干部职工利益
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公室设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是典型的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是制定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政策,管理全省评标评审专家库和重点工程招标投标监督检查。 “改革后,我们作为省发改委的内设部门,整体回归到行政管理部门,运作更加高效。” 办公室副主任吴军说。
在吴军看来,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以前,办公室只是委托执法,发现问题后才下达处罚决定,但还要其他部门盖章,不仅行政效率低下,还可能导致两个部门相互推诿。”现在,政策是以国家发改委的名义出台的,这是天经地义的。”
按照“人随情动”的原则,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公室原20名工作人员中,有12人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为公务员,其余8人,除4人外工作人员,按政策调往其他业务单位,实现人员平稳过渡。
“水环境保护办原来有15个业务机构,环保部门又抽调了5个业务机构,用13个行政机构取代了20个业务机构。” 安徽省环保厅人事处研究员方武表示,原水环保办公室除环保办公室三人轮换外,其他人全部转为行政人员。 作为三名轮换人员之一,2008年加入公司的科员徐雷从“节水办”调到环保部办公室负责秘书工作。 “我感觉没有什么区别,工资福利都是一样的,但对个人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培训机会。”
“按照机构编制与行政编制3:2的置换比例,省农委整合了68个机构编制,更换了45个行政编制,农机局人员全部转为行政编制。原来的3名职工是他们划归事业单位,原工种不变。” 刘成梅表示,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护干部职工切身利益。
安徽明确了改革试点人员转岗安置的政策安排,对人员转为公务员的范围、条件、程序、方式、登记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登记工作依法依规按照聘用条件和规定程序开展,改革过程中未转为公务员的人员身份和待遇顺利过渡。” 安徽省编制办编制处副调研员张世奎说。
“改革后,安徽省除行政执法机构外,不再保留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 郭本尊表示,去年底,省级完成试点改革目标,市县今年3月完成。 “当然,未来这样的单位是否还会存在,还存在一个问题。对此,安徽省将继续推进改革,完善制度。”
《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日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