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家和党的重大部署。 它是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它承载着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丹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 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勇担责任,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教育事业,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坚持顶层设计
教育优先地位更加凸显
十年树成,一百年树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兴县强县的发展战略地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将教育工作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谋划、推进。 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的制度。 县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深入学校,走近师生,开展调研,共同解决学校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改革与发展。 。 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 《山丹县关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内容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丹县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教育发展前景提供指引、目标和实施机制。 前瞻性保证。 特别是202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谋划,召开了县委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印发了《关于推动山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 《关于支持山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八点意见》等文件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安排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解决教育问题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教育优势更加突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支撑更加有力。
2021年9月10日,山丹县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山丹县创意中心举行。 山丹县四大班子领导,县教育局领导及受表彰教师参加会议。
2022年8月4日全县教育系统新一届领导干部讲话
坚持党建引领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工委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全会精神。 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扎实开展。 全体党员和教师的“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配备30名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完善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坚持党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全面强化。 积极打造“红烛先锋”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党建+教学”、“党建+德育”、“党建+科研”等“党建+”品牌创建,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的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警示教育和廉政建设常抓长期管理,严把意识形态工作关,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落实。
2022年8月4日,县委书记王少华莅临山丹一中考察
2021年5月21日,山丹县教育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学党史、了解党情、歌颂党恩、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在学堂举行山丹县清泉学校报告厅。 教育局领导出席会议,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出席会议
坚持德才兼备
师资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
教师是教育计划的基础。 始终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不断加大师资引进和培训力度。 近年来,公开招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师215名,及时满足教师空缺需求,为师资队伍注入活力。 深入推进“县管校招”改革,统筹城乡教师合理流动,采取随机配置方式,完成城镇中小学教师交流276名,调整农村教师136名充实城市学校师资队伍,全面优化城乡教师结构。 调整补充全县中小学(园)中层领导干部76名,形成了老、中、青年梯队结构,学校(园)队伍更加充满活力。 我们扎实开展“转变作风、强化素质、提高素质、促进发展”活动,切实转变师资队伍作风,奋起直追、赶超发展的势头初步显现。 “乡村教师交通补贴”等各项乡村教师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有效保证了优秀教师能用得上、留得住、教得好。 扎实开展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培训。 1000余名教师赴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名校进修。 教师教育理念和专业素质全面更新和提高。 我县被教育部确定为西部教学改革支持计划试点县。 全国著名教育家吴正贤数学工作室落户山丹。 23项教育改革成果亮相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全县教育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 新水平。 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龙源名师1人,省特级教师3人,学科带头人3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8人,甘肃省各类骨干教师、张掖市骨干教师117人。 有教师158人。
2021年8月31日,山丹县2021年公开招聘名特岗教师宣誓仪式在山丹县清泉学校锐志楼四楼会议室举行。
2017年10月10日,教育部“西部教学改革支持计划”甘肃项目第七期专家支援活动暨吴正贤数学工作站支援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丹县清泉学校举行
坚持项目驱动
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新建三立小学、清泉学校、清泉幼儿园等学校(园)6所,改扩建学校(园)29所。 特别是2022年以来,已完成25所地震受损中小学校舍修缮加固工程。 投资234万元,完成东乐西屯小学食堂、育才中学食堂设备购置及安装等8项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投资6970万余元,东街、永宁、清北3所高标准公办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 新增名额1170个,“入园难”、“公办园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西街小学、西街幼儿园、培黎中学建设加快,育才中学迁入市区。 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山丹一中乔迁新校区,投资逾1600万,完成新校区空地硬化、地下管网改造、标准化考试中心建设等15项工程购置项目。 高中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育人氛围更加浓厚,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环境更加优越。 目前,全县所有中小学校都建设了标准化功能室,所有教学班级和功能室均实现100M光纤连接。 液晶一体机“Class Class Connect”实现全覆盖。 12所学校设立了3D打印和机器人工作室。 中小学(园区食堂“智慧监管”联网率达到100%。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推动全县教育从从“学得好”到“学得好”。
清泉学校全景
东街幼儿园
坚持诚信、创新
教育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
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名牌幼儿园+薄弱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帮扶引导机制,全面建立优质普惠、管理规范、科学的幼儿保育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迈出新步伐。 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省级一流幼儿园7所、标准化幼儿园22所。 全县16所民办幼儿园全部建立为普惠性幼儿园。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6%。 建立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联盟,采取优质资源共享、师资培训、绩效捆绑考核等方式,着力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引进木华诚志优质教育资源,在东街小学设立“清华附小网校合作基地”,在山丹二中、南关学校、山丹一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试点,以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全县教育快速发展。 深入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开展“2分钟思政教育”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培育亲情、家国情怀。青年之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双减”行动扎实推进,全县中小学“5+2”课后服务全面落实。 33所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取消关闭,削减率达到100%。 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五园”有效创建,教育发展内涵不断丰富。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共有8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院校,900余名学生考入“双一流”院校。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依托培黎职业学院和山丹培黎学校,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培训结合,加快建设“技能甘肃”,赋能职业教育。 地方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
山丹县东街幼儿园落成开园
2021年10月15日幼儿园奥尔夫音乐综合演出
坚持多项措施
校园安全防线进一步加强
教育局领导班子建立了保障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和38个校外培训机构对学校实行领导保障,责任到人。 推广“横向到边、纵向到端”的校园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校园各区域、场所、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责任压实到岗、到人。 全面推进校园安全防范标准化、标准化、信息化。 近年来,投资268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校(园)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中小学校配备专职保安人员22名。 全县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明灶”网络连通率达到100%,保安人员配备率、一键报警装置安装及网络连通率、视频监控与网络连通率公安机关全部达到100%。 广泛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宣传教育,充分发挥111名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作用,定期开展分层法治宣传教育学校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良好法治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建立政法、公安、住建、教育等部门协作长效机制,每季度对校园安全保护区进行专项检查整顿。 组织干部教职工开展进学校、进班级、进宿舍、进家庭、进校外培训机构、进民办幼儿园“六进”活动,了解学校的实际困难和思想认识师生动态,及时化解各类风险矛盾。 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屏障,让全县教育发展环境更加安全和谐稳定。
2021年4月26日至30日,全市小学精品课程评选活动在我县举行
20201019消防应急演习
回顾前进的道路,十年风雨、十年砥砺、十年成功,山丹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 踏上新征程,山丹教育正朝着内涵式、高质量、现代化发展阔步前进,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