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所指参公主要指参公事业单位,人员为参公事业编制。另有参公群团机关,大部分参公群团机关采用参公事业编制,工青妇采用行政编制。
公务员是亲生儿子,事业人员是干儿子,参公是养子。这样描述可能准确些。
养子和干儿子一样,都不是自己亲生的,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干儿子是家庭内外都了解的事实,养子不一样,对外对内都是按照亲生儿子在对待,许多养子大了才知道自己父母不是亲父母。
待遇上,养子和亲生儿子是一样的,也就是父母常说的,当亲儿子看待。干儿子就不是了,比养子亲儿子要疏远很多,没那么好待遇。
参公就是养子,待遇上和公务员一样,公开亮相时,和公务员没有任何区分。你想你身边不能生孩子的爹妈领养的孩子,带出去大家会老记着他不是亲生儿子吗,不会的,他长大了也有继承权,儿子结婚,爹妈养老,他享受亲儿子的权利也要承担亲儿子的义务。但他又的确不是亲儿子,的确没有血缘关系。
干儿子显然没这个待遇,所以参公待遇和公务员一样,而事业人员的待遇就比他们差,当然,自收自支的事业人员待遇可能比公务员和参公高,但那是干儿子自己创收,不是爹妈给的。
但如果父母又有亲儿子又有养子呢,这种时候,小时候可能差不多,但儿子大了父母是不是一视同仁,一样供读书给买房?这就不好说了,这种情况就是目前常见的问题。同一家单位,一直是行政机关,都是公务员,下面二级单位原来是事业单位,后来参了公,那么请问这家单位的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晋升空间一样吗?
这就是各地不同的政策了,有些就会觉得得分亲儿子和养子,父母还是偏袒亲儿子,毕竟亲骨肉嘛,那养子就只能待在二级单位,没法来机关本部,但也有些就觉得无所谓。
如果只有养子的情况呢?那当然和亲儿子没区别,大部分领养孩子的父母也是这么做的。这种情况,就是单位本身也是参公单位,大家都是参公人员,比如三会,你说参公有什么低人一等?不存在的,没亲儿子和你竞争。
但是到外面,就有不一样了,比如对外选调,这个就好比搞什么名媛公子聚会,有人会觉得你没资格来,毕竟你其实没那个血统嘛,但也有人觉得他父母都把他当亲儿子养,那就是他们家传人。所以实践中,很多选调拒绝参公人员参加,这个时候,他可不管你家里就你一个儿子,反正你不是亲生的,就不算。
其实,参公这种身份之所以出现,和有些爹妈领养儿子的缘由是一样的。比如原先认个干儿子,后来干儿子爹妈死了,自己这又缺个儿子,就拿来转了正。现在国家需要一些公务员,但编办生不出来,没编!那怎么办,只好从事业人员里面拉一些过来干公务员的事,但你要记得他始终是事业人员的根,血缘关系是没有的。
当然,和现实中养子始终不是亲儿子不一样,参公也是有可能转正,成为真正公务员的,但目前来说,进展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