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武汉首期青桐创业训练营开营,10名青年创业者走进实战课堂,创投机构现场发出合作邀约
湖北工业大学成人高考录取通知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实习生 何佳薪
视频剪辑 李庆
通讯员 熊军
2月16日,武汉首期青桐创业训练营正式开营,10名青年创业者将走进实战课堂,与成功科技创业者、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并获得与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现场沟通洽谈的机会。此次活动是2021年举办的首届武汉大学生“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的延续,旨在为年轻的创业者们和创投机构之间创造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为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落地、项目团队顺利成长提供沃土。
武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优秀创业团队聚集成营,并首次整合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召集科技、经信、金融、团委、东湖高新区等部门和创投、金融机构,为首届大创赛中脱颖而出的创业团队全面赋能,共同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有价值的落地支持,帮助创业青年成为武汉的脊梁。
首届“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选手“重聚”
参加此次训练营的10名创业者,全部是去年首届武汉大学生“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的总决赛选手。
“草根创业,也可以成为中国首富;民营企业,同样能发展成世界级的大企业。”湖北云眸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欧阳旭,目前还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四学生,却满怀豪情壮志。参加训练营,向其他企业取经的同时,他也希望能找到投资人伙伴和企业伙伴,“一起长久走下去”。
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学兵说,通过青桐创业训练营活动,公司项目得到全方位辅导,获得资源对接等一系列支持。公司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可回收的全球首创对流增强型自分层储能系统,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已接到两个订单,正在为工业园做配套储备项目。
武汉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本次大赛不仅整合了全市资源,进行了全域动员,重点集聚了 965 产业集群,集聚创新创业的资源,为骨干产业蓄人蓄势赋能,第一次拿出了同类赛事最高奖金,给予创业大学生最温暖的方案和支持;同时把促进项目落地作为赛事关键环节,持续地战略推进。
“为了让大赛成果落地转化,我们实施了建苗浇水、精准滴灌的培养路径。”他希望创业青年学习了解管理、金融、法务等专业知识,进一步增强创业本领,提高创业心理的素质,强化应变能力。
近20家创投和金融机构与创业青年面对面
据介绍,训练营的主体项目就是通过相关部门的政策推介,创业导师的经验传授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走好路、走快路、走对路,把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初始朦胧的创业意识转化成初始的创业成果,能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并最终落地实现。
武汉市委组织部、科技局、经信局等单位,分别介绍武汉英才(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大学生创业贷款、大学生科创专项、科创企业支持专项、创新创业金融支持专项、青年创业专项等相关支持政策措施和申报办理流程。
活动现场,多家创投、金融等近20家机构的负责人,与10支创业团队现场接洽,助力青年才俊驶入创业快车道,现场已有多家知名创投企业向4创业公司发出了进一步沟通交流邀约。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廖敏表示,大创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投资平台,将会继续重点关注,寻找心仪的初创企业。
据介绍,围绕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方向,重点支持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应用领域,武汉市科技局推出“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鼓励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构建“专精特新”梯度培养体系;协调组织金融机构,将金融领域的资金赋能到武汉市扶持产业当中,武汉市金融工作局推出了纾困贴息政策,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向创业者介绍为了方便创业者融资而创新推出的一站式融资平台——汉融通,为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低门槛的融资环境。
企业家化身创业导师传授创业经验
“少踩坑的关键在于‘一把手’对每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与认知程度。”治趣创始人曾承为大学生创业者作创业规划设计辅导,结合自身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目标制定与实现的经验,分享创业者身为创业团队制定目标以及如何领导团队高效实现目标的个人心得。
“就在武汉,一起向未来。”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执行总经理肖胜虎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初创企业融资辅导,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介绍“五个陪伴”式创业服务,并分享他的创业经验。他认为,选择比努力重要,治理结构决定创业团队能够走多远,激励结构决定了创业团队能够走多块,流程程序决定了创业团队能够走多稳。
“团队中必须有靠谱的法务。”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燕早为大学生创业者作初创企业法务辅导,她认为创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更好地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利用法律约束自身行为。
此外,这次训练营除了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政策解读与指导,同时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与导师、创投机构、金融机构代表自由交流、洽谈投资意向的机会,促进创业项目成果转化落地。
武汉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青桐创业训练营将深入在汉高校、创新平台、产业园区拓展,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常态化开展,促进创业团队与产业链企业和金融资本深度对接,为武汉创业青年搭建更好的双创实践平台。
武汉市拿出真金白银,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除了给予创业大赛总决赛参赛队伍15至50万元奖励外,还提供创业补贴、贷款担保、创业场地租金补贴等,优秀创业者还将优先入选“武汉英才”人才项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二、山西文科考生522能被湖北工业大学录取吗
湖北工业大学成教录取分数线答:我觉得比较有希望,因为文科生来说,这个学校本来就比较冷门,只要你喜欢那些专业,当然可以尝试一下,毕竟志愿不止一个啊,这个也在于别人怎么在报了,祝你好运咯!三、寻路转型升级的湖北探索:寻找重大增长点
湖北工业大学成人高考录取通知央视网消息:2021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成为经济运行一大亮点,其中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则是制造业投资的主要方向。在湖北,这个中部省份走出的路径是,在制造业项目的存量和增量中寻找新的重大增长点。但不管是存量还是增量,数字化、智能化始终是投资的发力点。
湖北武汉瞅准的“增量”项目之一,是总投资100亿,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中创新航武汉基地,这里将成为全新的智能工厂。
湖北襄阳则围绕汽车产业优化存量。在位于襄阳谷城的湖北三环锻造公司,这里新建7条复杂锻件智能锻造线,产品生产效率提高了36.4%,产品不良品率减少了12.6%,能源利用率提高了46.3%,企业也由此打开了国际高端市场。
在优存量、强增量的发展模式下,2021年,湖北省72个工业重大增长点仅用11个月就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的164%,新增产值达2146.1亿元,平均每个增长点新增产值30亿元。
来源: 央视网
四、多所在鄂高校发布涉及防疫开学提醒,本周末将迎来返校高峰
湖北工业大学成教录取分数线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2月13日,武汉迎来首批返校大学生,武汉大学学生返校报到注册。同时,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学院等在内的多所在鄂高校发布开学提醒和防疫要求须知。经梳理,本周末我省多所高校将迎来返校高峰,同时多所学校要求学生做好相关防疫工作,如湖北省外及有省外旅居史的返汉师生员工要求提交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武汉高校学生返校
武汉大学已开学,高峰集中在本周末
2月17日,武汉大学校园内恢复了生机,学生们忙着上课学习,校园一派青春气息。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大学是此次湖北省开学最早的高校。
经梳理,湖北大学生们的这个寒假普遍超过一个月,其中寒假最长的高校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假期从2021年12月31日持续至2022年2月26日,共计58天。寒假最短的高校是湖北大学和武汉轻工大学,假期时长为30天。
根据各高校公布的返校时间,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学院等均要求学生在2月19-20日返校开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等高校将于2月26日返校。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关于返校时间安排,多所学校采取分年级、分时段、分批次错峰返校。如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返校时间为2月20日,研究生返校时间为2月21日。湖北民族大学全校各类学生根据学工处、研究生处、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医学部的通知,分别于2月25日、26日、27日、28日、3月1日和3月15日分批次到校报到。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也要求学生错时错峰返校,各个年级的返校时间各不相同,2021级学生返校报到时间为2月18日,2020级学生返校报到时间为2月19日,2019级学生返校报到时间为2022年2月20日。
多校要求返校学生持核酸阴性证明
开学通知中各个学校发布了诸多防疫相关提醒。大多数高校要求,处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来校途中需在中高风险地区换乘的师生暂缓返校,待该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按相关要求返校。学校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线上授课等方式保障同学们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同时,多所学校提到湖北省外及有省外旅居史的返汉师生要求提交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要求此类学生进校后,24小时内须在校内完成核酸检测。师生按要求落实14天社区健康监测,在第7天和第14天各完成1次核酸检测,期间尽量不聚集,不出校,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不少学校通知中提到申请返校的师生坚持每日健康打卡,应连续14天健康打卡,且身体健康无异常情况,同时返校途中做好健康监测。
开学后,多个学校还提倡学生“非必要不出校园”,学校校门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多所学校还提倡学生在校期间,坚持落实信息日报,学生到校后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与健康监测,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不外出、不聚集、不串门、不聚餐。倡导学生实行错时错峰就餐。提倡自备饭盒,引导外带就餐。
多个学校还提到学生返校后24小时内不要离开校园,学校将集中组织核酸检测。如江汉大学将在学校南北区设置核酸检测点,师生们自行前往,完成核酸检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五、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发布
湖北工业大学成人高考录取通知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认定,教育部等三部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现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
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
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
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
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
与预防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
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
程、戏剧与影视学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
外交学院:政治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
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
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
工程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
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
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
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
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
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
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
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
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
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
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
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术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
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
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
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
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
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
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厦门大学:教育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化学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临床医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
程
郑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河南大学:生物学
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
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
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
理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
湘潭大学:数学
湖南大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中南大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
运输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山大学: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
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药学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
科学与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
海南大学:作物学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
四川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护理学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
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生态学
西北大学:考古学、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
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
理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兰州大学: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生态学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
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
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教
育学”)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应
用经济学”)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新疆大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