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成考问答

湖北省成人高考健康承诺书_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健康考试承诺书

8月自考考生注意:7月17日起须进行身体健康监测楚天都市报7月16日讯(记者郭会桥)今天,武汉市招考办发布特别提示:参加全市2020年8月自考的所有考生,从考前…

8月自考考生注意:7月17日起须进行身体健康监测

楚天都市报7月16日讯(记者郭会桥)今天,武汉市招考办发布特别提示:参加全市2020年8月自考的所有考生,从考前第14天(7月17日)开始,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身体出现异常时须评估,考生进入考点须测温。

按规定,从外地回来的考生,需向所在学校或招考部门报告考前14天内的活动轨迹、体温自我检测情况、有效检测结果等,如有异常请主动报告;有关信息将提交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进行大数据筛查。参加自学考试时凭有效居民身份证(含在有效期内的临时居民身份证)、考试通知单和《2020年8月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健康承诺书》参加考试。参加多科次考试的考生,应提前打印多份《2020年8月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健康承诺书》,如实填写,每次进入考场时须上交一份。

对考前和考试中监测、检查发现的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异常状况,须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进行专业评估,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考点学校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承担考试工作,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同时,为避免考点门口人员聚集,考生应至少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考生,均须接受体温测量。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保持行进速度和安全间距。所有考生体温低于37.3℃方可正常参加考试。考生身体出现异常时,启用应急预案处置。各考点以避免考点门口或考场教学楼前大量人群聚集为原则,适当提前开启大门。

此外,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备用考场的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监考员在核验考生身份时,考生需摘下口罩。开考2小时后可提前交卷,提前交卷的考生,向监考员上交试卷、答题卡后,需佩戴口罩,按工作人员引导迅速离开考场。考试结束铃响,考生停止答题,监考员清点回收试卷、答题卡无误后,考生需佩戴口罩,按工作人员引导,保持安全间距、有序错时离场。

湖北省成人高考健康承诺书

成人高考疫情防控承诺书打印几份

答:成人高考疫情防控承诺书打印1-2份。 一、考生需提前通过微信搜索“冀时办”下载“河北健康码”,考前14天起每日打卡,如实填写个人信息,保持健康码绿码状态。 二、持“河北健康码”非绿码,考前14天内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健康考试承诺书

震泽中学军训学员健康承诺书是要打印出来吗

答:你家旁边总有有打印机的店吧,一般XX设计之类的店里都有打印机,或者去亲戚邻居家借打印机..打印出来军训那天带去交给老师。

湖北省成人高考健康承诺书

自考通知:15省确认考试期间防疫打卡通知,提前准备好

距离8月考期还有 :18天

马上就要考试了,大家都复习的怎么样啊?

埋头复习的时候 别忘了关注下各地考试期间的【自考防疫通知】

目前有15个省份确认需要打卡或者注册防疫码,各地规则不一样,一定要提前准备好。

今天给大家汇总一下

公布要求的省份:河北 广东 湖南 辽宁 浙江 贵州 甘肃 吉林 云南 湖北 广西 四川 青海 安徽 山西

河北

疫情防控须知

1.所有考生通过微信搜索“冀时办”下载“河北健康码”,从7月18日开始连续“打卡”14天。

2.考生每次进入考点时,

(1)均需进行体温检测,拒不接受体温检测的,禁止进入考点;

(2)需出示“河北健康码”,提交打印并经本人签字的14天连续“打卡”记录。

体温超过37.3℃的考生须接受体温复检,仍超过37.3℃的按当地防疫要求按程序处理。

通知网址

http://www.hebeea.edu.cn/html/zxks/kwgl/2020/0702-162442-267.html

广东

所有考生均须在报考前先注册“粤康码”,然后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从【考生报考】通道报考课程,并进行网上缴费

通知网址

http://eea.gd.gov.cn/zxks/content/post_3008724.html

湖南

做好健康监测

1.考生须在本人考前14天内进行自我体温监测(参加8月1日考试的考生监测7月18日至7月31日的体温,参加8月2日考试的考生监测7月19日至8月1日的体温),自行下载打印、如实填写体温监测登记表(附件)并签字,报考几科次填写几份。考生持此表方可进入考点,每科考试进入考场时,均须将一份填写完整的监测登记表交给监考老师。

2.考生须关注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公众号,申领电子健康卡,凭绿码方能参考,非绿码的考生须提交7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通知网址

https://zikao.hneao.cn/net/pages/net_Signup/self_zc_detail.jsp?zc_xh=1061

辽宁

通知网址

http://www.lnzsks.com/newsinfo/IMS_20200708_38521_mMb0IUfWJD.htm

浙江

1.考生须提前两周完成本人健康码(浙江省内)的申领,并在考前避免有违健康、防疫的一切活动。赴考时应提前预留足够的时间,以便接受考试入场前的体温检测。

2.所有考生须符合考前2周内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正常、无相关症状(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无流行病学史(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近距离接触过来自高风险地区人群)的要求。

通知网址

https://www.zjks.net/moban/index/40284851727e46f20173324d625b0670.html

贵州

一、考前健康监测

建议所有在省内的考生在考前14天(7月18日)内不要离开贵州省,所有在省外的考生在考前14天前返回省内。

所有考生在打印考试通知单时需下载打印《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体温测量登记表》《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并按要求填写。

(一)《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体温测量登记表》从考前第14天(7月18日)开始,每日自行测量体温并如实填写。体温测量记录以及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当地市(州)级招生考试机构。

(二)《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为考生首场考试当日填写

(三)属于下列情况的考生,参考时须提供考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单(证明),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1)考前14天内有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人员接触史、省外入黔或有疑似症状等情况的考生,以及考前14天体温异常的考生;

(2)考前14天在居住地有被隔离或曾被隔离且未做过核酸检测的考生;

(3)共同居住家族成员中有以上情况的考生;

(4)考前14天工作(实习)岗位属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口岸检疫排查人员、公共交通驾驶员,铁路航空乘务人员的考生。

通知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O7ef-eKdv9H3ZQpDG8qQKA

甘肃

甘肃通知网址

https://www.ganseea.cn/html/zxks/tzgg/6719.html

吉林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从考前第14天开始,所有考生需通过微信吉事办下载“吉祥码”(具体下载说明附后)并填报个人身体状况。同时,所有考生还需填写《吉林省2020年8月自学考试考生健康监测卡》(附后,请考生自行下载打印)。考生考前身体状况异常和健康状况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及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已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须按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意见》和我省《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方案》规定以及地方政府防疫要求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专业评估,服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机构依据专业评估作出的相关安排。

通知网址

http://www.jleea.com.cn/2020/0710/3268.html

云南

考生须进行云南健康申报,出示健康码,配合考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考生应做好自我防护,不聚集交流。

通知网址

https://www.ynzs.cn/html/content/3926.html

湖北

参加多科次考试的考生,应提前打印多份《2020年8月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健康承诺书》(见附件),如实填写,每次进入考场时须上交一份。考生隐瞒身体异常情况,提供虚假信息,不配合考试工作人员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考生须在考试前十天内,登录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打印考试通知单。参加自学考试时凭有效居民身份证(含在有效期内的临时居民身份证)、考试通知单和《2020年8月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健康承诺书》参加考试。

通知网址

http://www.hbea.edu.cn/html/2020-07/12474.shtml

广西

考生须于考前14天申请“广西健康码”,健康码申请成功后,从7月18日起每天进行健康打卡。持“广西健康码”非绿码和来自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须提供7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异地返回考生按照属地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实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7月18日起至考试结束前,考生应尽量避免离开考点所在地,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去人群密集、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聚集。

通知网址

https://www.gxeea.cn/view/content_722_25782.htm

四川

通知网址

https://www.sceea.cn/Html/202007/Newsdetail_1401.html

青海

考前准备

1.所有考生7月18日起,每天自觉进行体温测量,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信用青海”实名申领信用健康码(简称“信康码”),进行健康打卡,并在考前避免有违健康、防疫的一切活动。

2.考生应在7月18日前到达青海省内,如考前14天内有体温异常(≥37.3℃)、相关症状(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或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已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情况的,须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自觉接受隔离观察、健康管理或核酸检测。

3.7月18日(含当天)后返青考生,参加考试时,还须提供考前7天内(7月25日-7月31日)由青海省核酸检测医疗机构出具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原件及复印件),方可进入考点参加考试。请考生尽早预约检测,务必于参加考试前拿到核酸检测报告。

通知网址

http://www.qhjyks.com/zxks/tzgg2/2059.htm

安徽

安徽省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8月1-2日举行,为做好考试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我院提醒广大考生,7月19日前考生须通过皖事通APP申领“安康码”,注意以下防疫须知。

1.做好个人健康状况监测。 从7月19日起,建议考生不要离开我省,避免去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聚集,做好每日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安康码为非绿码等异常情况的,要尽快就医、及时诊疗,并按要求做好安康码码色转绿工作。

2.备好个人健康证明。7月28-31日,考生可登录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填报《安徽省教育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后打印《准考证》。

湖北省成人高考健康承诺书_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健康考试承诺书

通知网址

https://www.ahzsks.cn/gdjyzxks/4299.htm

山西

通知网址

http://www.sxkszx.cn/news/2020713/n4737102770.html

大家好好复习吧 别浪费一个夏天

关于一些公告和通知

关注学慧网自考 及时更新

祝大家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健康考试承诺书

多地最新通知,考前14天不要乱跑!

2022考研初试在即,

受疫情影响,

多地发布最新通知!

快和小编一起来看~

河南

11月30日,河南召开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

会议要求,考前阶段,省教育、卫健、大数据管理部门,要做好重要节点(14天、7天、3天、1天)考生健康筛查(健康码、行程码、密接、次密接筛查),所有考生要进行考前14天健康申报和承诺;考前14天前,外地考生必须到达考点所在地,由报名点进行健康排查(方式由报名点自己定);考前48小时,非在校生、健康排查异常考生要进行核酸检测。

12月6日,省招办发布《河南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考试须知》,明确提出所有考生须于考前14天返回并始终在本人报考点所在地市(含所属县)或现就读本科高校,加强自身健康排查和监测,期间不得跨地市流动。确需跨地市流动的,须提前向本人报考点所在地市招生考试机构或本人现就读本科高校报备原因和行程。

河南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考试须知


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考生自我防护意识,承担对社会的防疫责任,现将考生健康考试须知公告如下:


一、考前准备


1.个人防护。考生考前应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或前往中国境外,要遵守各地防疫措施,服从考试管理部门的疫情防控要求和安排;少外出,外出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会,合理饮食;不接触有省外旅行居住史、中国境外人员接触史的人员。

2.河南健康码申领与关注。考生须于考前14天提前通过支付宝搜索“豫事办”申领“河南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简称“两码”),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每日持续关注和保持“两码”为绿色。

3.填报健康申报表。考生考前14天(12月11日至24日)须坚持每日测量体温、记录健康监测情况,如实填写《河南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第二版)》(简称《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用A4纸单页面打印,考生亲笔签名,每日如实填写各项内容。


4.考前行程及健康排查


(1)国内外疫情形势严峻,为确保考生身体健康,确保不因考试传播疫情,避免疫情突变造成局部地区封控而影响考生正常参加考试。所有考生须于考前14天返回并始终在本人报考点所在地市(含所属县)或现就读本科高校,加强自身健康排查和监测,期间不得跨地市流动。确需跨地市流动的,须提前向本人报考点所在地市招生考试机构或本人现就读本科高校报备原因和行程。


身体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考生“两码”非绿色,本人、家人及同住人员有身体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就诊,并向本人报考点所在地市招生考试机构或本人现就读本科高校如实申报个人身体状况,由招生考试机构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评估,综合研判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或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经研判可以参加考试的,考生须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入考点时出示给工作人员核查、入考场时交监考员核查留存。


身体异常情况如下:①14天内出现过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与新冠肺炎相关的症状;②既往新型冠状肺炎感染者(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③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④到过中国境外或到过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⑤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⑥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⑦实施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人;⑧解除医学隔离未满14天的无症状感染者;⑨健康码或行程码非绿色;⑩其它需要报告的异常情况。


(2)普通高校2022年应届本科毕业考生,须服从本人现就读本科高校的疫情防控管理。因在外实习等原因未在校封闭管理的,须按学校管理规定于考前14天返校,并于考前1天向学校提交本人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提交的不能正常参加考试。


(3)往届生、自考生、成人高校生等考生,还须于考前48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要及时电话联系报告本人报考点所在地市招生考试机构,转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评估,综合研判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或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可正常参加考试,须于12月25日首场考试入考点时,将本人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出示给工作人员核查、入考场时交监考员核查留存。未出示者,将无法正常参加考试。


5.赴考准备。考生须提前规划好前往考点的出行时间和路线,提前准备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乘坐私家车、步行、骑自行车赴考点。如果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时,在后排落座,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尽量拉大与周围人的距离。考生在赴考途中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根据需要佩戴一次性手套,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需要在外住宿和餐饮的,要选择卫生条件达标的宾馆和饭店,采用自助餐或分餐制用餐。由就读学校组织集中送考接考的应届本科考生,必须服从学校统一安排,有序参加考试。


二、入场检查和考试要求


1.请佩戴口罩提前至少1小时到达考点,注意保持社交距离。考点地址查询方式将在考生准考证上显示。考前一周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听从考点考试工作人员指挥,出示“两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准考证、《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往届生、自考生、成人高校生等考生以及身体异常考生,还须出示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未能出示的,无法正常参加考试。


3.配合考点完成体温测量,体温低于37.3℃方属正常。“两码”异常或无法出示“两码”、体温异常、考前排查身体异常但持有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等考生请听从考试工作人员安排,应与他人保持距离,不得随意走动,经考点卫生防疫组人员复查体温及流行病学史等综合评估指标,确定考生符合健康考试要求后,方可进入考点。如两次体温测量均异常,可主动放弃考试,或听从考试工作人员安排进入备用隔离考场考试。不具备考试条件的学生进行临时隔离,并由救护车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和进一步诊疗,未接到检测阴性报告前,实行封闭管理。


4.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入考场进行身份验证前,摘掉口罩放置在考生物品放置处(考生自备口罩与手机等物品不得带入考场)。考生向监考员出示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接受身份验证和入场检查,首场考试入场时须将本人签名的《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交给监考员核查留存;往届生、自考生、成人高校生等以及身体异常考生,首场考试入场时还须将本人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交监考员核查留存。


5.考生入场就座后可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如有佩戴需要,可向监考员申领考场使用口罩。如遇当地疫情防控升级为中高风险地区,考生须服从监考员要求,考试期间要全程佩戴考场统一发放的口罩。


6.每场考试结束后,考生要将考场使用的口罩向内对折放置在座位桌上,用统一配备的文具盒压住,不得带出考场。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错峰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不得在考点内滞留。


7.中高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听从考试工作人员安排。考试结束后,配合当地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卫健部门组织考生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前,考生在考点封闭管理。隔离考场考后处置工作在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严防严控疫情传播风险。


三、其他注意事项


1.考生不得提供身体健康状况虚假信息,对隐瞒行程、隐瞒病情、故意压制症状、瞒报漏报健康状况的考生追究相应责任。


2.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有关政策要求,如上述内容发生变化将通过“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等网站另行公告。


3.本公告内容仅针对疫情防控。《考场规则》等其他事项,请查阅“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查阅考生本人报考点等网站发布的其他公告信息。


4.请考生从现在至研考结束前的时间里,关注“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关注考生本人报考点等网站发布的其他公告信息。及时了解和遵守相关要求。


5.遇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所在地市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或高校报考点。(联系电话查询:请登录“研招网”→网报公告→报考点→选择“河南”→选择“报考点名称”→查询,查看报考点网上报名或网上确认公告内公布的电话。)

北京

北京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举行,为了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2月3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本次考试疫情防控要求通知。

建议所有考生于考试前14天(12月11日前)在京备考非必要不离京,以免受疫情影响造成不能参加考试。考生在京备考期间,应积极配合接受相关部门健康排查,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做好个人防护。

所有社会考生和跨校参加考试的在校生均须提供本人考前48小时内(12月23日(含)以后)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天津

天津市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于2021年12月25-27日举行,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高招办提醒广大考生按照如下要求做好相关疫情防控事项。

考生应认真阅读市高招办、所在报考点发布的考试公告等内容,并做好各项考试准备。凡考生未按规定要求,造成不能参加考试的,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1.考生须于12月4日起,配合报考点进行身体健康监测和风险排查,每日登录天津市“2022年研考初试健康监测小程序”(http://111.160.75.143:9321/,手机和电脑均可登录),填报考前健康信息,每日上传本人的实时“天津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截图。

2.12月11日至27日,考生无特殊情况不离津,做好自我防护,不聚集,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为防止滞留外地耽误考试,尚在外地的考生应至少提前14天(12月11日前)返回天津,路途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3.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密切关注市高招办在“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发布的提示信息,以及报考点在官网、微信公众号、研招网发布的公告,及时接收报考点通过研招网发送的站内提醒消息,了解相关政策信息。


河北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举行。为保障广大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我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提示如下,请广大考生积极配合,严格执行。

一、考生防护提醒

1.考前14天及考试期间,考生无必要不离开报考点所在市,做好自我防护,不聚集,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尚在外地的考生应至少提前14天返回报考点所在市,并按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完成风险排查,进行自我管理,以免影响考试。

2.所有考生需提前申请“河北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从考前14天起(12月11日起)在健康码每日连续打卡,保持健康码、行程卡为绿码。为防止网络拥堵导致入场时无法正常出示,建议提前将考前一日内“河北健康码”(含“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页面进行彩色打印(示例见附件1)。

3.考前28天内有国(境)外旅居史;考前21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考前21天内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上述3类人员密接和次密接有密切接触史;考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和出现阳性感染者的县(市、区)旅居史的考生,须立即向报考点报备,由卫健、疾控部门综合研判后,确定能否正常参加考试。各报考点联系方式见附件2。

4.提前规划赴考时间和路线。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做好防护,与周围乘客保持安全距离。

山西

吉林

1.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考生要提前报告,并为执行现居地和考区所在地政府的防疫规定预留出充分时间。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吉或居住在本省中、高风险地区考生在现居地或离开居住地区参加考试,均需执行当地政府的各项防疫规定。考生本人要提前了解政府关于出行、隔离、检测等相关防疫规定,为执行相关规定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保证能够按时参加考试。

2.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从考前第14天开始,所有考生需下载、填写《吉林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监测卡》(详见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请考生自行下载打印),填报个人身体状况。

3.考生需自备口罩,所有考生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下载吉事办、注册获取「吉祥码」(具体下载说明可详见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所有考生进入考点时需出示吉祥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并主动接受入场检查。考生应主动接受体温测量,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4.请考生在12月1日后随时密切关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和各报考点当地政府、考试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可能根据疫情发展需要随时调整防疫组考措施。

黑龙江

考生考前应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实时关注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和相关报考点公布的考试疫情防控要求和安排,做好考试有关防疫措施。

上海

考生须在统一考试时间前一个月,关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和相关报考点公布的考试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考试有关防疫措施。

江苏

考生须在统一考试时间前一个月,关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和相关报考点公布的考试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考试有关防疫措施。

湖北

1.考生应在考前检查本人健康码情况,确保健康码正常,考试入场时能出示查验。

2.考生须如实记录本人考前14天(12月11日-24日)的健康监测情况,填写《2022年湖北省研考考生健康考试承诺书》,并于12月25日上午第一场考试时交考点工作人员。

3.考生考前应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遵守我省各地防疫措施,服从考试组织部门的疫情防控要求和安排,主动配合考点做好其他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

如果考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届时被报考点所在地要求集中隔离,或者有其他不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行为,可能导致考生不能按时参加考试。

另外,部分省市明确发布了研究生考试疫情防控预告,提醒考生按时关注招生考试院和相关报考点即将公布的考试疫情防控要求和安排。

广东

1.除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外,建议所有考生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尚在外地的考生应在考前14天及时返回考点所在地市,并按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以免因疫情耽误考试。

2.所有考生须在报名前主动注册粤康码,同时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gdsksy)。

3.12月11日起,所有考生均须进行考前14天自我健康观察,每天如实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办事服务」—「健康上报」中提交本人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等相关信息,如实填写考前14天个人健康信息申报表,并在参加每场考试时提交考点工作人员。

4.未按要求注册「粤康码」和申报个人健康信息的考生须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海南

12月2日,海南省考试局发布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疫情防控须知。

考生须提前了解并确保自己符合海南省防疫规定要求,自觉做好自身健康管理。考生在12月11日至考试结束,非必要不离琼;建议现仍在省外的考生于12月11日前返琼,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流动,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甘肃

12月3日,甘肃省发布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考生须知。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防止滞留外地耽误考试,在外省的考生,须考前14天返甘。从考前14天到考试结束,所有考生非必要不离甘并配合接受相关部门健康排查,期间避免去非低风险地区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宁夏

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平稳有序进行。

请考生从考前14天起,及时登录「我的宁夏」手机APP申领健康码并进行每日健康打卡,随时关注本省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

考前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非必要不外出,尽量避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境)外旅行、居住,尽量避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人群密集的场所聚集。

⚠️注意:打开「我的宁夏」app主页即可看到领取健康码操作指引,大家一定记得打卡。

目前,

还有许多地区没有公布具体要求,

各位考研人要时刻加强自我防护措施!

不聚集,不造谣,不恐慌~

现在的你,

也许已疲惫不堪

清晨起床时惺忪的睡眼

图书馆开门前排起的长龙

通宵自习室亮着的那扇窗

......

考研,也许只是多元选择的一种

一旦下定决心,就值得放手一搏

一路披星戴月,努力了这么久

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最后的冲刺阶段

请相信时光看得见每份努力

✨✨✨

虽一路荆棘

仍要咬牙坚持

加油!拼了!


统筹 | 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黄发强、贾元格


来源 | 央视新闻、人民网、省招办等。(声明:“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264325
成考问答

编辑: 成考问答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