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成考问答

2003宜昌市电大中专招生简章_宜昌中专哪个学校最好

“水立方”→“冰立方”:三峡与奥运同在来源:中国三峡集团昨晚中国队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以一个刀尖的优势摘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的首金喜…

“水立方”→“冰立方”:三峡与奥运同在

来源:中国三峡集团

昨晚

中国队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

以一个刀尖的优势

摘下中国体育代表团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的首金

喜迎“开门红”

在三峡集团

也有许多个工程健将

在以优异的成绩宣示着三峡精神

共筑三峡梦

2020年12月15日,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三峡集团正式签约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让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三峡梦和奥运梦再一次牵手同行。

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为什么说是“再一次”呢?宜昌、北京远隔千里之遥,三峡工程和“冰立方”,最初是怎样结下缘分的?现任三峡集团西藏能投总经理陈俊波作为亲历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当新世纪的曙光照进华夏大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进入关键期,千里之外的三峡工程也迎来建设高峰。此时,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三峡集团前身)派出了一批优秀的工程建设人才,参加奥运场馆建设。陈俊波作为其中一员,于2003年2月26日离开宜昌来到北京,参与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项目建设管理中来。

三峡集团支持奥运场馆建设工程建设团队合影

距离:从三峡到奥运

“我们项目管理部的人原来都在三峡工地工作,家也都在湖北宜昌。来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家里也顾不上,这是我们最初的顾虑。”陈俊波回忆起刚到北京时的情形,“可是随着工作逐步展开,我们才发现,最烦恼的问题并不是三峡到北京的空间距离,而是三峡到奥运的专业距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项目管理部大部分人的对口专业,不夸张地说,在水电行业里,三峡人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但一个世界顶尖水平的体育场馆建设管理项目,对陈俊波和同事们来说则是一个新的课题:“在三峡,我们的专业知识可以充分发挥。而体育场馆建设属于工民建领域,与我们的专业有一定距离。奥运、三峡都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哪个干不好,都愧对全国人民。”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比赛大厅

为了建设一座世界一流的游泳场馆,通宵作战成为项目管理部的工作常态:白天调研学习,晚上整理材料,审查复核、讨论修改、定稿装订……通宵达旦后才能休息,下一班的同志再接茬儿干。

在多方努力下,建设一座世界最大水电工程和建设一座举世闻名的体育场馆这两个传奇工程,三峡人都做到了。

“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去承载梦想——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陈俊波说。

战疫:从备战到胜利

北京冬奥会在筹备过程中,遭遇了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而在2003年2月,陈俊波一行刚到北京,便与气势汹汹的非典疫情正面遭遇。

“我们刚到,非典疫情就爆发了,北京防控任务艰巨。很多驻京单位的人员都开始撤离,在京人员也尽量不出门、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少与人接触。气氛开始变得紧张。”

而当时“水立方”正处于规划设计关键阶段,工作一旦停滞,整个工期都会延后,甚至影响奥运会举行。因此,项目管理部没有一个人离开北京,而是更加全身心投入工作。

不仅不能离开北京,大家每天还必须搭乘地铁,过着办公和住宿“两点一线”的生活。“平日里高峰时段挤不上去的地铁,那时空空如也,只有我们项目管理部的几个同志,感觉异常冷清。”

“后来非典疫情很快被控制,我们的工作由于在疫情期间从未中断,所以项目进度未受影响。”陈俊波感慨道。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竣工交付仪式

缘分:从水立方到冰立方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之一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本届冬奥会竞赛场馆中非常特别的一座。2019年,该场馆完成了游泳池与冰场的转换,成为世界首座实现由水到冰转换的奥运场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进行的“双奥”场馆。今年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这里将产生3枚金牌。

凭借出色的投资控制和工程质量,自2007年顺利交付以来,“水立方”从承接体育赛事,举办会议展览,到今年再战冬奥,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今天,“水立方”变成了“冰立方”,三峡总公司也成为三峡集团,但奥运与三峡的缘分却一直在延续。

“冰立方”外景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三峡工程的建设练就了一支优秀的团队,打造了三峡品牌,形成了三峡精神,这些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底气,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好三峡品牌、弘扬三峡精神。”

“回想过去,我们从刚接到任务时只知道‘国家游泳中心’六个字,到后来构建出‘水立方’设想,然后将它变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中三峡品牌、三峡精神和三峡团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肯定。”陈俊波回忆道。

正是因为这份艰辛付出,三峡人在奥运场馆项目中树立了良好声誉,得到了各方高度认可。

作为一名结缘奥运的三峡人,当陈俊波听到三峡集团成为北京冬奥官方合作伙伴时,心里由衷地欣慰:“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冬奥组委对三峡集团的认可,对三峡品牌、三峡形象的认同。”

“我们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不断坚持的三峡精神,不是正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相互契合吗?”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被采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中国三峡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2003宜昌市电大中专招生简章

应届毕业生档案问题

最佳答案你去报到了,然后你的档案就可以落户市教育局了。如果你明年考不上,你还得去教育局办理档案的事情。别怕麻烦,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该办的事情早点的办了,...

宜昌中专哪个学校最好

如何看懂招生简章

答:
看《招生简章》加分政策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
看《招生简章》高校情况填报高考志愿
解读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内容。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通过这些,考生就可以对想要了解的高校有个大致的认识。
看《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填报高考志愿
每个大学的具体专业都有不同的要求,同样是考素描差别也很大,有的考写生头像,有的考写生半身,还有的考石膏像,有的考默写等等,每个画室的培训内容和重点也一样是千差万别。如果就没有参加过半身素描的培训,就要放弃考半身的专业和相应的招生简章。色彩也一样,没有画过彩头,当然就不用去看清华、央美、鲁美、天美等的造型招生考试和录取方法。还有一些画室,比如山东的因为山东省联考近年来不考速写,一般很少给考生练习速写的时间,就要避免单考速写的专业,家长也就不用在这些招生简章上浪费时间。
看《招生简章》相关专业特殊要求填报高考志愿
高校针对部分专业会有特殊的要求,如有些高校的国防生专业只招男生,有的高校护理学专业限招女生等。对此,考生要掌握所报专业是否有特殊要求,再看自身情况是否符合。

2003宜昌市电大中专招生简章

成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长江干流第100台机组投产发电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9日)上午9点,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4号机组将正式并网发电,这是白鹤滩水电站已投产发电的第6台机组,也是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上建成投产的第100台水轮发电机组。这标志着长江干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01

三峡集团长江干流第100台机组投产发电

白鹤滩水电站共安装16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首批机组于6月28日投产发电。今天正式投产发电的是白鹤滩水电站的第6台百万千瓦机组。

三峡集团白鹤滩电厂厂长 刘海波:白鹤滩水电站安装的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自6月28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机组运行稳定,指标优良,累计发电量已经突破100亿千瓦时。

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建设了以三峡工程为龙头的六座梯级电站,设计装机110台、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装机容量。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主任 汪志林:到2022年,按照装机规模排名,全球建成的前十二大水电站中,中国有五座榜上有名,分别是三峡、白鹤滩、溪洛渡、乌东德、向家坝,五座电站共安装86台70万千瓦及以上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全球(已建成和在建的)127台70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机组中,有86台在三峡集团。

六座梯级电站发电总量大,调峰能力强,有效缓解了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的用电紧张局面,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西电东送”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峡集团董事长 雷鸣山:长江干流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标志着长江干流上100台机组全部具备全开运行条件,可全力投入到当前能源保供中,对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顶梁柱”作用,坚决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全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三峡集团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02亿千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装机容量总和,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9700万千瓦,占比超过96%。

02

鸟瞰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我们一起从空中视角,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是如何构成的。

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截至今年10月底,该电站已累计发电近477亿度,相当于替代约1500万吨标准煤。

从白鹤滩水电站顺江而下,已投产的溪洛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386万千瓦,是金沙江“西电东送”的重要工程;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的最后一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40万千瓦,是兼顾灌溉功能的超级大坝;而葛洲坝水电站则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今年恰好是它建成的40周年。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站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2020年,三峡水电站全年累计生产1118亿度绿色电能,创世界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新纪录,且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03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是如何形成的?

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上的第一台机组,到百台机组建成投产,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初步形成都经历过什么?

1988年12月,设计装机22台、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的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拉开了“管好葛洲坝、进军大三峡”的序幕。

2012年7月,设计装机34台、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的三峡电站全面建成投产。

2014年6月,设计装机18台、总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同年7月,设计装机8台、总装机容量640万千瓦的向家坝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

今年6月16日,设计装机12台、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的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

设计装机16台、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站将于2022年7月前全部投产发电。

今年以来,乌东德和白鹤滩两座世界级水电站的成功投产,是中国乃至世界水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六大梯级电站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到了今年的10月,流域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大约是28000亿千瓦时。按照2020年全国单位GDP耗电量来测算,能支撑咱们国家五分之一的GDP,在照亮万家灯火的同时,还替代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04

数说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六座梯级电站,主要的社会效益就体现在防洪、发电和航运等方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数据,看看它们带来了哪些社会效益。

梯级电站发挥的社会效益首先就是防洪。自2003年以来,梯级电站累计拦洪63次,总蓄洪量1972亿立方米,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配合拦蓄洪水290亿立方米,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安澜。

接下来就是发电效益了。流域梯级6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169.5万千瓦,分别占全国全口径水电装机容量和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的19.4%和3.3%。

截至2021年10月,流域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2891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8338.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2700万吨、二氧化硫112.32万吨、氮氧化物103.74万吨,按照2020年全国单位GDP耗电量测算,流域梯级电站累计发电量相当于支撑国内生产总值391233.48亿元GDP,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有力贡献。

此外在航运效益方面,截至2021年10月,三峡船闸安全运行18周年,累计运行17.67万闸次,过闸货运量16.60亿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截至2021年6月,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2359天,补水总量超3100亿立方米。

05

清洁能源走廊:绿色发展的国之重器

这六座梯级电站,按照装机容量排名,除了今年已经整整运行四十年的葛洲坝水电站之外,其他五座全部进入了世界前十二大水电站。而这条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崛起之路,也是水电重大装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自主创新之路。

在1994年修建三峡工程之前,中国还不具备制造35万千瓦以上水电机组的能力。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主任 汪志林: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国外30年。在三峡工程70万(千瓦)机组的研制过程中,通过走引进消化吸收之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才逐步掌握了70万(千瓦)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

20多年前,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科研人员就创造了112项世界之最,拥有934项发明专利,使我国在枢纽工程建设、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工程运行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我们自主国产的知识产权从70万千瓦单机升级到了85万千瓦、100万千瓦。那么现在我们不仅是单机容量最大,而且是对自主设计的水轮机,它的效率,它的震动区,它的磨损,它的气蚀空化都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今天投产的第100台机组,是白鹤滩水电站的单机容量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研制、安装难度超越世界上现有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尹国军:白鹤滩百万千瓦机组可以用四个“一百”来概括它的性能: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世界最大;自主研发制造,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机组实现100%国产化,所有产出的大件和投运机组100%精品。

(总台记者 王琰 梁丽娟 李天雷 张伟 宜宾台 宜昌台 三峡传媒 卢忠灿)

宜昌中专哪个学校最好

办特殊教育学校18年,她让“来自星星的孩子”闪光

来源:光明日报

让“来自星星的孩子”光芒闪耀

在湖北宜昌,有这样一位妈妈,她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兴办特殊教育学校十八载,接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孤独症孩子,帮助其中300多人回到普通学校。

她就是宜昌市博爱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冉存英。她说:“我想打开一扇窗,让阳光照进来;我想铺上一条路,让幸福走进来。我要坚持到干不动为止,让‘来自星星的孩子’,光芒闪耀。”

抉择:从绝望的母亲,到操心的校长

“因为我有一个患了孤独症的孩子,自己整个人生轨迹都变了。四处求医无门、求学无路。”回忆起过往带着孩子求医的艰辛,如今的冉存英显得很平静。

一个偶然,她成为不一样的母亲。1999年12月的一天,冉存英发觉6岁的儿子表现很异常。叫他不应,自顾自地转圈、乱叫,甚至还用手打自己的头。有时,还整夜不睡觉。

于是,冉存英和爱人带着孩子,跑遍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在医院求诊过;有人说刮痧有用,他们试过,曾刮得孩子见到医生都害怕;听人说,某座高山上有个老者会治,夫妻俩背着孩子,顶着纷飞大雪,诚心去求……

坎坷问诊路上,冉存英得知,自己孩子患有孤独症。这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

“有时候,儿子睡在旁边,我就看着他。心里想着,会不会突然有一天,奇迹发生,他就好了。”冉存英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孩子的治疗之路看不到头,夫妻俩所在的企业又面临改制。有一段时间,冉存英的爱人也开始不说话,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家里的气氛特别低沉压抑。

有一次,她一个人躲到卧室里号啕大哭。“妈妈,你怎么了?”冉存英感觉自己的头被摸了一下,抬头看,竟然是儿子进来安慰她。

一声失而复得的“妈妈”,让冉存英重燃希望。她抱着孩子哭得更厉害。她也暗暗下定决心:“儿子,妈妈这一辈子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要治好你,帮助你。”

孤独症不能靠打针吃药,只能靠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冉存英自己的孩子6岁确诊,求医4年,错过了最佳康复训练期。联想到那些年碰见的同病相怜的人和家庭,她决定:办一所特殊学校,来帮助儿子,同时帮助更多像儿子这样的孩子,帮助更多像自己这样的母亲。

冉存英破釜沉舟,以买断工龄的形式告别原来的企业,全身心投入特殊学校的创办。

没有资金——她和爱人用买断工龄的钱打底,又四处找亲友借钱。曾经借得一些亲友都不敢和他们见面。

没有场地——她找到夷陵好人李广佳,倾诉了自己办特殊学校的初衷。李广佳慨然拿出一层楼和一个院子方便她办学之用。

没有师资——她便自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孤独症等专业知识。在她以心相交的感召下,又凝聚了3位老师。

2003年,宜昌市博爱特殊教育学校成立。那时的冉存英,既是学校的采购员、办公文员,也是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还是校长,时常要忙到凌晨。

一个决定,改变了冉存英的命运,也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

求索:从四处家访招取3个学生,到3000多个孩子慕名而来

“学校刚开始的时候,招生非常难。”冉存英说,当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孤独症,有的也不认为自己孩子患这个病。更何况,学校草创,别人也不信你,凭什么把孩子托付给你?

有一次,冉存英和一位老师又约了家访。不承想,家长有事耽搁了,没在家。一时间狂风暴雨袭来,两人在屋外没地方躲,浑身淋透。家长回来后感动不已,就把孩子送了过来。“至今我都不知道,当时是不是家长故意考察我们的诚意。”冉存英笑着说。

2003宜昌市电大中专招生简章_宜昌中专哪个学校最好

3个孩子,4个老师,博爱就此启航。

“我永远忘不了一个画面。一个白发苍苍的断臂爷爷,因为不能骑车,每次都是走路接送孙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他拉着孙子的手,回家的背影慢慢消失在朦胧中。我时常以此提醒自己,要用毕生的精力来帮助这个群体和他们的家庭。”冉存英坦言。

冉存英说,特教是一个关乎良心的事业。学校老师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耐心干预行为,用细心发现变化,用热心化解孤独,用信心担当责任,用恒心坚守信仰。

学校聘请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峡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学院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博士、教授、专家组成顾问组。基于每个儿童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分阶段开展基础学习技能、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运动技能等康复训练。

记者走进AR体感统合能力智能康复训练室看到,这里不仅有沉浸式的互动大屏,还有4D神笔康乐互动桌。依托AR体感统合能力康复训练系统,孩子面对屏幕,实现人机互动,可以模拟过马路等多种社会场景,完成跑、跳、蹲、爬、挥手、转身、躲避等动作。

“这是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宜昌市妇联赠送的一份特别礼物。”冉存英说,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学习效果很好。

冉存英至今记得学校第一个“康复之星”雄雄。他4岁时仍不会说话,不与小伙伴玩,走路左摇右晃。2005年进入博爱后,冉存英为他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8个月时间,他学会了独立用筷子吃饭,自己穿衣,大小便能自己处理好,主动与人打招呼,还能够表达需求。11个月后,学校给他开欢送会,戴大红花。后来雄雄一家搬到成都生活。因为他喜欢湖北,去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

为了争取公益资金,让更多孩子受益,2012年,冉存英作出了惊人的决定:将学校性质转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一转,意味着放弃前期数额不小的投入,自己将不能享有学校盈余,也只能以员工身份领工资。

办学18年里,博爱特校已成为国家、湖北省、宜昌市残联三级定点康复机构,还是中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扶持的50家机构之一。学校累计培训特殊孩子3000多人,免费为家长咨询上万次,干预训练后能够随班就读的人数超过300人。

随着特教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群孩子的“出口”问题更加萦绕在冉存英的脑海。

康复得较好的孩子,通过“彩虹班”——衔接融合班过渡,便可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部分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又不能独立求职谋生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可怎么办?

2014年10月,湖北省首家心智障碍人士支持性就业公益性示范餐厅“雨人筷乐餐厅”在宜昌应运而生。学校的孩子参与餐厅的洗菜、择菜、洗碗、保洁等工作,同时让他们给客人端茶倒水,打开他们与社会融合的窗口。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餐厅营业两年多后关闭了。

餐厅虽然关闭了,但对于孩子“生存出口”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冉存英一直在进行着。

愿景:从艰辛凿开一扇窗,到同心撑起一片天

“没有大家的博爱,就没有今天的博爱。”冉存英始终铭记,是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让一群孤独症孩子和家庭,在博爱找到了一座桥梁、一方天地。

冉存英说,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很好,比如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湖北省残疾儿童家庭生活补贴项目、宜昌市学前教育项目等,孩子们都可以申请支持。“顶层设计好了,我们的孩子才有未来。”

“我个人的力量太微小了,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做了一个母亲该做的。”她说,这些年来,数不清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捐款捐物,到学校开展志愿服务。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冉存英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商业机密需要保守。同行不是冤家,只有大家都更加专业了,才能帮到更多的特殊孩子和家庭。

“每年4月2日,被定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我们一直在做社会宣导工作,让大众能够真正走近这些孩子,尊重,理解,接纳。”眼下,冉存英正在宜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指导下,制作孤独症系列科普视频。

让爱来,让碍走。

在冉存英看来,孤独症人群融入社会,是一种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融合。这不仅仅是有的个体能够通过工作谋生,而且是社会大众对这一群体的接纳。这个接纳是一种带爱的接纳,就像父母接纳自己的孩子,无关健康与否、优秀与否。

冉存英介绍,孤独症患者的职业康复,主要分为支持性就业、辅助性就业、庇护性就业。博爱选择的是难度最大的支持性就业。

9月6日下午两点多,在宜昌市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培训基地,博爱副校长周燕正带着十几个“孩子”做体能训练。

“刚才孩子们给你们打招呼,喊你们‘叔叔阿姨’,其实他们已经二三十岁了,但是心智只有几岁。这些孩子特别单纯,特别可爱。”周燕说,基地也叫‘阳光驿站’,是宜昌市残联创办的,由博爱负责技能培训和支持性就业的具体工作。这里开设手工制作、糕点烘焙、模拟超市、卫生保洁和简单厨艺等培训项目,根据学员的需求和能力评估结果分组,分别开展培训。

周燕介绍,阳光驿站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活动。9月份第二周因为临近慈善日和教师节,主题就聚焦奉献爱心。有的学生还给老师送了一幅画,虽然只是一朵寥寥几笔的花,仍让老师们感动不已。更让周燕他们自豪的是,基地有的学员经过找岗、看岗、试岗、在岗支持、辅助消退等环节,成功就业。

“自己最大的理想就是,有一个大校园,孩子们免费就读。校园里还有许多地方可以做农疗、工疗,就像一个乐园。志愿者可以带孩子们做各种活动,帮他们融入社会。”冉存英眼中满是希冀。

(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 本报通讯员 樊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260766
成考问答

编辑: 成考问答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