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搜!两所“双一流”确认,停止自主招生……
这两天,一则
“武大华科自考招生全部停止”
的消息引发关注,
话题还上了热搜榜!
近日,有网友晒出一张工作通知截图称,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停止自考招生。
7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向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核实,工作人员称消息属实,且该校所有专业的自考招生已全部停止。
据了解,2019年1月19日,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官网曾发布公告称,该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网络高等教育2018年元月1日已停止招生。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表示,该校的自考专业在最近几年陆续停招,行政管理专业是最后一批停招的专业,“目前只是接到学校通知,正式文件还没下来,具体原因不清楚。你们可以到其他学校报名。”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也表示,该校自考招生在2019年春季招生之后已全部停止,“我们不再做成人学历类继续教育,但还会做一些干部培训、教师教育这种非学历的继续教育”。
中国青年报找到了该学院网站发布的一份招生声明:
多地发通知,自考招生专业数量减少
近日,《三秦都市报》报道称,2020年陕西省将有13个自考专业停考,自2020年4月考试起不再接纳新生报名。
2019年12月2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公告,明确云南大学等四所高校的16个自考专业从2020年4月起停考。停考专业停止办理毕业证时间为2023年4月。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称,根据近几年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报考情况统计结果,体育(本科)等16个专业的报考人数明显减少,继续开考面临较大困难。经调研及征求主考院校意见,结合实际情况,云南省决定停考体育(本科)等16个专业。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2018年、2019年先后发文,宣布停止8个专业的自考招生。
教育部曾发文规范自考招生
早在2016年,教育部发文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将不再举办本校全日制教育专业范围外的学历继续教育,没有举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不再举办专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
规定一出,便有人质疑,这是否意味着学历继续教育将取消?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末班车”的提法系误读,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会继续进行。
该负责人指出,这个管理办法的宗旨,是为了促进普通高等学校里的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发展,因为目前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出台文件是要促进举办学历继续教育的高等学校明确办学定位、聚焦主业、办出特色、确保质量。
本次武大、华科停招自考考生一事,也引发很多考生的担心。不过,据长江日报报道,记者分别向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核实得知,这些院校自考政策尚未改变。
武汉大学成人高考本科武汉民办本科大学有哪些
答:武汉东湖学院,汉口学院,武昌首义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晴川学院,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武昌工学院湖,武汉工商学院,湖北商贸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文华学院,武汉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大学成人教育招生简章武汉公办本科大学有哪些
答: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纺织大学湖,武汉轻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江汉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武汉商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大学成人高考本科高招面对面丨武汉大学:曾走出百位“两院院士”今年在豫拟招生610人
6月23日起,大象融媒集团映象网、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联合推出“2019河南高招名校系列访谈”报道活动,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多所省内外名校招生负责人,做客大象融媒直播间视频访谈,就今年各校在河南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以及考生在志愿填报等方面的问题,给考生和家长做详细的解读。
映象网讯 (记者 陈伟然 文/图)6月26日,武汉大学河南招生组组长王中全做客视频访谈,他表示,今年武汉大学在河南招生计划为610人。
百年武大英才辈出,曾走出100多位“两院院士”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溯源于1893年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一百多年来,学校积淀了厚重的学术底蕴与深邃的人文精神,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2019年,武汉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7位、内地高校第8。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123个本科专业,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权,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权,4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百年武大英才辈出,这里走出了包括100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大师鸿儒,一大批科技精英、企业英才和社会名流。武大毕业生就业总落实率、就业质量在全国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今年武汉大学在河南省招生计划数为610人
王中全在访谈中说,武汉大学今年的招生政策总体上没有变化,总的基调是保持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基本录取规则不变。热忱欢迎并期待更多的河南考生报考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今年的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是7200人,与2018年相比持平。2018年武汉大学在河南省的招生计划数为590人(不含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自强计划和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的招生计划),其中理工类410人、文史类110人、艺术类13人、国家专项53人,定向西藏4人。今年招生计划比2018年增加20人,为610人。
今年武汉大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将全面以学院为招生单位实施,全校117个本科专业按照50个大类进行招生。新增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此外,2019年弘毅学堂继续按照四个大类进行招生,分别是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招生计划400人,其中面向高考录取的计划数有300人,另有100人是进校后通过二次选拔的方式选出。
文科前700名,理科前5000名报考录取有希望
填报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来选择志愿,不要赶时髦、赶潮流。要了解武汉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专业有什么具体要求。武汉大学在分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的办法,所以考生在选报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形成梯度,注意衔接。我们也列出了近三年武汉大学在河南省文理科的录取情况统计表,同时考生可以在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网(www.aoff.whu.edu.cn)查寻招生计划,以及近些年的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供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
对于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可视情况慎重考虑。若填“服从”将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武汉大学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以及转专业的机制等,学生即使在高考录取的时候没能满足自己的专业志愿,进校之后,仍然有多种途径可以满足自己的专业愿望。
对于河南考生想报取武汉大学,王中全说,一般情况下,文科前700名,理科前5000名报考录取有希望;文科前600名,理科前4000名录取把握大会大些,分数越高,位次越前,专业等选择性越多,录取把握越大。
10个学科入选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目前,武大10个学科入选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分别是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
在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武汉大学A类学科总计入选19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排名第一,获评A+类;法学、生物学、软件工程、公共管理等4个学科获评A类;数学、物理学、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等11个学科获评A-类。
武汉大学已有17个学科进入ESI前1%,分别是: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物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7个学校进入ESI全球前5‰。化学、工程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此外,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9个,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新闻学、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学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口腔医学、思想政治教育、法语、历史学、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哲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字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经济学、测绘工程、生物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
64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
武汉大学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践行“三创”教育理念,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今年武汉大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将全面以学院为招生单位进行招生,经过一年的或两年的学习后进行分流,做好大类培养年限确定和学生专业分流时的选择方案,进一步探索大类培养中适合各专业的分类依据和边界,从而让新生经过大类培养后收获最大化。
同时,从今年开始,武汉大学将实行三学期制,即将原来春秋两个学期共40周的学习时间,调整为两个各18周的长学期和一个4周的短学期(这个学期被称为第三学期),其中第三学期的时间跨度大致为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下旬。实行三学期制首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是开拓国际视野,增加学生国际学习交流机会。实行三学期制后,学校计划在此期间开设更多国际化课程,让学生在武大校园中就能吸取更多的国际学术营养。其次,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课程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学校可以更好地集中时间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
此外,弘毅学堂扩大招生规模,从300人增加到400人。作为武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实验区和书院式学术社区建设的前哨站,弘毅学堂从成立以来就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形成了通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博雅型课程体系、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深受学生青睐。
在学分方面,武汉大学实施创新学分,开设了64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每年立项建设1100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多项学科竞赛项目,校内常年活跃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达百余个。
加强国际化培养。目前,学校与世界上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本科学生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项目共有150多个,学生派出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生入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转专业。实行 “转出无门槛、转入有条件”校内转专业学生入校后除了一次在录取专业(大类)中选择专业的机会外,在大一、大二还各有一次转出学院的机会。
学校也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2018年总计发放助学金2575.32万元,覆盖所有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学校还设有奖助学金和助学岗位,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习生活有保障有激励。
同时,提高新生奖学金额度,名额不限。其中校长特别奖不再规定硬性条件,奖励录取进校的特别优秀、名列前茅的学生,获得校长特别奖的学生将免除在校期间的学费,甲、乙等奖学金同样不限名额,只要考生成绩位置值比上一年前5%和10%位置更为靠前,均可获得奖学金。
武汉大学成人教育招生简章以“成人”教育引领“成才”教育,120多所高校代表在汉探讨通识教育发展
长江日报讯日前,第五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武汉大学圆满落幕。为期两天的年会上,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的400多位代表相聚珞珈山,共同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多样性途径及未来发展。据了解,2020年,武汉大学共有16门通识课入选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列全国前茅。
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作主题报告,介绍了该校作为全国通识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历经20余年的探索过程。今年,武汉大学在开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门通识必修课的基础上,新增《中国精神导引》通识课,构建起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三位一体的武大通识3.0课程体系。
博雅沙龙现场。
在主题报告中,周叶中论证了“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的含义与关系,指出加强通识教育是落实“成人”教育的必由之路。武汉大学坚持以两个根本为行动指南,坚持以“成人”教育引领“成才”教育,深化通识教育改革。
9日上午,武汉大学开放16个通识课堂,包括基础通识课(两大导引)的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还有人文、社科、自然、审美四大板块核心通识课的课堂讲授,供参加年会的代表观摩。
课堂展示。
在课堂展示后进行的博雅沙龙,探讨通识教育未来发展。围绕通识教育的多样性议题,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任军锋提出通识教育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李肖兵老师认为,通识教育的多样性是客观上形成的。不同高校都具有独特性,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独特的通识教育,这就是通识教育多样性的表现。而通识教育的统一性,在于对人的公共性、对人的综合素养的塑造。从校园到社会,人处于公共场所之中,要面对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而通识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介绍,2015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称之为“四校联盟”。2016年,武汉大学等六所高校加入联盟。迄今为止,已经有52所高校加入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6年来,联盟推动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积极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道路,初步建构起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培养制度。
( 通讯员苏德超 张斯婧 黄晓滢)
【编辑:王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