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湖北这些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里,榜样老兵退伍不褪色续建新功
成人高考本科可以落户武汉吗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通讯员 包晓霁
脱下军装,他们仍是为社会贡献力量的“铁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退役军人一直被党和政府惦念、关注。
在湖北,各地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同时,完成了五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挂牌组建工作。2万多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遍布荆楚大地,成为服务老兵的“毛细血管”。
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其中的一批有代表性的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了解了在这些“毛细血管”里,一位位老兵发挥各自力量,继续建功立业的故事。
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退役老兵坚守机场防疫第一线
“感觉很温暖。”7月23日,在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一位退役老兵笑着说。
服务站空间虽小,但功能较全。信息摸底和光荣牌悬挂、落实优抚优待政策、退役士兵保险接续等,是这个服务站的日常工作。
一元街道辖区内,有著名的八七会议纪念馆,是武汉市红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退役军人多,被授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的老军人多,伤残军人多。
2020年,同兴社区退役军人余刚罹患骨头坏死,瘫痪在床,医疗花费达十几万元。街道、社区得知情况后,为其办理了城市低保,服务站更向上级部门申请了困难退役军人帮扶。2020年春节前,武汉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为其送上4000元慰问金并带物资上门慰问。得知余刚社保断缴但行动不便的情况,服务站主动联系代办相关手续,并向上级部门申请协调江汉区,解决了社保补缴问题。
退役军人张银柱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之一。1984年入伍的他,2000年从空降兵驻鄂某部退役。今年1月,根据上级要求,他到武汉天河机场协助防疫工作,3个月吃住在机场,春节期间也没能回家。
张银柱值守的地方,是天河机场境外航班的入境处。他要负责入境旅客的登记和隔离工作,在隔离期满后通知相关街道社区将旅客接走,纳入社区管理。每天,他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完成旅客的登记工作,引导他们上车去隔离酒店。即使当时气温很低,防护服里的他也会一身大汗。
张银柱已经有七八年没回河南老家了。原本响应号召,打算就地过年的他,因为防疫也没能和妻子一起过年。“还好她也是军人,相互都理解。”但是在机场,他还是遇到过对防疫政策不理解的旅客,甚至有时候会被对方恶语相向。“这种时候也不能发火,要维护我们武汉的好形象,我都是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请工作人员过来处理。”
2020年武汉防汛期间,张银柱也在江边闸口驻守。他说,虽然退役了,但是能在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就像找到了自己的家,很有亲切感,有使不完的劲。
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红巷”老兵驰援河南抢险救灾
武昌区中华路街道,因“红巷”而为人们所熟知。这里分布着中共五大会址、农讲所旧址、毛泽东故居、陈谭秋革命活动旧址等众多的红色遗址。以“红巷”为中心,这里的众多退役军人们,主动投身到社区治理的工作中来。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69岁的中华路街都府堤社区乒乓球俱乐部支部书记、退役军人宋长荣被隔离在社区里。听说社区要组织排查疫情,他主动承担了自己所在楼栋的登记任务。每天他和老伴两人,从一楼一直爬到七楼,挨家挨户登记信息。在中华路街道,还有白成安、李敏、李中华、王泉旺、吴媛媛等多名退役军人,投身到了社区防疫的战斗中来。他们有的参与社区卡口值守,有的参与物资保障,有的担任社区防疫志愿者,一同经历了武汉保卫战。
2014年3月,西城壕社区成立了“西城壕社区水上义务救援大队”,退役军人赵汉清为队长,救援大队一直坚持着在武昌桥头堡下义务巡逻,并及时对需要救援的居民们伸出援助之手。随着志愿者人数的增加,他们组成了长江救援志愿队,以中华路街道辖区为主要活动基地,有多名退役军人,多年来,他们因为在长江上救出多名落水者,被称为“长江卫士”。今年7月20日,河南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救援志愿队11名队员奔赴郑州、淇县、新乡等地,历时4天三夜,行程1000多公里,开展救援工作。在这11名队员中,王云利、但荣勋、胡少斌3人为退役军人。
武汉长江救援队在河南救援
胡少斌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了他们这些天的难忘经历。在开往郑州的途中,因为加油,不得不临时在焦作附近下高速,当地的一位老板得知他们是赴郑州支援救灾,不由分说付了400多元加油钱,并坚持把他们一路护送到郑州。到达郑州后,他们几次准备开展救援行动,都因为道路和积水的问题没能如愿。
7月22日,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他们赶往灾情较重的鹤壁市淇县开展救援。从下午2时许,一直到深夜12点,他们从汪洋中转移出了近300名群众。为了不给当地接待增添负担,他们在完成救援任务后,又开车返回郑州住宿,凌晨3点多到达时,一家烩面馆的老板已经为队员们准备好了热腾腾的羊肉汤。
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退役军人创业带领更多乡亲致富
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是著名的解放军中原突围的出发地。走出16位开国将军的宣化店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办公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区、活动区、阅览室、档案室等区域,为退役军人的创业提供多种便利条件。
2004年参军的郑海洋,是武警机动总队的一名战士,曾参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上海世博会安保等重大任务。2012年,退伍回到家乡宣化店镇龙山村的他,先打了几年工,2015年开始创业。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放过鸭子,父亲是做皮蛋和咸鸭蛋加工的,于是他便选择了蛋鸭养殖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
养鸭场可以回收利用有机肥
因为之前没有养殖的经验,第一年郑海洋的养殖场效益并不好,产蛋率偏低。在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帮助下,他联系到了孝感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神丹集团,由他们提供饲料,养殖场生产鸭蛋回收,有了比较稳定的业务。最近两年,随着市场的拓展,他开始构建起自己的销售渠道,现在有六七千只蛋鸭,每年可以有二三十万元收入。
2018年,湖北省开始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工程,鼓励农村青年扎根农村,进大学深造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郑海洋也考上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一边创业一边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在学校学习期间,作为班长的他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今年6月拿到了大学毕业证。郑海洋说,在学校里自己选择的专业就是和农业养殖和农村治理现代化相关的,希望能为家乡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去年因为疫情,郑海洋的养殖场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帮助下,他申请了15万元创业贷款。郑海洋说,现在养殖场里有1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他希望能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
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
退役老兵为河南捐赠3300件矿泉水
“持退伍证件进店终身8.1折。”在恩施市华龙城餐饮一条街上,有这样一家对退役军人打折的“不二重庆老火锅”,店主刘进是一名退役军人。
“这是我们在街上打造的第一家‘拥军’店,希望未来把这条街打造成‘拥军街’。”舞阳坝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龙克明说。
为增强退役军人凝聚力,2019年5月,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挂牌成立,成为辖区5000多名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的“娘家”。保险接续、帮扶援助、志愿服务……服务站通过贴心服务,赢得许多老兵的心。
舞阳坝街道是中共鄂西特委机关所在地,拥军传统悠久。回到家乡的退役军人,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关爱。
张桢为河南捐赠的矿泉水启运
今年7月河南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后,湖北同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桢,将自己筹集到的3300件矿泉水,装上一辆13米的挂车,连夜出发,运往重灾区鹤壁。这位从武警湖北省总队武汉市支队退役的老兵,已经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支援抗洪抢险和经济建设。
39岁的张桢,2001年参军,2002年退伍。回到家乡的他,在23岁那年通过成人高考,考入武汉大学,后来又通过专升本考试,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
大学毕业后,张桢回到了家乡,跑过销售员,2013年成立了湖北同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从最初做经销商,到后来自主生产供水管道,逐渐获得了稳定的市场。
创业取得成功的张桢,积极地回报社会。作为恩施州关爱退伍军人协会副会长,张桢积极投身于社会慈善公益。
2018年,张桢带领团队完成了精准扶贫项目——恩施市红土乡天落水村绝壁引水工程,历时长达一年。2019年,他又带领团队完成了精准扶贫项目——咸丰县坪坝营镇饮水连通工程,80天完成管道铺设56000米,创造了同广和速度。
2020年,恩施遭受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张桢带领公司的志愿者们冲锋在九立方地下淹水车库、屯堡乡马者村大型山体滑坡等现场,参与抢险救灾。
张桢说,无论何时,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军人,在群众遇到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义不容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二、自考的本科学历可以落户在武汉吗,咨询了湖北莘学
成人自考本科可以落户武汉吗问:想问下,自考的本科学历可以落户在武汉吗,咨询了湖北莘学教育的老师说...
答:可以落户的,当时莘学教育的张老师也跟我说了。
三、武汉本科大学生落户的流程是怎样的
成人高考本科可以落户武汉吗答:1、申请人持需提供的材料,并填写《申报户口登记表》,向落户地所在分局户籍窗口申报;2、户籍窗口对提交材料不全的,出具《户口材料补正告知书》;提交材料齐全的,经核查后,对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对符合条件的开具《准予迁入证明》或《批准入户通知单》。四、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你的意见
成人自考本科可以落户武汉吗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实习生 曾秋云
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完善养老护理员积分落户政策,对获得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名次的养老护理员,按照规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到2025年,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到100%。近日,《武汉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在武汉市民政局官网上公布,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和建议。
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
征求意见稿提出,构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兜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逐步提升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合理确定普惠性养老服务项目和价格,努力增加普惠型养老床位供给。整合完善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提高补贴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探索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
优化“一网、一圈、一体化”和“1个专业机构+N个服务网点”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建设“以养老机构为骨架、街道养老综合体为支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节点”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互补的设施骨干网,“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
在区级层面,各中心城区至少新建1所集老年人生活、学习、保健、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性中大型养老中心。在街道层面,至少新(改、扩)建1个由政府建设或提供场所交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床位在100张以上且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功能的街道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在社区层面设立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的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到“十四五”末,城市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
2025年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到100%
征求意见稿提出,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每个区至少建设1所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区级养老服务机构。公办养老机构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运营托管等方式,与农村福利院建立对口支援和合作机制。深化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服务点)等互助养老设施。全面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定期巡访等制度。
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支持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根据内设医疗机构类型分别给予补贴。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资源,重点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专科、增设老年人护理床位,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按照实际入住人数给予运营补贴。加大医养结合项目支持力度。到2025年,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到100%,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5%以上,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病科比例达到50%以上。
制定出台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
“十四五”期间,武汉将制定出台武汉市养老服务条例。加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安全等标准,通过服务质量等级评定、食品安全量化分级、消防安全达标等方式,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协同监管机制,制定责任清单,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
建立养老机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养老机构和人员实施联合惩戒。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联合监管、联合执法、联合惩治。严禁利用养老服务设施和场地开展与养老服务无关的活动,依法查处向老年人欺诈销售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违法行为。加大对以养老服务为名非法集资的风险排查力度,做好政策宣传、风险提示和依法处置工作。
完善养老护理员积分落户政策
征求意见稿提出,提升养老服务队伍能力水平。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开展职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大力推进“互联网+养老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养老护理员补贴激励政策,按照护理员技能等级水平分别给予岗位补贴和入职奖励。支持高校等社会力量举办康养学院,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所需资金按照规定从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中列支。
完善养老护理员积分落户政策,对获得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名次的养老护理员,按照规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提高养老护理员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加快培养为老服务社会工作者,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将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特色养老服务。力争到2025年,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备或购买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达到1名社会工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