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成考问答

湖北孝感2022成人高考题_湖北成人高考2020

一周观展指南畹町 整理澎湃新闻获悉,爱德华·蒙克:在时钟与床之间”将成为新开幕的蒙克博物馆揭幕展,该馆将是全球范围内,收藏蒙克作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的…

一周观展指南

畹町 整理

澎湃新闻获悉,爱德华·蒙克:在时钟与床之间”将成为新开幕的蒙克博物馆揭幕展,该馆将是全球范围内,收藏蒙克作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特展“上博受赠文物展”和“上海历代书画特展”也正在展览。

北京除了故宫的敦煌特展、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林下风雅”等特展,10月12日起,安藤忠雄巡回展将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启北京站,定名“青春”。新近开幕的展览还包括山东博物馆“山水清音——清代初期山水画展”和长沙博物馆“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特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竹刻名家徐秉方的艺术展“苍枝新篁”将于10月15日在常州博物馆开幕。“浙里富春·那么乡田”2021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也正在桐庐县梅蓉村开展。

上海

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20日—2022年1月16日

“鄂”在金文中写作“噩”。噩国历史未载于史册,长久以来不为人知。北宋末年,在今湖北孝感地区出土了“安州六器”,其中一件名为“中”甗的青铜器铭文里,噩国居然再次露出了身影。该展览将首次聚集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噩国青铜器,并以青铜器为载体,铭文内容作经纬,完整呈现噩国青铜器的发展脉络,为观众还原噩国的历史面貌。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8日—12月26日

展览将早期的捐赠者代表及文博事业开创者聚集一起,展品包括郑振铎捐赠的汉代人物画像砖,张珩捐赠的唐永徽六年李世延母冯氏等造像,沈同樾、顾榴等人捐赠的元代华祖立《玄门十子图卷》,潘达于捐赠的明代马守真《设色花卉卷》等。

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6月22日—12月5日

该展系首次从学术视角对上海历代书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遴选相关书画146件(组),从晋代上海松江陆机《平复帖》(拓本)、宋代米芾书法、元代任仁发画作直看到近现代名家名作。宋元以降,文人画渐为主流,其中董其昌以一己之力影响身后近四百年,倘若加上董氏之外的海上千年书画成就,则一部文人画史,可谓半部与上海相关。

钱瘦铁和他的朋友圈

地点: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

展期:2021年9月17日-10月26日

展览从“社会情境中的艺术品”和“社会关系中的艺术家”这两个角度来研究和展示钱瘦铁的艺术,展出钱瘦铁及其师友同仁作品共87件(组),分别以“铁笔丹心”“会友辅仁”“鹰击长空”三个篇章讲述钱瘦铁的艺术创作及艺术交往。

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

地点:上海东一美术馆(中山东一路1号)

展期:2021年8月12日—2022年1月3日

展览由意大利卡拉拉学院乔瓦尼·瓦拉古萨担任展览策展人,以时间为轴,呈现15-19世纪西方绘画风格的发展与更迭。展区分有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16世纪的威尼斯、17世纪的绘画类型、18世纪的社会思潮与贵族制度的终结等。包括拉斐尔的《圣塞巴斯蒂安》、皮萨诺的《廖内洛·德·埃斯特肖像》、曼特尼亚的《锡耶纳的圣伯尔纳定》、 鲁本斯的《圣多米提拉》等精品杰作。

木石精神——赖少其艺术文献展

展期:2021年10月1日-10月31日

地点: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赖少其先生是知名书画家,更是坚定的革命者。从1932年进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科开始艺术活动至2000年去世,赖少其先生有大约68年的艺术生涯,并在无形中有介入和参与历史事件。他的创作也不同阶段的历史和社会情况紧密相关。展览展出赖少其生平相关作品近100件,文献史料实物及历史照片约200件(套)。

往来千载——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

地点:震旦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5日—10月31日

此次展览展出3位近现代艺术大家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的60余件真迹。除原作外,展览内容还包括齐白石在国立北平大学的聘书,徐悲鸿与齐白石的10余件往来书信等珍贵史料。展览主线将围绕3位画家在上世纪初结识往来并在艺术的道路上共同创作,互相扶持的过程。

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

地点:上海大学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8日-2022年1月8日

展览展出27件龙门石窟研究院特藏和16件当代艺术作品。千年前的北魏“龙门二十品”、北魏至唐代的造像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展览空间中对话。

前哨——鲁迅居上海时期手稿展

地点:上海鲁迅纪念馆

展期:2021年8月24日—11月24日

展览呈现鲁迅手稿共计110件(组),其中包含馆藏珍贵文物近60件(组),涵盖鲁迅诗稿、文稿、书信、版权收据等类型,包括《故事新编》《毁灭》等国家一级文物。这些展品分别展现了鲁迅居住上海时期多方面的成就,集中展示了这段时期鲁迅在创作、社会活动、私人交往中体现出的先进思想和民族精神。

乔治·康多:图像殿堂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期:2021年9月26日—11月28日

这是美国艺术家乔治·康多在亚洲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个展,由马西米里亚诺·吉奥尼担任策展人,并与知名建筑师安娜贝尔·塞多夫合作布展,展出200余件绘画、雕塑及素描作品,聚焦于康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重要的周期创作与作品系列。

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

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8月24日-2022年1月3日

“泰兴”号是目前海洋考古中发现最大的中国木帆船,也是打捞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这是国内首次“泰兴”号沉船主题大型展览,展出400余件沉船出水器物,呈现了“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基本面貌。

江山如画——上海中国画院藏毛泽东诗词主题作品展

地点:程十发美术馆

展期:2021年9月18日-2022年2月16日

展览从馆藏作品中特别甄选42件(组)有关毛主席诗词主题的作品,涵盖绘画、书法、篆刻等门类,展览大部分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以1964年、1965年居多。

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品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展期:2021年8月27日—11月7日

展览甄选清代至民国广州工匠制作的广彩瓷、牙雕、贝雕、银器、织绣、石湾陶、外销画等,它们都是风靡一时的外销珍品。此次展览展出的百余件展品中,有近半数是首次展出。如清代贴象牙人脸彩绘广州风景人物纹故事图折扇、清乾隆广彩合家欢乐人物图盘等。

万物的声音

地点:上海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

“万物的声音”展览汇集了超过160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以18个展览章节带领观众深入20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

地点:浦东美术馆

展期:2021年7月8日—11月14日

以“光”为线索,展示了来自40多位艺术家的100余件作品。展出泰特收藏的一些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了1831年展出的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由草甸瞭望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等。此外,展览呈现了泰特镇馆之宝——米莱的《奥菲莉娅》。

丁丁与埃尔热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8月6日—10月31日

展览让观众置身鲜活的场景与漫画原作之中,与200多位曾在《丁丁历险记》中登场的角色相聚。此外,展览还将结合埃尔热的创作手稿、笔记、绘画、个人的艺术品收藏,以及文献资料、历史老照片等,带领观众们走进“丁丁之父”埃尔热充满思考、活力与好奇心的一生。

梁绍基:蚕我我蚕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2月20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借助一系列沉浸式装置、影像、摄影及声音等作品,展览呈现艺术家过往三十余年与“蚕”紧密缠绕的创作实践,梳理了艺术家与“蚕”共谋而成的“自然系列”作品,并呈现与生物学等领域发生跨学科关联的新作品。

追忆觉醒年代,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觉醒年代》百幅版画作品展

展期:2021年9月28日-10月17日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2021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一经开播就受到观众热捧。该剧在视觉表现上多元创新,选用220余幅版画,为影视剧增添新的叙事样式。此次展览展出其中的100幅作品,向观众传达了作品背后的红色故事。

公路文化在中国

地点:上海汽车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6日

这是首个以中国公路文化为主题的展览,以G318国道建设史料、实地勘测资料、沿途文化集锦结合多辆馆藏经典车辆及周边展品,全方位地展现出了一条以北纬30度为骨骼,以长江为血脉,以国民公路G318为魂的“中国的人文景观大道”全貌。

未知游戏

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1年8月15日—10月17日

以“未知游戏”之名展开——延续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于2019年展开的《假装游戏》展览项目中对“游戏”主题的探讨。展出陈陈陈、胡伟、李亭葳、王拓、辛未、徐文恺等关于权力生产机制、虚拟游戏与真实、经济学与伦理、消费主义与欲望等当代议题的作品,以及特别项目:辞“海”游戏,讲述关于定海桥、关于替代性实践的立体叙事。

北京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

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

展期:2021年9月17日-11月18日

展览分为“丝路重华”“万象人间”“保护传承”三个单元,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展品还包括敦煌壁画临本35件,复制彩塑6身,高保真数字化壁画复制品70余幅,还有仿制华盖、佛塔等辅助展品20余件。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

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

展期:2021年9月1日-10月31日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从故宫院藏人物画中,选取76件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含五代周文矩 《琉璃堂人物图》卷 (旧署“韩滉文苑图”)、北宋赵佶(传)《听琴图》、南宋李唐 《采薇图》卷、明代戴进《商山四皓图》轴、清代石涛《人物故事图》卷等 。

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4日起

此次展览聚焦精品文物,着力凸显青铜鼎这一文明载体的展示,结合陶范、全形拓,从用鼎制度、造型艺术、纹饰纹样、铭文内容、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呈现商周青铜礼仪文明的源远流长。重点展品包括国博的子龙鼎、大盂鼎与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联袂亮相。

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8日-10月17日

展览以永州地区的摩崖石刻为主题,精心遴选出具有永州地区代表性摩崖石刻拓片约60件(套)。其中最著名的有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的《大唐中兴颂》和韩愈撰文、苏轼书写的《荔子碑》,这两件作品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绝”之誉。

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7日—11月17日

展出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66件(套)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以及3D打印复制品、纸质线描图、修复工具等相关展品16件(套),解读大足石刻的历史与艺术。

天才纵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期:2021年9月18日-10月17日

展览将任伯年置于历史语境中,以“天才纵横”为题,通过三个篇章,共计任伯年作品45套,及相关23位艺术家作品44套,展示任伯年的艺术滋养、艺术成就和后世影响。

安藤忠雄世界巡回展中国北京站 · 青春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1年10月12日—2022年1月9日

继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于3月19日举办展览“安藤忠雄:挑战”后,“安藤忠雄世界巡回展中国北京站 · 青春”将在北京举办。展览将分为“空间原形”、“城市挑战”、“景观创造”和“历史对话”四个部分,探讨安藤忠雄以“斗士”的姿态,持续挑战大半生的建筑事业,以及他在耄耋之年对生命之“青春”的回溯解读,以此呈现一代巨匠安藤忠雄的非凡成就和对未来的思考。

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

地点:北京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

展期:2021年9月10日—2022年2月20日

“意大利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由木木美术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品主要有来自大英博物馆的近50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纸上作品真迹,包括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和拉斐尔在内的众多文艺复兴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也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并置,作为对文艺复兴纸上绘画的回应。

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8月10日—10月20日

为纪念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诞辰120周年,此次展览将展出362件文献资料,包括照片、录像、图纸、模型、书信、手稿以及空间装置,其中绝大多数为罕见的原始资料。展览旨在致敬梁思成为中国建筑事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做出的重要贡献。

江苏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起

从“城、史、人”三个方面展现苏州万年文明史、二千五百年城市史,溯源苏州文脉传承和地域文化。展览共计展出文物1200余件/套,精品文物150件,吴王夫差剑、吴王余眛剑等重量级文物将亮相。

书画苏州:馆藏历代书画精品诠释江南文脉

展览精选60件/套书画作品,在以通史为脉络体现书画的传承的同时,尤其注重呈现苏州本地的文化传统。从唐宋写经至明代,浙派、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吴门画派,延伸到近现代张大千、吴湖帆。尤其镇馆之宝,元代《七君子图》,时隔数年再度与观众见面。

罗马:城市与帝国:大英博物馆馆藏古罗马文物特展

展览细致呈现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罗马城市意象。与此同时,双方策展团队也希望向公众科普:罗马文化不止体现在首都城市,它扩展在庞大帝国的广阔疆域,也吸收和辐射着亚非欧文明。同时以中国视角,呈现罗马人的生活方式。

糸——已知·未知的互文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2月6日

展览以“糸”(mì)为名,从苏州的重要象征之一“丝”及比丝更微观的视角出发,聚集国内4位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施慧、曹斐、王之纲的共12件(组)作品。

“匠艺”系列特展“绣理江南—萦萦丝线絺华年”

地点:吴文化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6日—11月28日

这也该馆继核雕展后的第二场“匠艺”系列特展,以28件精品苏绣,展示苏绣工艺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

地点:吴文化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5日-12月14日

呈现了百余件/套西安考古出土的各类唐代文物,透过衣、食、住、行等物质元素,让观众了解大唐长安人的日常生活。

清代“四王”绘画展(上)

地点: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1年7月—12月

清初画派和画家集群中,由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组成的“四王”画家群最为亮眼。他们活动于明末清初的江南娄东、虞山地区,以摹古见长,山水画主要继承董其昌衣钵,师承元人体系,尤以黄公望为宗师,笔墨趋于传统,法度严谨,底蕴深厚,颇得元人神韵,深受皇家青睐。

绣羽衔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藏近现代花鸟画精品展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展期:2021年9月7日—10月27日

展览以“物·我”、“致祥”、“德志”三个篇章,包含李鱓、朱梦庐、任薰、吴昌硕、张大壮、唐云等名家之作。

凤飞于锡——玉飞凤的故事

地点:无锡博物院

展期:2021年10月1日—2022年1月5日

该展览是无锡博物院“国宝展厅”首年展,展出无锡本地域最具识别度的出土文物——玉飞凤,重在突出一号展厅首年展的无锡元素及区域文化属性,传承无锡城市精神内在精华,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

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

地点:无锡博物院

展期:2021年9月30日—12月19日

展出的200余件口弦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百余个民族。展览以出土口弦(口簧)为历史线索,呈现其早期的萌芽状态及发展衍变的痕迹。通过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深度解析口弦的制作工艺及演奏特征。

“苍枝新篁”徐秉方艺术展

地点:常州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15日—11月21日

徐秉方,1945年生于常州,2009年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展览包括“毗陵竹翁”“君子匠运”“玉人容姿”“浮世清欢”“远山虚云”五个部分,展出徐秉方所作竹刻、书画、壶刻精品,共130余件(组),题材包括草木花卉、人物、山水及生活雅趣。

浙江

碧玉流光——龙泉青瓷制釉技艺古今对比展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4日-11月14日

展出的数十件古代龙泉青瓷皆为精选,如南宋龙泉青瓷凤耳瓶、南宋龙泉青瓷出戟尊、元龙泉青瓷玉壶春瓶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展览以古今对比为切入,将古代龙泉青瓷精品和现当代优秀之作一同呈现,以工匠精神表达人类非遗的不朽与传承。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

地点:浙江西湖美术馆

展期:2021年9月17日—2022年1月4日

展览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共展出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以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

“浙里富春·那么乡田”2021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地点:桐庐县梅蓉村

展期:2021年10月1日—12月31日

来自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四川美院、上海美院等十大美院雕塑专业和公共艺术专业团队创作出的20件作品,在艺术季上首次亮相并永久“落户”桐庐。

山东

山水清音——清代初期山水画展

地点:山东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12月31日

展览以“清代初期山水画”为主题,汇集馆藏清初至康熙末年山水画作近60幅,以创作年代为序展陈,并兼顾画家群体和绘画流派的风格特色,既有名家妙品佳构,亦不乏一般画家精心之作,或巨轴大幅,或小册长卷,形制不一,面貌多样。

山西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地点:山西青铜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9日—2022年3月13日

展览共展出铜镜及相关文物近200件,通过实物与场景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铜镜蕴含的独特艺术魅力。铜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始现,一直沿用至清代。此次展览以历史脉络为主线,由天工开物、见日之光、繁华入镜、照见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广东

应时而作——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6日—2022年2月16日

本次画展致力于使观众在时节的绘画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探究作品题材内容与寓意,探寻艺术与文化习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红楼梦》文化展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1月9日

通过126套古籍文本、58幅书法绘画、128件文物器具,全方位地为您展现封建末世的人物生活、社会百态,《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文化环境以及和广东的不解之缘。

不完美·加埃塔诺·佩谢

地点: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深圳)

展期:2021年10月1日—2022年2月27日

展览以跨越半个多世纪、近100件全手工制作的作品——涵盖坐椅、桌台、柜子、灯具、花瓶、产品设计、建筑模型、树脂画和装置等53件立体作品与38件平面手稿与摄影复刻版,将观者带入佩谢用浓烈的色彩、创新运用的粘性与弹性材料以及具象化的拟人造型揉炼而成的奇想世界。

湖南

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特展

地点:长沙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3日

展览依托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联合湖南省内11家文博单位,共展出展品420余件(套),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碎片来共同构成近两万年以来的湖南陶瓷史画卷。

地宫宝藏——法门寺唐代宫廷文物精粹展

地点:长沙博物馆

展期:2021年7月16日—10月17日

此次特展是法门寺地宫自1987年发现以来,文物首次大规模、高规格、全品类走出陕西。展览以法门寺的历史和考古背景切入,以法门寺厚重的历史作底色,唐代汉传密教为桥梁,分为“千年古刹,悠悠地宫”、“密教道场,佛家圣境”和“奉珍献宝,礼佛祈福”三个单元,共展出57件(组)展品。其中,包括一级文物30件(组),为大家展示一幅璀璨夺目的唐代宫廷与宗教文化画卷。

重庆

百川汇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70周年书画精品展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展期:2021年7月30日—12月31日今年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70周年。展览精选了70年来各种渠道来源的馆藏精品书画70余件/套,含南宋《杂景院画》、元《仙山楼阁图》以及唐寅《仿韩熙载夜宴图》等镇馆之宝。其中南宋《杂景院画》首次全貌展出。

四川

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展期: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3日

地点:四川博物院展览集结了10省48家文博单位,参展文物阵容强大,上起商代,下迄秦统一,以青铜器为主,包括金器、玉器、漆器在内共518 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多达209件。展览以长江流域自上而下的三个主要青铜文化圈为结构主线,通盘将展览内容与长江水文、著名地理标志联系起来,巧妙地烘托出“山高水阔、长流天际”的长江豪迈和“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长江气质。

乡村建设:建筑、文艺与地方营造实验(彭州站)

地点: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龙门山·柒村艺术设计中心

展期:2021年9月23日起伴随着20年高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城市与乡村间的二元边界正在被打破,而乡村建设也成为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文化工作者和民众希望了解和关注的话题。展览确定巡展小石村之后,引入了四川本地的乡村建设实例,这也是“乡村建设”彭州站的独特之处。

宁夏

我认出了世界——生于八、九十年代

展期:2021年9月25日-2022年1月9日

地点:银川当代美术馆“八零后”“九零后”,这批生于20世纪最后20年的人恰在世界史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上,特殊性与生俱来,他们为中国艺术会带来什么? 又有着什么样的艺术面貌?展览邀请了目前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的21位艺术家,展出包括绘画、摄影、影像、装置、雕塑等传统艺术样式以及生物艺术、交互艺术等新媒介或无法被归类的新艺术实验作品37件/组。

海外

日本

古瓦所诉说的东大寺历史

地点:东京国立博物馆

展期:2021年8月31日—11月7日东大寺,南都四大寺之一,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当今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此次展览,通过展出东大寺大佛殿、正仓院的古瓦等共35件跨时代的展品,向观众诉说其一千二百余年的荣华与苦难。

美国

美第奇:肖像与政治,1512-1570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6月26日—10月11日展览以“科西莫一世”为中心呈现佛罗伦萨历史上恢宏的一章,这位少年公爵利用艺术的语言和力量在欧洲权力的中心,投射和建立自己的地位。展览共展出94件作品,主要来自欧洲,有不少作品首次离开所收藏的家族。

重复使用、再生、回收:中国近代建筑展

地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展期:2021年9月16日—2022年7月4日展览通过包括模型、图纸、照片、视频以及近期收藏的约160件中国当代建筑作品的实体模型。呈现当今中国建筑的意义,并且探索现代建筑如何扎根于中国文化。

提香:女性,神话和力量

地点:波士顿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8月12日—2022年1月2日展览聚焦于包括《掠夺欧罗巴》在内的6幅“诗歌绘画”系列作品。这一作于1551年至1562年间的系列基于奥维德《变形记》中的叙事,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委任提香创作,意在表现他身为“世界征服者”的形象。而从当下的视角来看,作品中的暴力、尤其是针对女性的暴力引发了伦理道德的质疑。

挪威

爱德华·蒙克:在时钟与床之间

地点:挪威蒙克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22日起10月22日起,一座垂直建成的蒙克博物馆将在挪威的奥斯陆海滨对外开放,它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收藏爱德华·蒙克作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目前所有收藏品已搬迁完毕,新展览“爱德华·蒙克:在时钟与床之间”正在设计布展中。藏品包括42000多件艺术品和物品,开幕后将展出220多件蒙克作品。

英国

北斋:《万物绘本大全》

地点:大英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30日—2022年1月30日葛饰北斋是19世纪日本最重要的画家与版画家之一,他曾为《万物绘本大全》绘制了103幅画稿,然而绘本终究没有出版,这些未出版的画稿反而得以长久存世,变成供人观赏的艺术品。

2021年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夏季展

地点: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

展期:持续至2022年1月2日展览展出1382件作品,从历史和当代双重角度再看殖民文化,非裔英国策展人因卡·修尼巴尔以“玩笑”式的方式,对于传统以及学院与殖民史的交织发出了挑战,用最温和的炸药炸掉根深蒂固的不平等。”

弗兰斯·哈尔斯:男性肖像画作展

地点:伦敦华莱士收藏馆

展期:展至2022年1月30日弗兰斯·哈尔斯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展览呈现哈尔斯笔下的男性肖像画作,包括代表作《微笑的骑士》。哈尔斯用印象派所钦佩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活力,同时,他也成功捕捉了模特的瞬间姿态。

法国

蓬皮杜:现当代馆藏展

地点:蓬皮杜艺术中心

展期:2021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展览以时间为序,探究20世纪以来艺术的百年发展,通过标志性的作品,领略艺术创作的关键时刻。

德国

维米尔:镜像

地点: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

展期:2021年9月10日—2022年1月2日展览以维米尔《窗边读信的女孩》的修复研究为线索,展出与之相关的《读信的蓝衣女子》、《站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等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彼得·德·霍赫等17世纪下半叶的荷兰风俗画作品,以及版画、雕塑和历史家具,以此揭示维米尔所处的艺术环境,以及艺术家之间的传承影响。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张亮亮

湖北孝感2022成人高考题

孝感这边的成人英语培训哪里比较

答:首先自己要耐心,英语要长期学习,坚持才能见效,英语还要遵循记忆遗忘曲线,不要看到单词就被,要分时间段,在要忘的时候再记,会记得很牢,还省事,最后就是要多交流,要有语言环境,我在abc360跟着外国老师学了一段时间,有了语言化境多交流,真的可以让英语变得简单很多</p>

湖北成人高考2020

内外贸一体化释放多重红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上海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200万标箱、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30万标箱,均实现稳步攀升。图为今年1月2日清晨,上海港洋山深水港码头,多艘大型集装箱货轮正在进行装卸作业。计海新摄(人民视觉)

各类展会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舞台。图为2021年12月17日,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口市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一名工作人员使用VR设备展示数字农业的独特体验。苏弼坤摄(人民视觉)

今年1月3日,客商在连云港紫菜交易市场选购干紫菜。当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2022年度首场紫菜交易会,133家紫菜加工企业提供49486箱、共计2.37亿张干紫菜入场销售,吸引众多中外客商到场选购交易。耿玉和摄(人民视觉)

近期,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经济开发区洁尔卫生用品公司口罩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防疫口罩,全力赶制出口和内销的订单产品。阮雪枫摄(人民视觉)

2021年,中国内外贸成绩单亮眼。看内贸,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4万亿元,跨上新台阶。看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9万亿元,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衔接更加有效,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内外联通网络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务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内外贸高效运行、融合发展。

内外贸一体化有哪些看点?对企业究竟有何影响?

破除障碍——

湖北孝感2022成人高考题_湖北成人高考2020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内贸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内外贸融合加速。同时,内外贸一体化仍然存在短板,一体化调控体系不够完善,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够强,内外贸融合发展不够顺畅,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意见》从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制度体系、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完善保障措施4个方面提出了15条工作措施。

针对国内外市场规则差异,《意见》提出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更高标准规则,同时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围绕市场主体培育,《意见》强调培育一批国内国际市场协同互促、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优质贸易企业,引导带动更多企业走一体化经营道路。

在物流方面,《意见》明确支持引导外贸企业、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加强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加快布局海外仓、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并提出持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县域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间、城乡间流通网络。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表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所必须努力的一个方向。《意见》的一大亮点是明确将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这些企业既做进口又做出口,实现进出口平衡发展。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更加迫切需要通过内外贸一体化,使广大企业更加自如地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提升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内外贸的均衡发展,培育一批跨国公司。”张建平说。

在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胜看来,《意见》针对内外贸一体化中存在的难点堵点,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对制造业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

“泰山钢铁的核心产品‘400系不锈钢’占全国25%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永胜说,以典型的不锈钢产品为例,泰钢产品销往荷兰、德国、芬兰等国家,即使产品达到国际标准,往往也需要应对复杂的监管政策。《意见》提出加强国内市场规则与国际通行贸易规则对接,将帮助企业更加从容地面对国内国际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抢抓机遇——

各类企业积极“破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国家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企业纷纷摩拳擦掌、抢抓商机。

有的主动“破圈”,尝试“多条腿走路”。“内外贸一体化不是一时之计,而是不断适应市场的‘自我革命’。”仔细阅读《意见》之后,宁波市海曙区华茂集团国际贸易业务负责人顾蔚军备受鼓舞。

据顾蔚军介绍,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集装箱“缺柜”等问题,企业积极整合外商资源,在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构建起产供销一体化的海外服务网络,并开展海外直播带货等线上“屏对屏”形式,销售额不降反升。华茂集团在近期内贸领域也积极“破圈”。比如,针对企业生产销售的儿童益智类教学玩具、动手类科学小实验学具等产品,顾蔚军和同事们一方面打造教娱潮玩个性化门店,让实体店“圈粉”年轻消费者;另一方面与B站、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深入合作,提升国内用户对企业产品的消费体验。“尽管有一定转型成本,但我们对未来很乐观!”

有的瞄准热点,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居家聚餐的需求增长,特别是预制菜需求的快速增长,让得利斯集团这样的食品加工企业迎来了新机遇。

“在日本,龙头预制菜企业有一半收入来自海外。”前不久举行的山东省两会上,得利斯集团董事长郑思敏的话引发很多人关注。郑思敏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公司业务以内贸为主,外贸部分则主要是从南美洲、大洋洲进口大豆及牛肉,同时从事板栗和豆沙等特色农产品出口。“《意见》提出‘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降低内外贸商品流通成本’,对我们预制菜等产品向海外市场拓展带来重要利好。如今,RCEP落地生效,我们也打算进一步在供应链方面加强与国外厂商的合作。”她说。

有的苦练内功,延伸产业链布局。成立于1985年的恒安集团,旗下心相印生活用纸等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长期在国内名列前茅。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生产设备,在福建晋江、湖北孝感、湖南常德等地建起了生活用纸原纸造纸基地,同时先后在马来西亚收购上市公司,在俄罗斯等国投资建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布局国际市场。

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对本报记者表示,如今,国内外消费者的个人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卫生用品市场的精细化及高质量发展。目前,恒安集团正主动顺应内外贸融合发展趋势,持续优化产品组合,精心设计内外贸产品的包装、材质和功能,推动高档产品销售,积极拓展女性健康、婴童健康、老年健康、防疫医护等高增长潜力的产业。

开放发展——

质量更高,动力更足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全面协调持续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可以帮助企业走出原有的“一亩三分地”,通过“买全球、卖全球”把生意做得更大。

福建晋江鞋纺城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杜晓彤将《意见》反复研读了很多遍,从中找到不少利好。“泉州制鞋行业发达,晋江鞋纺城有近千家商户从事运动鞋原、辅料的交易。在售产品中,大约70%供应国内市场销售,剩下30%主要供应外贸出口。自从2020年晋江鞋纺城获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后,相关业务进一步延伸到成品鞋和服装。”杜晓彤说。

他告诉本报记者,《意见》的很多内容与鞋纺城商户们息息相关,政策出到了大家心坎儿里。“比如,为了提升交易效率,我们正在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模式。然而,鞋面材料、纺织布料等产品的颜色、质量、光泽、气味更多时候还是要买卖双方现场感受。”杜晓彤说,《意见》提出“持续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推动内外贸数字化发展”等针对性举措,有利于鞋纺城解决这些内外贸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内外贸界限不断淡化,还意味着中国企业与全球产业链的更深层次融合。

位于浙江的君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生产销售家用水泵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曾经主要供应欧美市场。近年来,该公司提早布局,利用多年来与国际品牌合作开发的经验和全产业供应链优势,积极寻求自主技术和品牌的突破,有效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国家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为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例如,自从君禾泵业实施国内国际一体化的自主品牌战略后,我们着手大力培育国内的经销网络,经销商从30多个拓展到目前超300个,自主品牌终端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年销售金额超过了4000万元。”君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君波对本报记者表示,内外贸一体化不仅要求企业保持过硬的产品品质,还需要在产品开发、渠道建设、规则标准等方面下功夫。《意见》的出台,有望使国内国际市场规则对接进一步加快。“‘一把尺子量到底’,能让我们更好地联通两个市场。”

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落实落细《意见》要求,完善工作机制,持续优化管理服务,完善内外联通网络,提升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记者 王俊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08日 第 09 版)

湖北孝感2022成人高考题

同城化发展有力推进

顺着去年“升级”为双向14车道的高新大道,梁雨秋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家中到鄂州市葛店开发区上班,驱车10分钟可达。

“过去一听到我们公司在鄂州,许多武汉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转头就走。现在两座城市间交通便捷,产业联系也日趋紧密,公共服务事项可‘跨市通办’,大学生也愿意来了。”梁雨秋笑着说。

武汉与周边相邻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8个城市组成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以上人口、六成以上GDP总量,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组团之一。去年以来,湖北省把推进“1+8”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作为落实国家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行动,9市加快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

同城化发展,交通是基础。地处武汉东南方向的鄂州,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相邻。去年5月,《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审议通过,提出要统筹推进城市圈内轨道交通、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去年9月,由9市联合组建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武汉挂牌成立,全面启动畅通33条市际“瓶颈路”等项目建设。湖北省首条跨市地铁线路——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也开通运营,从光谷左岭到鄂州葛店仅需3分钟。

目前,武汉至仙桃、咸宁、黄石等地的城际铁路陆续开通,全长5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相邻城市实现半小时通达;除了鄂州,武汉地铁还将延伸至周边多个县市。

同城化发展,支撑在产业。去年2月,湖北宣布启动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重要承载区,联动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辐射带动黄石、鄂州、黄冈、咸宁等地。各市围绕武汉“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重点产业主动发力,延链补链强链,通过产业配套、协同,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目前,鄂州葛店与武汉光谷正加快共建100平方公里的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葛店131家规上企业,冠名“武汉”的就有53家。

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黄冈与武汉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携手武汉大学等高校推进科技创新;黄石以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为突破口,建成全国领先的PCB(印制电路板)产业集聚区;总部位于武汉的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在潜江建立光纤预制棒生产与研发基地……

同城化发展,改善和便利居民生活是最终落脚点。去年以来,武汉城市圈9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31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医疗、交通、旅游等服务“一卡通用”。梁雨秋到湖北省中医院葛店院区看病,使用武汉社保卡就可直接结算门诊费用。而她的同事也能使用鄂州社保卡,在武汉乘坐地铁、公交、轮渡,刷卡借书,和武汉本地市民享受同样待遇。近年来,医疗、教育等群众关切的民生事项正在城市圈内实现共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上线半年来,“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办件量近20万件。(记者 贺广华 范昊天)

《人民日报》(2022年02月11日第01版)

湖北成人高考2020

时光|胡传淮:永恒的怀念

文/胡传淮

2020年2月12日凌晨,父亲胡兴恒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亲朋好友,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蓬山溪水。两年来,我时时刻刻在思念他。不知父亲在天国过得好吗?

一、苦难童年

父亲生于1940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这天是灶王爷的生日。民间认为,与菩萨同生日的人,八字硬、难养大。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四川虽然是后方,但常年拉壮丁,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称“民国万税”,搞得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我们胡氏家族,聚居于蜀北蓬溪县文井场三台观胡家沟,是清代康熙末年在“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来的,入川始祖为胡大国。耕读传家,至父亲时,已历八世。

祖父胡家勤,亲仁善邻,助人为乐。家山三台观,历史悠久,林泉清绝,为蓬北古刹,明代万历《潼川州志》有载。因家在三台观下,祖父信仰佛教。祖母亦信佛,扫地恐伤蝼蚁命,中年开始吃素,长达30余载。祖父帮邻居上山砍树时受伤,脚杆摔断了,无钱医治。1945年农历八月初十,祖父去世,年仅52岁。当时伯父胡兴忠只有10岁,父亲只有4岁多。祖父刚去世,停放在家里,父亲年小不知事,还去拉祖父的手,给他姜糕吃,以为祖父睡着了。

祖父去世后,祖母一人,因缠了脚,鞋尖脚小,下地干活,极其辛苦。还要教养大伯和父亲这两个小孩,孤苦伶仃。许多人认为两个小孩根本无法养活,他们还与祖母打赌,说如果把两个小孩养大了,我们要在手板心里煎鱼吃,还要倒着走到文井场!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祖母很坚强,再苦再累,她也不向命运低头,一心一意,要把两个儿子养大。有一天,天寒地冻,父亲只有5岁多,没有吃的,饿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去拿了地主家的一根生红苕来啃,不料被地主发现了,一下子把红苕抢夺过去,还骂父亲是“贼娃子”。可见解放前穷人生活之艰辛。父亲直到老年,摆谈起这事,还常常哭泣。

二、艰难读书

1949年,父亲开始发蒙读书。因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作业本,就只好把其他同学用过的废弃作业本拿来用。其他同学把作业本的正面写了,不要了,父亲就拣过来写背面。父亲学习成绩拔尖,年年都名列前茅。

小学毕业考初中前,父亲与同学们去算命,看谁能考上。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升学率极低,不容易考上初中。考上初中可以转户口,比现在考大学还难。当时考初中要到蓬溪县城参加考试,考上了要在蓬溪中学读书,因为那时文井场还没有办初中。算命先生看见父亲穿得破破烂烂的,又小又瘦,就说父亲一人考不起初中,其他的人都考得上。

后来,父亲到蓬溪县城参加初中考试,考场设在下河街小学。因为没有钱,父亲是从文井场三台观老家走到蓬溪县城参考的。无钱进食店、住旅馆,只好带几个烧饼来拌冷水吃,在考场的课桌上睡了一晚,第二天参加考试。结果出来,全班只有父亲一人考上,其他同学全部名落孙山。可见算命先生是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所以,父亲后来常常教育我们不要相信算命,不要向命运低头。我感谢父亲教育了我们,后来,我在遇到困难时,也迎难而上,绝不言退。

父亲上初中后,每期开校的日子,都是最艰难的日子,总是愁眉苦脸,因为无钱交学费。60多岁的老祖母常常带着10多岁的小父亲,从上沟走到下沟,又从下沟回到上沟,向别人借钱。因为人穷,别人都不愿意借钱给他们,怕他们还不起。常常是祖母白跑路,空手而归,一天也借不到几元钱。

有钱的学生,每月可以交纳两三元钱的生活费,在学校伙食团统一吃饭。没有钱的学生,就只有放学后,自己去煮饭吃。为了节约开支,父亲只好每周星期六下午放学后,一人从蓬溪县城走30多里路,回到文井场三台观胡家沟老家,背粮背柴。冬天日短,下午放学后才能回家。天黑得早,一人走在偏僻的山梁或者无人的山湾,又黑又饿,又想起棒老二(土匪)抢人的事,一有风吹草动,常常吓得手抖脚软,汗水一颗一颗往下滴。

唉,不说了,太吓人了,没有办法啊,必须每周风雨无阻回家背粮,下周才有饭吃呀!回到家时,已是三更半夜了。有粮有柴背还算好的,若遇饥荒,青黄不接之时,回去还无粮可背,那才叫惨。第二天,只有10多岁的父亲,又要背上沉重的柴草、红苕等,走上几十里山间小路赶回蓬溪,有时累得连脚杆都抬不起来,还是得走,因为要去赶上蓬溪中学上晚自习课。

家里没有米、面等细粮,父亲背到学校去的常常是粗粮,是红苕。只好与有米的同学搭锅煮饭,父亲拿几根红苕,放在有米的那个同学锅里煮。等饭煮熟了以后,父亲只能吃红苕,不能吃米,否则人家认为你占了便宜,就不会要你同他一起搭锅煮饭了。

除了没有吃的以外,还没有穿的。没有鞋穿,冬天常常打光脚板。冷天没有棉袄棉裤,夏天只有一套破旧衣服,连换洗的衣服也没有。父亲说,夏天他常常是晚上洗衣服,然后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又拿起头晚洗的衣服来穿。可见那时那年那月,生活之多艰啊!

就是这样艰难的生活,最后也无法延续下去了。父亲读了一年多初中,暑假回家耕水田时,脚被玻璃划破了。因没钱医治,最后化脓,拖了几个月,脚才拖好了。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漏又遇打头风。开学不久,父亲又得了脑膜炎,早上出早操时,一人倒在蓬溪中学文昌宫,人事不省。幸亏班上老师和同学发现了,才送到医院抢救,转危为安。在师生的资助下,出了院。岀院后,回家休养。

父亲成绩优秀,县中老师也舍不得他,有个老师还专门从蓬溪来到老家叫他去继续读书。但是,祖母借了一天钱,也没有借到一分,再无钱供父亲上学了。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得含泪辍学了。如果有钱的话,如果祖父不那么早就去世的话,父亲继续读书,是可以考上高中、考上大学的。

父亲辍学,是他一生的疼。他经常给我们摆这些往事,有时摆着摆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

三、培养子女

父亲初中肄业后,回到家乡。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缺知识,初中生极少。因此,父亲回乡不久,就当了生产队会计和大队会计。父亲很珍惜这份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账目没有一点差错,群众都很信任他,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所以一直干到包产到户时,当了20多年的会计。

因为担任会计的时间久,所以父亲父亲算盘打得很好,毛笔字、钢笔字也写得很好。几十年来,他都代为邻居村民书写春联、书信等,分文不收。至直晚年,父亲70多岁了,到蓬溪县城定居后,每年春节前夕,三台观管委会负责人卢定贞还专程到蓬溪来,请父亲为该寺撰写各殿楹联,年年达数十幅。2000年,我修纂《胡氏族谱》,父亲为封面题签,字体端庄大气,族人珍若珙璧。

父亲是当时农村少有的文化人,思想开明,作风民主,追求新生事物。20世纪70年代,我家在全村最早用上了沼气,最早购买了自行车。

父亲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改变未来,所以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我们兄妹四人,我居长,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亲积极培养我们读书,他说,只要我们考得上,再苦再累,也要供我们读书,绝不会让我们辍学。

当时祖母已年过古稀,她也常常教我们唱儿歌:“读书读得乐无忧,不耕不种自有收。白天不怕人来借,夜晚不怕贼来偷。”潜移默化、鼓励我们要认真学习。父母也从生活上尽量满足我们,把家里最好的食物让给我们吃。因此,我从懂事后就认真学习。1980年7月,我从新民二小初中毕业,顺利考上了蓬溪中学。

在蓬溪县中读高中文科班时,父亲每月都要按时送钱、送粮到蓬溪,供我学习、生活用。那几年,刚实行农村包产到户。父母在家务农,收入不多,只有年年养猪。猪养大后,再买成钱供我们兄妹四人读书。所以虽然家里年年都养猪,但年年春节都没有杀过年猪。父母怕我在学校伙食团蒸饭吃不饱,还让我去当时的县委招待所吃饭,招待所食堂一直是对外营业的。

我高中成绩在蓬溪中学一直名列前茅。1982年7月,参加高考,作为应届生,我成功考上了大学。当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87万人,录取人数32万人,录取率仅17%。1982年,蓬溪中学文科班只有3人考上大学,其中就有我。我成了文井胡氏家族迁川300多年来第一个大学生,所以父亲很高兴,他没有实现的愿望,终于在我身上实现了。

整个胡氏家族也很高兴,开学临走前,家家户户请我吃饭,为我饯行。我当时只有18岁,没有岀过远门,父亲一直把我送到绵阳师专(今绵阳师范学院)报到入学后,才返回蓬溪老家。

我在绵阳读大学那几年,父亲还来绵阳打过工,挣钱供我上学。1985年7月,我大学毕业时,父亲又来绵阳接我回到蓬溪。我被分配到蓬溪县蓬莱中学(今大英县大英中学)教高中语文,当年我21岁。

父母养育之恩,让我终身难忘。

父亲不仅对我们兄妹四人的教育十分关心,对孙辈的学习也很尽力。由于弟弟海云和弟妇钟小华长年在外打工,他们的双生子为民、宏亮岀生才几个月,就交由父亲母亲看管教育,直到高中毕业。两个孙子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到文井镇读小学、初中。后来,又到蓬溪县城读高中,都是由父亲陪伴他俩,为他俩煮饭,照料他俩的生活起居,管理他俩的学习,不要他俩到校外上网打游戏。父母为他俩操尽了心。

2008年暑期,北京奥运会前夕,弟弟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父亲又带领两孙子到北京弟弟处,参观了北京天安门、故宫、长城和奥运村等名胜古迹,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让两孙眼界大开。

两孙在文井镇读书时,有一次,期末考试考差了,放假回家,父亲很生气。祖孙三人从文井场回老家,一共八里路。一路上,父亲一言不发,铁青着脸。走到家后,父亲马上就把两孙狠狠骂了一顿,严加教育。此后,两人痛改前非,学习有了长进。后来双双考上了大学,今已毕业,在成都工作安家。没有父亲的严格教管,也不会有他俩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安享晚年

父母有子二人、女二人,孙子、外孙七人,曾孙六人,人丁兴旺,家庭和睦。由于父母重视子女培养和教育,我们兄妹四人都事业有成。弟弟、大妹子女们在成都发展,生活小康,在成都各购买了两套住房。我们为父母购买了养老保险,父母每人每月可以按时领到2000元左右养老金,衣食无忧。

2013年,父亲、母亲迁居蓬溪县城,安度晚年。定居蓬溪后,父母两人生活在一起。起居有常,天天健身。街坊邻居有困难时,常常助人为乐。

有一次,父亲在蓬溪南门口散步时,看见一个女学生模样的人,跪求学费。目前假乞丐不少,女学生是真是假,也难于断定。但父亲想起自己无钱读书而辍学之事,很是伤心,给了那个乞求者几十元钱,叫她回家去好好念书。后来,谈起这件事,父亲还哭了,说那个女孩子太可怜了。可见父亲心地多少善良,不管是真是假,只要看见弱者、贫者、乞讨者,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他穷过,知道穷人的滋味。

2017年,父亲78岁生日,我们全家在县城一餐厅为他祝寿。席上,大家很高兴,父亲唱起了一首歌《不忘阶级苦》:“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不忘那一年,爹爹病在床,地主逼他做长工,累得他吐血浆,瘦得皮包骨,病得脸发黄,地主逼债地主逼债好像那活阎王,可怜我的爹爹把命丧。”

忆苦思甜,唱着唱着,父亲又哭了起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父亲回忆自己一生,想起了祖父的死、地主骂他偷红苕,以及邻居打赌说祖母无法养大他们兄弟俩等事,悲从中来,痛哭失声。

花开花落,一切已成过眼云烟。父亲苦尽甘来,晚年幸福,多么不容易啊!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五、最后日子

父亲晚年,身体一直很好,很健康。我们认为他一定会享高寿的。谁知世事难料。

2019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二十二日,父亲生病了。住入蓬溪县人民医院医治,至11月6日才好转出院。此后,又于2020年1月8日至1月14日,第二次住入蓬溪县人民医院。1月14日至1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二日),又至遂宁市中心医院第三次住院。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七日),第四次到蓬溪县人民医院住院。父亲很乐观,临终前数日,躺在蓬溪县人民医院病床上,口齿已有些不清了,犹为子孙们清唱了几段他年轻时扮演过的《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唱词。

2020年2月12日1时12分(农历正月十九日),父亲安详谢世,享年80岁。2月13日晨,我们将父亲安葬于故里,埋碧于先德旧茔。因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期间,成都、遂宁、蓬溪、大英等地均封城,许多亲友无法前来吊唁。只有我和妻子彭素君、儿子云柯,弟弟海云,大妹胡翠、大妹夫罗中华参加了葬礼。

2022年1月底,春节前夕,弟弟一家从成都回蓬溪文井胡家沟祭祖。侄儿宏亮发来了父亲墓地照片,父亲去世两年了,但见墓草青青,柏杨萧萧,父亲已与故里青山融为一体了。青山长在,绿水环流,直到永远。

父亲,我知道你在天上有上帝的赏赐,也有天使的歌声迎接你。你总说地上的一切是暂时的,天上的荣耀是永久的,愿你在天堂安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136311265@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net/?id=254858
成考问答

编辑: 成考问答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