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简介】
在结构化面试中,社会现象类题目往往是考察重点。此类题目重在考察学生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背后体现的价值观。考场高压的环境下,想要答好这类题目,就要在短时间内构建答题内容,具体包含审清题意、构建框架、铺设内容等。
【例题展示】
当前,躺平青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面对压力时依然不工作、不学习,甚至一躺了之,大家对此褒贬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
【存在问题】
1.存在自我否定心理。考生答题前,容易出现我讲的不好、我说的没有深度、我想的缺乏政府思维等自我怀疑,造成开口即结巴、表达不流畅、不自信。
2.想法匮乏,没有内容。考生往往对话题躺平青年发表的看法及分析较为单薄。例如:题干中说到的躺平青年,我不赞成,这样子会让青年人没办法认真学习,高效工作。
3.逻辑混乱,没有方向。在构建内容的过程表达逻辑不明,分不清影响、原因等不同维度。例如:躺平青年使得青年自身降低学习力、创造力,之所以躺平,其关键在于工作、生活压力大,这样也使得他们无法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被社会所淘汰。
4.素材堆砌,没有重点。答题时,将储备的知识一股脑抛出,没有针对性。例如谈对策部分:青年自身的提升成为关键,要持续做好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等六点要求,提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七种能力。
【如何短时间构建答题内容】
1.心态调整是前提。克服心理障碍同样是面试前提,答题前,我们要树立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的心态,即先有话说,再说得好。
2.清晰审题是基础。社会现象类型题目审题把握两步:审问法、提取重点信息。例如:上述题目是让我们对于躺平青年面对压力选择逃避这个现象谈看法。
3.框架构建是关键。框架是我们答题的思路和方向,大部分的社会现象类题目多为问我们怎么看?,故而思路第一步——谈对题干所描述现象的看法或是态度;第二步——针对态度具体分析,可从现状、背景、原因、意义、影响、危害等选择合适的角度入手;第三步,结合现象谈建议及对策等。例如:对于躺平青年,如果持反对态度,就可分析其带来的危害,对此我们要深挖原因才能够针对性改进,故而答题可从态度-影响-原因-对策四个方面依次答题。
4.内容构建是核心。
答题内容是支撑整场面试、体现考生能力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关键,以下通过几种方法阐述内容的切入方式。
(1)顺藤摸瓜,就题论题。由给定的题干信息着手分析,例如谈躺平青年造成的原因,题干中指明面对压力造成的,而当前年轻人的压力多数来自工作和生活,即工作负荷大、任务多、时间分配不均等工作压力,以及当下的高房贷、车贷、育儿成本等生活压力,即可构建出其中一点原因。
(2)结合生活,总结经历。个人的生活经历是答案来源的重要部分之一,可结合谈论话题联系个人实际情况作答,避免生搬硬套储备知识。例如题干中谈影响,我们都处于青年奋斗时期,压力是难免的,而面对压力如果我们选择一躺了之,那我们工作发展、家庭和谐必然也会有所阻碍。
(3)分清主体,内外剖析。在答题过程中,题干中往往可以提炼出多个主体,这些主体可以成为我们答题方向。例如答对策时,可表达为:要改变躺平青年的现状,除了青年自身以外,仍需外部因素干预,比如家庭、学校予以教导、社会予以引导等。
(4)循序渐进,以小见大。内容构建可以从单点进一步挖掘,寻其本质。例如谈原因部分,除了题干中看到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之外,我们可以深入研究造成压力大以及不工作的原因,其背后反映的是国家经济腾飞带来的优质人才需求以及丰富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