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往往体现在民生方面。事业单位写作中民生话题也越来越成为考察热点,而在民生话题考察中以民为本经常作为作为文章的中心立意。恰当运用一些以民为本方面的名言警句能够使文章论述深刻,有说服力。下面是整理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释义:统治者如果乐于做民众喜爱的事情,民众也会与统治者同乐;统治者担忧民众担忧的事情,民众也会为统治者分忧。
2.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出处:清·万斯大《周官辨非》。原文: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释义: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必须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
3.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出处:《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释义:人民应该去亲近,而不是去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形容人民的重要性。
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牧民》。原文: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释义: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强调的是民心顺、逆的重要性。
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九章》。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释义: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以上五个名言警句浅显易懂但表意深刻,希望考生们记得住,写得上,用的好。以民为本的立意不仅仅在民生话题方面可以体现,在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也有涉及,希望大家可以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写出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