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今天教育和大家分享国考中有关文章写作的内容,我们拿2021年市地级的作文题进行一些技巧的分享,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题干】给定资料1中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这句话对提升治理效能有深刻的启示。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治’慧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通过审题,我们可以把握三个关键信息:
1.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2. 这句话对提升治理效能有深刻启示;
3. 以治‘慧’为题;
首先,材料1中的这句话我们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其次以治慧为题,那么这就是总论点,结合题干得知,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智慧,我们围绕这个观点展开材料分析。
材料1:
整体介绍风林村推出村寨银行,带着百姓脱贫致富。
……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风林村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从坐吃山空到山绿人富,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有环境治理专家评论道,‘村寨银行’与生态环保联动,通过对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自然的改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发展。
材料2:
新民县刘村种戏,为百姓送上一场艺术之旅。
……
我们不仅仅是为乡村群众唱几场戏,更重要的是要‘种戏’。张学敏说,戏曲生长在民间、活跃在民间、变革在民间。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回归民间,回归群众,才能在乡村留得住、传得开、唱得响。
材料3:
清河社区的社区治理,围绕环境治理、文化治理、科技治理三部分展开阐述。
材料4:
城市人行道难行人的案例阐述。
……
报道结语:人行道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只有不断更新和提升对城市运行规律的认识,真正从人行道的本质功能出发,统筹做好建设和管理,才能保障行人的通行权益,让行人在人行道上惬意行走。
通过梳理材料则旨大意,不难发现,材料1、2、4三则材料呈现一种并列逻辑关系,每一则材料的最后一段话进行了高度总结。材料1强调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材料2强调需要遵循戏曲发展规律,促进戏曲传播;材料4强调需要遵循城市规律,保障人民权益;
所以我们结合材料可以得知,题干中的治理智慧的体现,就是治理需要遵循规律,所以最终我们的分论点是:
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永续发展
遵循文化规律,促进文艺繁荣
遵循城市规律,保障人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