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2012
在路上嘚吧嘚
我们通常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就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打包建立一个资产池,并以这个池子将来产生的现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作为基础,发行证券。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对应的基础资产是个人用户端的白条资产,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的首只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 什么是京东白条? “京东白条”是京东首款面向个人消费者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以消费者信用为依据,用户在京东消费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赊购服务。根据京东金融建立的信用评估体系,给予信用良好的用户一定的“白条”消费额度,允许用户享受30天内免服务费、最长24个月分期付款等增值服务。 买家打白条之后,就等于京东手里捏了买家的一小笔贷款。这笔贷款也就是京东的基础资产。 什么是京东资产证券化? 证券就是一份凭证,持有这个凭证就有权分享基础资产产生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我们通常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就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打包建立一个资产池,并以这个池子将来产生的现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作为基础,发行证券。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项目,对应的基础资产是个人用户端的白条资产,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的首只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 根据发行方案,“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为“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融资总额为8亿元,分为优先1级(75%,AAA评级)、优先2级(13% AA-评级)、次级(12%)资产支持证券。其中,优先1级6亿元和优先2级1.04亿元资产支持证券由投资机构完成认购,次级0.96亿元由原始权益人主动认购。 负责该项产品的京东金融战略研究部总经理郝延山表示,参与此次认购的是4家银行机构,包括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等,其中光大银行认购了30%以上的份额。 据介绍,此项计划的具体产品期限为24个月,前12个月为循环购买期,以入池标准挑选合格基础资产进行循环购买;循环期内每季度兑付优先级投资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后12个月为本息摊还期,摊还期内按月兑付优先级的利息和本金;待优先级本金全部偿付,将剩余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支付于次级投资人。 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的内部增信模式,是另一个与阿里互联网金融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重要不同之处。阿里的资产管理计划选取的是其旗下另外一家担保公司作为外部增信机构,对30%的基础资产进行担保,同时阿里小贷还对专项资产进行分级发行来获得内部增级。而根据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发行方案,该计划按照正统资产证券化经济资产与企业信用隔离的原则,原始权益人并没有提供差额补足承诺,优先级债券的评级纯粹依赖白条资产的内部增信。 缺乏有效的信用评级体系,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创新业务的一大瓶颈。“白条资产证券化的开启,意味着京东金融的大数据征信体系开始向更多的领域进行输出,不只是银行,包括券商资管、保险等金融机构,也认可京东的数据。”京东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许凌说,京东大数据征信体系正在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突破以信贷数据为主要指标的传统征信模式。 从预期年化利率水平来看,白条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优先1级的债券最低发行预期年化利率为5.1%,低于当前市场上已经发行的所有涉及互联网借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证券化产品的优势在哪里 自身增信 “保本保息”无疑非常符合投资人的口味。 分层的证券化产品可以通过内部分级的方式,做到自己给自己增信。由于有了次级档产品的缓冲,优先产品的安全性就有了提高。因为发生大规模坏账,让优先档投资人“亏到肉里去”的概率是很低的。这也是一些证券化产品能够获得高评级的原因。京东的这两档优先产品就获得了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AAA评级与AA-评级。 提高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还意味着标准化,而标准化就意味着更好的流动性。因为它标准化了,大家都能认同,都更愿意接受。如果平台要出售某项标准化的产品,就会比零碎的债权更容易卖出去。对平台来说,就更容易让资金流动起来。 互联网金融平台面临的一个大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标准化产品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规避资金池合规风险 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发展初期,可能会需要借用资金池辅助运营。上面提到的京东白条其实也有像“资金池”的东西,但它是合法合规的。根据证监会2013年3月颁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中提出“以基础资产产生现金流循环购买新的同类基础资产方式组成专项计划资产”。从此就允许资产证券化使用“循环购买”的方法,大模大样的有资金池,持有短期债权,背负长期债务。 具体来说,京东白条资产专项资产计划的产品期限为24个月,前12个月为循环购买期。在这段时间内,京东会按照标准挑选合格的基础资产进行循环购买。这种资金池和“有挪用风险”的资金池性质完全不同。 最大优势:突出互联网金融的价值 上面的京东白条的亮点不在于85%的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而是在于只要把坏账率降低1个百分点,次级产品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就能提高8.3个百分点。这种高杠杆给了平台更大的动力去管理资产、管理风险。 如果说传统金融玩的是资本运作,那么互联网金融玩的是数据运作。 京东通过证券化的方法回笼了7亿多资金,最终手里只持有1亿不到的次级产品(咱们先不谈风险权重覆盖),就可以享受科学管理8亿白条的带来的额外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京东有自己的数据基础,理应更善于管理自己平台上的贷款质量。通过这种证券化的手段,它放大了互联网金融特质带来的价值。 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挑战 资产证券化看起来特别专业,离得很远,其实已经发展得很有规模,在交易所、银行间市场甚至基金行业都有实际应用。监管层在政策上也是支持的,各种促进证券化发展的文件就出了好几部(只差一部专门为了互联网金融定制的)。 上面说了它的诸多好处:投资人喜欢,平台喜欢。为什么我们还没能看它 “遍地开花”“野蛮生长”呢? 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挑战是市场环境还没培育起来。因为没有一个交易市场和配套服务提供者,“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这些特征都是空谈。因为没有一个交易市场,次级产品的定价困难,“赌性”较大,投资者不太愿意接受这种东西。因为没有配套服务提供者,资产证券化产品难以使用衍生工具管理对冲风险。因为没有配套服务提供者,评级业务仍然缺乏足够的公信力支持。正因为如此种种限制,我们只能看到部分平台有“类”证券化产品的尝试,难以见到真正的互联网金融证券化产品。 企鹅银行的前任行长,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拥有20余年银行业从业经验,曾先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这位大牛接下来打算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资产证券化平台。放弃眼前的行长位置,投身未来的朝阳产业——这波不亏。
小牛丫头
1、范围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师以后从事的行业更具体一些,经济师的从业范围广。人力证书是国家十大含金量证书,目前考的人更多一些。2、目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证书,目的是为企业用人提供评价依据;国家的正规考试肯定含金量最高。所有人力资源证书只有这一个真正权威。全国通用,终身有效,不要免检,通过后在“国家职业资格网”上可查询真伪。3、级别不同:人力资源经济师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技术员级5个级别。包含工程、经济、政工、审计、会计、卫生、教育等系列。中级经济师按专业可分为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扩展资料人力资源管理师以后从事的行业更具体一些,主要针对企业,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一种准入门槛,即承担此工作岗位所必须的资格证书,类似于会计的从业资格,是从事这个岗位必须的证书,没有这个证书不可以从事这个岗位。经济师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一种专业技术职称,代表一种专业能力、级别,和会计师,工程师一样,主要是方便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应岗位工资标准。人力资源管理师以后从事的行业更具体一些,经济师的从业范围更广一些。顺便说一下,人力资源管理师是目前网上炒的比较火的一个证书,考的人更多一些。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这两个证书不可以简单的说人力资源管理师好还是经济师好,主要是看你想达到的目的,根据需求去选择适当的证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级经济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力资源管理师 (职务的一种)
猜我猜不猜
1.两者代表的含义不同人力资源经济师是经济领域的一个职称,指的是经济师中的人力资源方向,属于职称系列,这是单位聘用的相关待遇的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师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法务等工作的管理人员,代表一种执业资格。2.两者侧重的方向不同人力资源经济师主要代表经济师中的人力资源方向,侧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侧重经济管理,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服务。3.考核内容不同经济师主要考核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备工作人员应有的道德品质、是否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以及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而人力资源师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学习成绩和工作态度,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等。扩展资料:人力资源管理师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法务等工作的管理人员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