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2

雪诉离歌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岩石定性定量分析造价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未未姐姐

已采纳
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安山岩,闪长岩,流纹岩,玄武岩辉长岩等等.沉积岩主要有:石英砂岩,石灰砾岩,泥铁岩,白云岩,泥岩,石膏等等.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绿泥石片岩,千枚岩,大理岩,云母片岩等等.虽然岩石的面貌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从它们形成的环境,也就是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1、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不论那种方式形成的碎屑物质都要经历搬运过程,然后在合适的环境中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压实作用,石化成坚硬的沉积岩。沉积岩依照沈积物颗粒的大小又分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岩的形成 1.风化侵蚀:在河流上的大石头,经年累月被侵蚀风化,逐渐崩解成小的沙泥、碎屑。 2.搬运:这些碎屑被水流从上游搬运到下游。 3.堆积:下游流速减缓,搬运力减小,岩石碎屑便沉积下来。 4.压密:新的沉积物压在旧的沉积物上,时间久了,底下的沉积物被压得较紧实。 5.胶结:地下水经过沉积物的孔隙,带来的矿物质填满孔隙,使岩石碎屑颗粒紧紧胶结在一起,形成沉积岩。 6.露出:堆积在海底的沉积岩层在板块运动的推挤下拱出海面,露出地表。2、岩浆岩岩浆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因为它生成的条件与沉积岩差别很大,因此,它的特点也与沉积岩明显不同。岩浆岩又分安山岩、玄武岩、花岗岩。 由地底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由于岩浆成分和冷却凝固方式不同,便形成不同的火成岩。岩浆岩的形成: 1.安山岩:岩浆藉由火山口喷发出地面,快速冷却形成的。 2.玄武岩:岩浆经由缓和喷发漫流而出,逐渐冷凝形成的。 3.花岗岩:岩浆并不喷出地面,而是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形成的。3、变质岩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后来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了矿物组成调整、结构构造改变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这种岩石被称为变质岩。变质岩是大陆地壳中最主要的岩石类型之一。变质岩又分:板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 变质岩的形成:1.为变质前的岩层:由于沉积或火山作用,堆积出一层层岩层。 2.挤压岩层:在强大挤压和摩擦力之下,产生温度和压力,使得深埋在地底下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3.变质成新岩石:岩石里零散分布的矿物结晶会呈规矩排列,或生出新矿物来,而变成各种新的变质岩。山地的中的岩石极为多样,差别很大,进行工程分类十分必要。《94规范》首先按岩石强度分类,再进行风化分类。按岩石强度分为极硬、次硬、次软和极软,列举了代表性岩石名称。又以新鲜岩块的饱和抗压强度30MPa为分界标准。问题在于,新鲜的末风化的岩块在现场有时很难取得,难以执行。岩石的分类可以分为地质分类和工程分类。地质分类主要根据其地质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可以用地质名称(即岩石学名称)加风化程度表达,如强风化花岗岩、微风化砂岩等。这对于工程的勘察设计确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分类主要根据岩体的工程性状,使工程师建立起明确的工程特性概念。地质分类是一种基本分类,工程分类应在地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目的是为了较好地概括其工程性质,便于进行工程评价。为此,本次修订除了规定应确定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外,增加了岩块的“坚硬程度”、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并分别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划分标准和方法,可操作性较强。岩石的坚硬程度直接与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质有关,其重要性是无疑的。岩体的完整程度反映了它的裂隙性,而裂隙性是岩体十分重要的特性,破碎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完整岩石大大削弱,尤其对边坡和基坑工程更为突出。本次修订将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各分五级,二者综合又分五个基本质量等级。与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协调一致。划分出极软岩十分重要,因为这类岩石不仅极软,而且常有特殊的工程性质,例如某些泥岩具有很高的膨胀性;泥质砂岩、全风化花岗岩等有很强的软化性(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可等于零);有的第三纪砂岩遇水崩解,有流砂性质。划分出极破碎岩体也很重要,有时开挖时很硬,暴露后逐渐崩解。片岩各向异性特别显著,作为边坡极易失稳。事实上,对于岩石地基,特别注意的主要是软岩、极软岩、破碎和极破碎的岩石以及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的岩石, 补充: 岩石对人类来说,并不陌生。由动物进化为人类后的第一个时代就是石器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用石头作为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工具。那么什么是岩石呢?现代地质学称石头为岩石,岩石的“岩”字在古代是山崖和山穴的意思,表示山势高峻、峰岭陡峭的地势;“石”字则是指磬、碑、砚、陨星等。自从18世纪地质学诞生以来,“岩石”一词就不再沿用古义了,我们可以给岩石下这样一个定义:岩石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历史产物,是构成地壳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矿物及非晶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固态地质体。外观上岩石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成因上看,可将所有的岩石归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就是自然界三大类岩石。这三大类岩石在地壳中是怎样分布的呢?在全球陆地表面,沉积岩覆盖了75%,岩浆岩和变质岩加在一起才只占陆地面积的1/4。但是到了地下深处,沉积岩逐渐变成了“少数民族”。在整个地壳中,沉积岩只占到地壳体积的8%,变质岩占了27%,剩下的65%都是岩浆岩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导致上述现象的作用称风化作用。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包括温度变化引起的岩石胀缩、岩石裂隙中水的冻结和盐类结晶引起的撑胀、岩石因荷载解除引起的膨胀等。②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矿物吸收水分形成新的含水矿物,从而引起岩石膨胀崩解的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反应分解为新矿物的水解作用;岩石因受空气或水中游离氧作用而致破坏的氧化作用。③生物风化作用。包括动物和植物对岩石的破坏,其对岩石的机械破坏亦属物理风化作用,其尸体分解对岩石的侵蚀亦属化学风化作用。人为破坏也是岩石风化的重要原因。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4个级别。大约在200年前,人们可能认为高山、湖泊和沙漠都是地球上永恒不变的特征。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高山最终将被风化和剥蚀为平地,湖泊终将被沉积物和植被填满,沙漠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行踪不定。地球上的物质永无止境地运动着。暴露在地壳表面的大部分岩石都处在与其形成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而且地表富含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岩石极易发生变化和破坏。表现为整块的岩石变为碎块,或其成分发生变化,最终使坚硬的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和土壤。矿物和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发生的机械碎裂和化学分解过程称为风化。

岩石定性定量分析造价师

331 评论(11)

A.灰~白~黑~

任务描述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测出有用成分及其含量,避免盲目性。定性分析可以粗略判断矿样含有哪些元素,半定量分析可以粗略得出矿样中各元素的大概比率。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在鉴定金属元素方面(定性分析)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不需分离,多元素同时测定,灵敏快捷,可鉴定周期表中约70多种元素,长期在钢铁工业(炉前快速分析)、地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本次任务的学习,掌握利用平面光栅摄谱仪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原理及操作,掌握半定量分析方法。任务分析一、光谱定性分析方法原理当物质受到火焰、电弧、电火花激发时,原子中的电子从稳定态吸收了能量,跃迁到激发态,然后又从激发态回到稳定态放出能量,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光谱线。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各自的特征谱线,其波长是由每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决定的,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谱片上有无特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一个元素的光谱线很多,我们不能一条一条去找,也不能随便取几条。所以就选择一些特征光谱线来分析,即所谓分析线。分析线要具有两个要求,一是要灵敏,二是不与其他元素线重合。因为定性分析是要肯定样品中有没有这些元素,因此也就要求我们即使在样品中这些元素很低时,也能检定出它们的存在,这就决定所选择光谱线必须是灵敏的,当其含量很低时,还能出现在光谱中,其次要肯定元素确实存在。二、光谱定性分析方法一般光谱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光谱比较法,是用Hartman阶梯光栅将试样与铁棒并列摄谱,然后在映谱仪下进行光谱线与铁光谱图比较。根据铁光谱检查样品光谱线中,有没有出现某些元素的分析线而肯定有何种元素存在。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1)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将要检出元素的纯物质或纯化合物与试样并列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谱。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的某条谱线存在。本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试样中指定组分的定性。(2)铁谱比较法。对于复杂组分及其光谱定性全分析,需要用铁的光谱进行比较。采用铁的光谱作为波长的标尺,来判断其他元素的谱线(图1-5)。图1-5 铁谱图示例(3)波长比较法。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确定未知试样中某些谱线属于何种元素时,可以采用波长比较法。即准确测出该谱线的波长,然后从元素的波长表中查出未知谱线相对应的元素进行定性。三、定性分析操作技术(一)试样处理(1)金属或合金可以试样本身作为电极,当试样量很少时,将试样粉碎后放在电极的试样槽内。(2)固体试样研磨成均匀的粉末后放在电极的试样槽内。(3)糊状试样先蒸干,残渣研磨成均匀的粉末后放在电极的试样槽内。液体试样可采用ICP-AES直接进行分析。(二)实验条件选择1.光谱仪在定性分析中通常选择灵敏度高的直流电弧;分析稀土元素时,由于其谱线复杂,要选择色散率较高的大型摄谱仪。2.电极电极材料:采用光谱纯的碳或石墨,特殊情况采用铜电极。电极尺寸(图1-6):直径约6mm,长30~40mm。试样槽尺寸:直径约3~4mm,深3~6mm。试样量:10~20mg。图1-6 电极形状放电时,碳+氮产生氰(CN),氰分子在358.4~421.6nm产生带状光谱,干扰其他元素出现在该区域的光谱线,需要该区域时,可采用铜电极,但灵敏度低。3.摄谱过程摄谱顺序:碳电极(空白)、铁谱、试样。分段曝光法:先在小电流(5A)激发光源摄取易挥发元素光谱,然后调节光阑,改变曝光位置后,加大电流(10A),再次曝光摄取难挥发元素光谱;采用哈特曼光阑(图1 -7),可多次曝光而不影响谱线相对位置,便于对比。图1-7 哈特曼光阑四、光谱半定量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是根据元素的特征谱线确定被测元素的存在,然后根据谱线的黑度估计其含量的光谱分析。与目视比色法相似,测量试样中元素的大致浓度范围。光谱半定量分析法应用于钢材、合金等的分类、矿石品位分级等大批量试样的快速测定。光谱半定量分析的方法有三种:谱线呈现法、谱线强度比较法、均称线对法等。其中谱线强度法最常用。下面仅介绍前两种方法。(1)谱线呈现法:试样中某元素含量低时,摄谱后在感光板上仅出现少数几根灵敏线,随着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增加,一些次灵敏线与原本较弱的谱线相继出现,于是可以编成一张谱线出现于含量的关系表,根据某一谱线是否出现来估计试样中该元素的大致含量。(2)谱线强度比较法:测定一系列不同含量的待测元素标准光谱系列,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同时摄谱),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光谱,选择灵敏线,比较标准谱图与试样谱图中灵敏线的黑度,确定含量范围。任务实施一、仪器与试剂(1)摄谱仪:WSP-1型平面光栅摄谱仪。(2)电极:下电极规格为3.5mm×6mm×0.5mm碳电极;上电极为圆锥形碳电极,端面直径2 mm。(3)相板:天津紫外Ⅱ型光谱相板。(4)投影仪:8W型光谱投影仪。(5)显影液:取水(35~45℃)700mL、无水亚硫酸钠26.0g、无水碳酸钠20.0g、米吐尔1.0g、对苯二酚5.0g、溴化钾1.0g,加水至1000mL溶解,摇匀备用。(6)停影液:冰醋酸(98%)15mL加水至1000mL,摇匀备用。(7)定影液:取水(35~45℃)650mL、无水亚硫酸钠 15.0g、硼酸 7.5g、海波240.0g、冰醋酸(98%)15mL、钾明矾15.0g,加水至1000mL溶解,摇匀备用。二、操作步骤(一)摄谱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电极:在光谱分析实验时一般用纯的碳棒作为辅助电极。(2)将粉状样品用小勺加入电极的样品孔中,或直接将电极压在试样中,填满碳电极小孔。将填满粉末的碳电极放在电极盘上(注意勿让外来物质污染碳棒)。(3)将试样号码、实验条件、电极规格、曝光时间、相板类型、定影显影的时间等都详细写在原始记录纸上。如摄谱时遇有特殊情况,亦须随时记录。(4)关好暗室一切窗户,将从仪器上取下的相板盒放置于干净桌面上,关闭白光灯,打开相板盒。从相板小箱中取出一块相板,立即将其余的相板包好盖好,放回小箱中。用湿手指在相板角上鉴别胶面,胶面朝下放在相板盒适当位置上,关紧相板盒放在摄谱仪上。检查相板是否放紧。(二)摄谱(1)开始摄谱前,进行相关的检查工作。首先检查相板盒是否已放好扣紧,光栏、狭缝、透镜位置是否合适,然后检查线路是否接好,检查完毕,准备好秒表、夹子、手套,抽开相板盒上挡光板。(2)将装好试样的碳电极放在电极架上,利用指示灯对好上下电极的位置,保持弧隙距离3~6mm,换电极时,可先换上电极(使对准下电极)再换下电极(使对准上电极)。经过检查后,才能进行摄谱。(3)接通电源,以点燃电弧,首先在谱片上拍摄铁光谱,然后调节适当的电压及电流,再在谱片上拍摄试样的光谱。在摄谱过程中,注意不让电极夹和外来杂质污染碳棒,注意光栏板移的位置有无错乱,随时记录特殊情况,并尽量采取有效措施补救。(4)摄谱完毕,盖好狭缝,关好电源开关,插上挡光板,取下相板盒同时装上另一相板盒以防止灰尘进入仪器。清理工作台和电极架,拿入暗室中冲洗相板。(5)地面上铺有耐压的橡皮地板,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接触电极的金属部分,不应谈笑、看书或做其他事情,任何人问话只能在摄谱完后回答。光谱定性分析试祥及分析条件见表1-4。表1-4 光谱定性分析试祥和分析条件(三)暗室处理(1)洗相前相板应放在干净桌面上,不能随便乱放。(2)在洗相台上将瓷盘按显影、停影、定影,从左到右排好顺序,倒入显影液、停影液和定影液,测量显影液温度,调节温度到18~25℃。(3)熄灭白灯,从相板盒中取出相板,反转使乳剂面朝上,以较小的角度迅速插入显影液中,尽可能将整个谱片同时放入显影液中,然后搅动显影液,以使各部都显影均匀。按规定均匀摇荡2~5min。(4)显影完毕后,将谱片取出放入停影液中片刻,再放入定影液中,同时摇荡以使溴代银(AgBr)溶解,15min以后,至相板完全透明,即可取出。(5)定影完毕后须用水冲洗,以除去留在乳剂中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和已被溶解的银盐。若乳剂层留有Na2S2O3会使影像变色或产生黄色斑点,通常用清水冲洗15~20min放在相板架上使其自然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温度不能过高以免破坏乳剂面导致谱线弯曲)。(6)注意在显影、定影时必须胶面朝上,胶面完全被溶液淹没。若同一次洗相板两块以上,要防止两块板互相重叠,避免影相不均匀。(四)看谱(1)将谱片放在光谱投影仪上放大20倍,注意胶面朝上,接通电源调节灯亮度至谱线清楚为止。(2)首先可以从短波到长波浏览一遍,用自己所掌握的灵敏线、分子谱带、背景情况以及光谱像的特殊记号,再进行各个元素分析。如经常使用的分析线有干扰,则选用其他没有干扰的较灵敏的线。在换用分析线前,应研究干扰线的位置在该波段是否引起干扰。若分析元素与干扰元素蒸发情况不一样,可借以识别。遇几条分析线都有干扰,可以几条不同强度的干扰线对几条同强度的分析程度上的不同影响来鉴别。或者找一根不与分析元线重叠的同样强度的干扰元素谱线与重叠谱线对比。如果重叠的一根比较黑,说明分析元素是存在的。如对谱线的位置有怀疑,可用标样摄制的标准板来校正。相关标准1.DZ/T 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2.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的试验方法.3.GB/T 14505-2010,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4.ISO 5725,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5.ISO 指南32,分析化学中的校准及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6.ISO 指南33,有证标准物质的应用.7.GB/T 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8.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9.GB/T 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练习与思考1.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中是如何对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控制的?2.简述客户样品委托书应包括的内容和注意事项。3.分析测试报告应至少包括何种信息?4.简述岩石矿物分析基本流程。5.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为什么要使用哈特曼光阑?为什么要同时摄取铁光谱?6.在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写出样品缩分公式,并指出各要素所代表的含义。8.简述试样制备的原则和要求。9.结合实验说明进行光谱定性分析的过程。10.定性分析为什么选铁谱作为波长标准?

10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