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6

爱林公主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会被智能取代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iro白小白

已采纳
这篇文章也许对你有所帮助:网页链接取得造价工程师的优势?⑴高年薪专业技术人员很难找到,在房地产、建筑业人才需求方面,注册造价工程师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许多企业每年提供25万元的高薪来寻找成本人才,一些成本工程师甚至每年可以得到100万元。⑵晋升机会造价师有广泛的就业面,如果同时又工作经验和资格证书,那么他们在工作场所就会很有竞争力。对于了解管理和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具有理论水平,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当然可以得到更多的提升。晋升机会。⑶技能提升对工程从业者来说,造价师的综合考试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考据,也提高了日常工作技能。造价师考试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对工作有很大的好处。综上所述,对造价师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造价师证书的高含金量对每个造价师的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好处。以上就是广建筑才网小编整理的取得造价工程师的优势,希望大家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早拿证早受益!

造价师会被智能取代吗

147 评论(15)

姐的烂手机

会,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完全可以取代90%的造价人员,通过大数据都基本上可以分析造价合理与否,而且人工智能的迭代是你,我都想像不到的

298 评论(13)

文武大叔

BIM的普及,会让造价师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组价和合同问题上。对于价格,合同,建设工程前后的费用控制,相关法律和规章是以工程经验积累起来的。技术软件再万能,在没有标准可循的组价、合同法律法规的理解等方面也不能和人脑比拼。当工程量不需要计算的时候,造价师会更有精力去做成本控制等一些控制造价的核心内容。所以BIM只能技术给造价师提供更宽、更高的职业空间。在国外,工料测量师被业主称为“费用经理”。他们的业务不止于单一环节的“计价”、“造价”,更在于全过程“控价”。从工程量预测,到投标招标决策;从工程可行性判断,到工程成本管理,工料测量师都可以从经济角度予以解决方案。反观国内造价师,“造价”二字当顶,已经明示其本职。目前国内造价师的工作也确实以算量、套价为主,很少实现全过程成本管控。所以未来造价工程师的咨询业务很可能会改变,不再是单一的造价内容,而是关注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控咨询。但是BIM业务也不会完全取代造价业务,原因如下:BIM即便发展到人工智能的程度,始终不如人懂得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对敏感性问题完全无能。 建设工程是为人服务的。人有种种立场和差异化感受。用户与用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甚至这三者之间,追求往往不那么一致。用户体验、造价规范与工程效益的同步协调,涉及种种微妙的利害权衡。国内的工程造价,不仅是经济账,也是心理战。更实时更适配的BIM算法始终依赖人的输入。BIM计算实质是工程经验的数据化,但实际的工程实践不是BIM模型所能实现的。所以工程经验数据化的进度和精度取决于人对工程的理解。学习资料: BIM是否会取代造价

357 评论(11)

Itisgoodtoforget.

BIM只是一种软件的辅助,BIM并不等于造价。造价是对工程量的精准计算,价格的把握,成本的控制,额外工程的审核,合约的执行。比如,钢筋工程,材料费+人工机械费+其他费。材料费怎么报,人工费怎么报,其他费怎么报。虽然有定额可以套价,但是实际施工的成本不可能是定额能测算的。还是得靠造价人员计算。材料有信息价、供应商报价、实际购买价、或者材料款不能及时支付所产生的利息。根据每个工程是实际情况不同,价格就是不同的。

239 评论(10)

让子弹飞888

344 评论(15)

文燕大侠

哪一行都会有事业的人,优胜劣汰啊,不可能一个证就能管一辈子。但你说造价师有没有可能突然哪天就被抢了饭碗了。。我觉得不现实,第一这个工作短期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第二这个并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或者路人甲乙丙丁撸撸袖子都能干的啊。。。

18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