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7

多好的青年被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设计院epc造价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ightwish阳光

已采纳
设计院epc项目管理工作的介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开展的模式之一是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牵头单位,本文就谈谈以设计牵头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管理实施要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团队要全程管控协调和EPC项目管理人员的紧密配合,要在管理上起到关键作用。现场项目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其对设计技术的了解及丰富工程经验,要在设计师就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先行做出判断拿出具体现场调整意见指导施工的同时,协调设计、施工、供应商等之间的各种需求,保证各种现场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这些管理实施要点充分说明了以设计牵头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突出优势,具体表现如下:1、责任清晰,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衔接问题。设计牵头的过程总承包有利于设计与业主、施工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合理交叉,对深化设计能全过程掌握,合理控制建设投资。能够快速解决因平行发包设计和和项目管理由不同公司承担而引起的外部协调问题,使项目出现问题时解决的过程更加便捷主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团队掌握项目第一手资料,随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并把业主的需求尽可能实现。2、统筹规划,有利于投资控制。设计属于整个行业的上游,具有控制投资造价的先天优势,在设计之初就可以考虑到施工工艺、工法和设备、材料的选型采购,可以避免因设计的图纸难于施工造成投资浪费。设计牵头的EPC模式具有节约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单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并结合施工队伍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因素不断对项目进行设计优化,同时可以采取安全有效、合理便捷的施工工艺和流程,采用适用于项目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促使项目又快又好的进行。3、设计施工一体化,利于规避风险,提高建筑品质。设计团队全过程深入参与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并根据驻场项目管理人员反馈的信息对建设项目的项目目标、技术要求、工程特性加深了解。设计团队根据现场情况及时给与完善,避免拆改延误工期,减少施工难度、完善使用功能,把边出施工图边施工的优势变为劣势。为实现工程工期目标、提高施工质量提供高水准的技术支持。

设计院epc造价师

145 评论(14)

鲜嫩的小豆芽

EPC,即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组合,中文叫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指由工程总承包企业依据规定,承担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营等工作,并对工程全面负责的项目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招标方想要建设一个项目,于是通过公开招标招了一个总承包商,然后项目从设计到建成,整个过程都由该承包商负责,业主只要接受项目交付即可,由于这个过程业主不需要过多参与,所以又叫“交钥匙总承包”。EPC运作模式

230 评论(15)

林hui杨65928

工程总承包  EPC是英文Engineering (工程设计)Procurement (设备采购)Construction (主持建设)的缩写。   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总承包,即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Engineering就是“设计”的意思,与同样可理解为“设计”的Design的含义大不相同。一般说来,Engineering指根据制造、加工等方面的科学与工程原理对机器、设备、装置、系统等的机理与流程等方面进行设计;而Design指对建筑物、构筑物的空间划分、功能布置、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外观进行设计和审美与艺术的处理。从这种区别中可以看出,设计-采购-施工合同一般不适合建筑工程的采购。   国外的工程公司(国内叫做设计院)负责给业主搞工程就是这种模式,三个阶段都负责;国内的很多公司也都是这种模式而且做得很不错,像长业环保集团、索维集团、国电工设备总公司一类的公司。   从业主的角度考虑EPC建设模式,需要考虑   1)业主的目的和专业能力,如果不专业,EPC模式是可行的模式   2)EPC与传统DBB模式的优缺点   3)成本和对项目的控制。   这是战略层次的考虑,还需要考虑战术层面的问题。

236 评论(13)

小小爱人小姐

工程总承包是指业主与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承包商或联合体签订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协议,由施工部承包管理方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发包模式。 其特点是 1、工程造价特点:部分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即可进行部分施工招标,确定相应的合同价,分包合同价比较准确;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招标只确定总包管理费,无合同总造价,故合同总造成价是业主的一种风险;如果业主与分包商签约,还加大了业主的风险。 2、工期进度特点: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招标不依赖于施工图纸出齐,可以就分包项目提前招标、开工、缩短建设周期。 3、质量控制特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负责分包项目的质量控制;各分包合同交界面的协调控制也由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负责,由此减轻业主工作量和管理负担。 4、合同管理特点:如果所有分包合同的招标、合同谈判、签约工作都由业主负责,则业主的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对业主不利。反之则可减轻业主的负担。相应的,对分包工程款的支付也有总承包管理方支付和业主支付两种方式,前者对总承包管理方管理分包商更为有利。 5、组织协调特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要负责对所有分包商的施工管理及组织协调,大大减轻了业主的工作。但是,如果分包合同都由业主签订,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对分包商的管理。浅述工程总承包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向。因目前工程总承包制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社会环境还不配套,所以对其认识还有待于提高。下面就工程总承包简述如下: 一、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的提出,起源于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4]123号)中就提出建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设想;1997年,我国颁布的《建筑法》,明确提倡对建筑工程进行总承包,确立了工程总承包的法律地位;2003年2月13日,建设部发出《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以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工程总承包的基本概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工程总承包。  我们知道,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的定义,项目实施(建设)阶段大体上为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业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别把勘察、设计、施工任务发包给不同的企业,就形成了勘察、设计承包、施工总承包及专业承包的合同结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之间是一种平行的、彼此分离的关系,他们各自与业主形成发承包的关系,为一个业主(发包方)下的多个承包单位(承包方),这是我国目前传统的发承包模式。  该种模式主要缺点是设计与施工分离,致使投资增加以及设计和施工不协调而影响建设进度;造成各类建筑业企业规模弱小,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国际竞争力等等。  工程总承包是一种把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等任务进行综合,发包给一家(或几家)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一种模式,实行全过程若干阶段的承包,如设计—施工(DB模式)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模式)等。在EPC模式下,业主只与一个承包单位直接发生关系。所有的设计、施工分包工作等都由总承包方对业主负责,设计、施工分包商不与业主直接签订合同。  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克服了由于设计施工分离导致的投资增加和工期延长等弊病;对于勘察、设计、施工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后新形势具有决定作用。  中国于1993年~2003年期间,共完成国内工程总承包3409项,合同金额2550亿元,年完成合同额320亿元,一批施工企业组建的总承包公司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如天津建工集团重组成立了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负责对工程总承包的组织实施,1998年~2002年期间累计完成工程总承包产值52.2亿元。  近20年来,通过开展工程总承包,一批具有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或企业集团逐步发展起来,如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中国石化建设公司等;一批单一功能的设计院或施工企业通过改革和发展,成为以设计或施工为主导,具备咨询、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开车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工程公司,如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天津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上海建工集团等。二、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与项目管理公司  工程总承包企业与项目管理公司的培育与发展,可以从国家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建设二个方面予以考虑。由前面的述叙我们知道,国家对于推行总承包和代建制(工程管理咨询),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办法、法津、法规,己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作为一个建筑人,应该考虑如何对企业现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环境,或能成为行业的领跑人。  《指导意见》打破了目前行业的界限,允许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其他相应资质,为培育发展建设工程总承包及项目管企业理指出了方向。  而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建市[2004]200号)(以下称《项目管理办法》)中进一步对企业申请取得其他相应资质的条件进行了极大的放宽:申请资质时,其原有工程业绩、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注册资金和办公场所等资条件可合并考核。  各类有条件的大中型建筑企业、设计单位都应抓住机会,坚持不懈努力,使自己发展成为合格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管理工程公司。  《指导意见》和《项目管理办法》对于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管理工程公司承接业务作了详细规定,突破了目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只能在其资质范围内承接业务的规定。但同时规定,工程总承包企业不应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上同时承担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承担项目管理的企业,要在同一工程承包资质范围内的工程勘察、设计等业务时,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投标方式确定;施工企业不得在同一工程从事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业务。  一句话“一招鲜、天地宽”,当前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类建筑业企业,只有练好内功,才能跳出目前的狭窄的业务范围,驰骋于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143 评论(9)

独角兽z

1、EPC是指工程总承包,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2、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3、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业主)不应该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该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譬如,发包人(业主)不应该审核大部分的施工图纸、不应该检查每一个施工工序。发包人(业主)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了解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结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规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4、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也即,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5、EPC项目的资源投入包括项目人力、设备、材料、机具、技术、资金等资源的投入,其中部分既有自有的内部资源,也通过采购或其它方式从社会和市场中获取的资源。扩展资料:1、EPC承包模式中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EPC承包模式中,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十分重要。2、在项目实施阶段,总承包单位应派驻有经验的造价工程师到施工现场进行费用控制,根据初步设计概算对各专业进行分解,制订各部分控制目标。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在一些材料设备的选用上可能还有些出入,造价工程师都应该及早发现解决。通过设计修改把造价控制在概算范围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EPC

28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