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通幽处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第二条 任命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选拔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专业知识,年富力强,能开创新局面的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第三条 任免工作人员,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讨论通过,按照本办法规定的任免权限和任免程序办理。第二章 任免权限第四条 任免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局长、主任,由市长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由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备案。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任免下列工作人员: (一)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副主任,各委、办、局副主任、副局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农艺师、顾问。 (二)市属局级总公司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农艺师、顾问; (三)市属大专院校院长、副院长,校长、副校长; (四)其他相当上列各项职务的工作人员。第六条 任免区、县人民政府主任、局长、科长,由区、县长提请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由区、县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第七条 区、县人民政府任免下列工作人员: (一)区、县人民政府副主任、副局长、副科长; (二)街道办事处主任、副主任; (三)区、县属公司经理、副经理; (四)其他相当于上列各项职务的工作人员。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各委、办任免下列工作人员: (一)委、办处长、副处长; (二)其他相当于上列各项职务的工作人员。第九条 市属局、局级总公司任免下列工作人员: (一)局、总公司处长、副处长、副总工程师; (三)局、总公司下属公司经理、副经理; (三)其他相当于上列各项职务的工作人员。第三章 任免程序第十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须经市、区、县人民政府市、区、县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按规定应报请市、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工作人员,以市、区、县长的名义报市、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和局级总公司报请市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应填写干部任免职呈报表,经主任、局长、总经理签署后,送市人事局,由市人事局汇总报市人民政府任免。第十一条 市、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工作人员,由市、区、县人民政府发任免通知;属于任命的,由市、区、且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任命书。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的工作人员,由市、区、县人民政府发任免通知和任命书。 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局级总公司任免的工作人员,由各委、办、局、局级总公司发任免通知和任命书。任免处长和相当于正处职务的工作人员,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第十二条 因增设机构需要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命工作人员时,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报请国务院或市人民政府批准增设机构后,方可提请任命工作人员。第十三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撤销或合并,原经市、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员,即自行免去。第十四条 工作人员死亡后,由其原所在单位报任命机关备案,不办理免职手续。第十五条 属于市、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工作人员,须在市、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办理任命手续后方能宣布任职。属于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员,须在市、区、县人民政府讨论通过办理任命手续后方能任职。第十六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任免工作人员,均由人事部门办理任免手续。第四章 附则第十七条 市、区、县各工作部门均应健全干部任免制度。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五年二月一日起试行。
壹只头俩只脑
第一条 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办案、办证等与行使管理职权相关的国内交往活动中,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含礼金、有价证券等),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必须一律登记、上交。第二条 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他国内交往(不含亲友之间的交往)中收受的礼品,按下列办法登记、上交: (一)一次礼品价值合计在50元以上、不满200元的,受礼人须填写《礼品登记表》交所在单位。 (二)一次礼品价值合计在200元以上的,受礼人须填写《礼品登记表》并将礼品上交所在单位。 (三)未能拒收的礼金、有价证券,不论数额多少一律登记、上交。第三条 按照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须登记、上交的礼品馈赠,自收受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的,自回所在单位之日起)一个月内由本人如实填写《礼品登记表》后,一并交所在单位机关指定的受理登记的部门。 对于收受后须登记、上交的礼品在规定期限内不登记、不上交或不如实登记、不上交的,由所在单位党政组织或纪检监察部门责令其登记、上交,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第四条 收交的礼品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高档耐用物品可按有关规定拍卖。 (二)适宜办公用的物品经单位领导批准并登记入帐后,可留本单位使用。 (三)高级工艺品等经登记入帐后,可留在本单位陈列。 (四)一般的日用品等可用作奖品、慰问品、捐赠品,也可折价处理给本单位职工。食品、烟酒、水果类礼品,可折价处理给受礼人或留归其所在单位。 (五)收交礼品作拍卖、折价等处理的收入以及收交的礼金、有价证券,一律上缴财政。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本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工勤人员)。第六条 本市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以及其他由国家拨给经费的社会团体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适用本办法。 所称“国有企业”包括:非公司制的国有企业、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资产股份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所称“负责人”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的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董事长、副董事长、执行董事,监事长、副监事长,经理(厂长)、副经理(副厂长),工会主席,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校长、副校长、院长、副院长,所长(主任)、副所长(副主任),站长、副站长,以及相当以上职务的其他领导干部。第七条 以行政执法管理为主要职责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参照执行的事业单位的范围由各区、县和各部、委、办、局确定。第八条 各单位的财物管理部门或本单位指定的其他部门负责受理本单位礼品的登记、收交、保管和处理。 各单位应加强对礼品的管理,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手续,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每年2月底前应对上年礼品的登记、收交和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并将统计情况报送上级财物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有条件的单位,可将礼品登记、处理情况在本单位内公布。第九条 本办法由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上海市监察委员会负责解释。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