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6

一剪寒梅love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经济师岗位职务说明书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evilyu2266

已采纳
一、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1、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岗位工作的分析。即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理解这一概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工作分析者;(2) 工作分析的客体是:工作岗位;(3) 工作分析的对象是:岗位中的工作内容、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心理以及岗位在组织中的运作关系。(4) 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职务说明书。(5) 工作的具体形式或是职业、职务、职位(岗位)、任务与要素。(6) 分析的具体行为形式是调查、研究、分解、比较、综合、分类、排序、评价、记录、说明与描述。(7) 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的调查入手,顺次找出工作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内容范围、属性关系、繁简难易与所需的资格条件。2、 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便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如从工具箱中取出工具、将夹具与加工件安装在机床上,开启机床,加工工件等均是工作要素。3、 任务: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要素组成。如工人加工件、打字员打字都是一项任务。4、 职责:个体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与大部分任务。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组成。如打字员的职责包括打字、校对、机器维修等任务。5、 职位:也称岗位,指某一工作班制时间内某个人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的集合,职位与个人是一一匹配的,也就是有多少个职位就有多少人,二者的数量相等,例如,为了达到组织的生产目标,必须搞好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统计、生产调度等,为此设置生产计划员、生产统计员、生产高度员和生产科长等职位。其中,生产计划员主要完成生产任务的编制和监督执行任务,对生产计划的质量负责;生产统计员完成生产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等任务,对生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生产调度员完成为实现生产计划而所需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任务,对高度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负责;生产科长完成生产管理各方面的协调、指导、监督和指挥任务,对整个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负责。6、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如副厂长(职务),可以由一组职位构成,如生产副厂长、供销副厂长、财务副厂长等。职务与职员并非一一对应,职务与职位并非一一对应,一个职务可能不止一个职位。通常,职位与职务是不加区分的。但是二者在内涵上是有很大区别的。职位是任务与责任的集合,它是人与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而职务 则是同类职位的集合,它是职位的统称。职位的数量是有限的,职位的数量又称编制;一个人所担任的职务不是终身的,可以是专任的,也可以是兼任的,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是临时的,是经常变化的;职位不随人员的变动而变动,当某人的职务发生变化时,是指他所担任的职位发生了变化,即组织赋予他的责任发生了变化,但他原来所担任的职位依旧存在,并不因为他的离去而发生变化或消失。职位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但职务一般不加以分类。7、 职位分类:指将所有的工作岗位(职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组、职系、(从横向上讲)然后按责任的大小,工作难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术高低分为若干职级、职等(从纵向上讲)对每一职位给予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成职位说明书,以此作为对聘用人员管理的依据。8、 职系:是指一些工作性质相同,而责任轻重和困难程度不同,所以职级、职等也不相同的职位系列。简言之,一个职系就是一个专门的职业(如教师系列)。9、 职组: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总和而成为职组。也叫职群。我国现有27个职组,43个职系。10、职级:指将工作内容、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皆很相似的职位划为现一职级,实行同样的管理与报酬。是分类结构中最重要的概念。11、职等:工作性质不同,但其困难程度、职责大小、工作所需资格等条件充分相同,的职级的归纳称为职等。同一职等的所有职位,不管它们属于哪一个职级,其薪金相同。下面通过我国部分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一张表格来说明职组、职系、职级、职等之间的关系与区别,见下表: 职系、职组、职级、职等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职级、职等职组、职系VIVIIIIII员级助级中级副高职正高职 高等教育教师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科研人员 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实验人员实验员助理实验师实验师高级实验师 图书、资料、档案管理员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科学研究研究人员 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医疗卫生医疗、保健、预防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护理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药剂药士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其他技士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 企业工程技术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工会计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工程师 统计统计员助理统计师统计师高级统计师 管理经济员助理经济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 农业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员助理农艺师高级农艺师 新闻记者 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广播电视播音三级播音员二级播音员一级播音员主任播音指导播音指导 出版编辑 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编审技术编辑技术设计人员助理技术编辑技术编辑 校对三级校对二级校对一级校对 二、工作分析的流程工作分析是对工作一个全面评价的过程,整个过程包括五个环节:计划、设计、分析、结果、运用指导。1、 计划:(1) 确定工作的目的与结果使用的范围,明确所分析的资料到底用来干什么,解决什么管理问题;提出原来任职说明书主要条款存在的不清楚、模棱两可的问题或对新岗位任职说明书提出拟解决主要问题。(2) 确定所要分析的信息内容与方式,预算分析的时间、费用与人力;(3) 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与权限。(工作小组一般由工作分析专家、岗位在职人员、上级主管等参加)2、 设计:(1) 明确分析客体,选择分析样本,以保证分析样本的代表性与典型性;(2) 选择分析方法与人员。人员的选择主要由经验、专业知识与个性品质等来决定;(3) 作好时间安排,制定分析标准;(4) 选择信息来源。(工作者、主管者、顾客、分析专家、词典、文献汇编)3、 分析,收集、分析、综合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包括四个方面的分析:(1) 工作名称分析:工作特征的分析与概括、名称的选择与表达;(2) 工作规范分析: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关系与工作强度的分析;(3) 工作环境分析:包括物理环境、安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分析;(4) 工作条件分析:必备的知识、经验、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分析。具体工作包括:仔细审核、整理获得的各种信息;创造性的分析、发现有关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各种关键成分;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须材料和要素。4、 结果:工作分析结果的表述,有五种形式:(1) 工作描述,主要是对工作环境、工作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的说明;(2) 工作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工作职责任务的说明;(3) 工作规范,主要以职位或岗位内工作方式、内容及范围的说明,包括完成工作操作方式方法与工具设备、职位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但不一定包括责任、权限、与资格要求。(4) 资格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任职资格的说明;(5) 职务说明书,主要是对某一职务或某一职位工作职责权限及其任职资格等其它内容的全面的说明。5、 运用:通过工作分析,将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与依据。三、工作分析的作用与意义工作分析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奠基工程,其作用与意义表现为以下几点:1、 工作分析是整个人事管理科学化人基础;2、 工作分析是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的需要;3、 工作分析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4、 工作分析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5、 工作分析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与定员定额以及人力规划与职业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6、 对于劳动人事管理科研工作者而言,工作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四、工作分析的内容(一) 岗位责任 岗位责任一般通过对不同任务进行简洁、明了与直观的描述来提示,是工作分析内容的主要部分。岗位责任对员工所作的每件事都有所反映,并力求准确,而不是模棱两可或想当然的。它应当包括工作的全过程,即使是偶然事件也应记录在案。岗位责任在描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主动性的功能词来描述;2、 使用专业术语;3、 写好开场白;4、 记录任务;5、 注意任务的排列顺序;6、 刻画任务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二) 资格条件资格条件分析的内容包括:知识;工作经验;智力水平;技艺和准确性;体力要求。1、 知识,包括岗位工作过程上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2、 工作经验,是指从实践中得来的有关设备、机器、原材料、工具、工艺、程序待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是圆满完成工作所必需的。分析工作经验时要考虑的因素有:(1) 根据工作性质做出决定和性质;(2) 管理的重要程度;(3) 工作人员实践经验的浓度和广度,经验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4) 经验取得的途径,是实践工作中得来,从教育或培训中得来,还是二者兼而有之;(5) 工作中是否需要书面指令,员工是否要服从书面指令;(6) 工作中是否需要机器人维修、装卸设备方面的知识;(7) 工作中是否会用到数学,什么类型;(8) 工作中是否要用到特定方式;(9) 需要什么工具或仪器;(10) 要用到哪些原材料,工作人员需要有哪些有关知识;(11) 工作人员是否要对工具或其他设备的保养负责,他们需要哪些有关知识;(12) 工作人员是否需要进行检查和核对,他们需要哪些有关知识;(13) 工作人员是否要懂得他的下属的工作。3、 智力水平,涉及到头脑反应、注意力集中程度与计划水平等方面。智力水平大致有四种类型:(1) 判断能力;(2) 应变能力;(3) 独创能力;(4) 敏感能力。4、 技术与准确性,涉及到工作要求的速度和精确程度所需要的手工或操作能力。这两个相关的因素有更为细致的区别:(1) 技艺指要求的速度的及时性和敏捷程度,与视觉及其他器官的反应有关。(2) 准确性指生产产品、调配设备的精确程度。5、 体力要求,指工作本身对工作人员体力方面的压力。(三) 工作环境与危险性工作环境和危险性,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时的特定环境及危险性,这两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但要分别予以考虑。1、 工作环境不能由工作人员来支配,工作环境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和体力或脑力健康,工作环境会决定工作所需要的特定的人。2、 2、危险性是指体力活动或荼环境对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的危害。它包括身体损伤和职业病。下面是某银行贷款助理员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同学们可参考本说明,对自己的所从事的工作或所熟悉的工作进行分析,并写出相应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

经济师岗位职务说明书

164 评论(15)

媛姐姐丶

经济师是什么?简单来讲,经济师是一种职称,即从事经济专业的人员,经过考试、评审后获得的一种职称,是对从事经济领域工作的人的一种工作能力上的评定。它和工程师、会计师的称谓一样,属于某一领域专业人士的职务名称之一。 而经济师工作面很广,主要是从事经济类工作。在我国,要想取得“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师考试。考试通过后获得其资格证,便可以竞聘经济师职称,获得经济师职称以后,单位会给予相应职务。经济师里面分很多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这10个专业中根据需要任选其一即可。不同的专业,其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岗位来选择经济师具体的专业。考核鉴定级别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目前获得证书模式,正高级经济师为评审,副高级经济师为考评结合,初级和中级经济师为“以考代评”。经济师有什么用?1、增加知识,促进就业,简历加分,具备基本的条件和入职资格;2、学术和社会收益:证明专业水平高度,带来的专业地位和职业水平的社会声誉;3、升职利器:考取经济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晋升空间,从事管理层必备,在晋升和转岗等方面具有基本条件和资格的作用,有的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薪资级别或决定晋升。4、经济收益:在国有企业和事业政府单位,可根据经济师职称级别晋升相应的工资级别,级别越高加薪就越多,工资上涨范围在500~2000元之间。5、全国认可,包含专业广泛,适用度高,任何岗位都可以选择其对应的考试专业;6、可用于积分入户:在一些大城市可以享受积分落户加分或办理工作居住证的政策,如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7、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证书是考评高级经济师的前提条件。此外,还可以参加银行从业考试还可以免考一门科目,还能直接报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无需工作年限。8、根据2019年新政策,考取经济师证书后,可享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经济师申报时可以选择继续教育下“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进行申报扣税,按3600元/年(年度汇算清缴)扣除。经济师考试介绍经济师考试也称作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每年11月初举行,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经济师报考指南:网页链接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每个级别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其中《专业知识与实务》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这10个专业中根据工作需要任选其一即可。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中、初级均实行电子化考试,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什么人可以报名经济师考试?报名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报名参加初级考试的人员还须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技校)以上学历。报名参加中级考试的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具备博士学位;(二)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三)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四)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五)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六)高中毕业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取得经济系列初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看完上面这些,相信你对经济师已经有了一定了解!2020年人社部发布了新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和考试实施办法》,将原有的15个专业调整为了10个专业,考试成绩改为了2年有效期。此外,人社部还发布文件,深化改革了经济师职称制度。从这些大动作可以看出,国家对经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对经济师考试的重视。未来,经济师考试也许会越来越严格,难度也许会提升,但这也说明了“经济师”的不可替代性!所以,赶紧上车吧,争取早日拿下它,为自己的未来谋求更多机会和发展。

91 评论(9)

信息全无

你好职组(group)。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的所有职系的集合。如人事行政和社会行政可并入"普通行政"职组,财税行政、保险行政二者可并入"专业行政"职组。职系,是指一系列工作性质相同,责任轻重和困难程度不同,从而职级、职等不相同的职位系列。工作内容、难易程度、职责大小、工作所需资格都很相似的职位被划分为同一职级,实现同样的管理、使用和报酬。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职级指将工作内容、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皆很相似的职位划为现一职级,实行同样的管理与报酬。是分类结构中最重要的概念。

262 评论(10)

清清河中

给点具具体信息,这样没法给你意见

112 评论(11)

碗碗小公主

经济师属于我国职称之一,也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名称。想要获得其职称资格及相应职务,必须先参加国家规定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获得资格证书。从全国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一览表中,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师职务职称分为经济员、助理经济师(初级经济师)、经济师(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除此之外,专业技术职务还有28个系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

121 评论(14)

专属兔兔的

在办理录用手续的入职表格中,把自己应聘的职位填在工作岗位一栏上就可以了。比如销售部业务员,财务部主管会计等等。如果是一个预算员,在“岗位”这一栏就填写“预算员”,在“职务”这一栏应该根据自己在公司的官职来填写,如果是普通员工,应该填写“员工”,如果是领导级别,可以根据实际填写“预算科经理”、“预算科主管”等。如果是一个材料会计,在“岗位”这一栏就填写“会计”,在“职务”这一栏应该根据自己在公司的官职来填写,如果是普通员工,应该填写“员工”,如果是领导级别,可以根据实际填写“材料科经理”等。两者的主要区别用白话来说,“职务”就是你的官职,这个是有高有低的,而岗位是同一个工种,比如普通预算员和预算科经理的岗位都是“预算”。岗位说明书表明企业期望员工做些什么、规定员工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履行职责的总汇。岗位工作说明书最好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而且在编制时,要注重文字简单明了,并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填写;内容要越具体越好,避免形式化、书面化。另外,在实际工作当中,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岗位说明书在制定之后,还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必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修正和补充,以便与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保持同步。而且,岗位工作说明书的基本格式,也要因不同的情况而异。另有图书《岗位说明书》。

228 评论(11)

Leap丶飞。

分析如下:1、经济师是一种职称,即从事经济专业的人员,经过考、评后获得的一种职称。和工程师、会计师是类似的称谓。 经济师工作面很广,主要是从事经济类工作。现在经济师考试有18个专业: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商业管理、商业营销、税务、物资、财政、金融、保险、运输、人力资源、邮电、房地产、旅行社、价格管理、饭店管理、工商行政、建筑经济等18个专业。2、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扩展资料:1、经济师的注册管理: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经济专业中、初级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制度。资格有效期一般为5年,有效期满,持证者要按规定主动到发证机构办理注册登记。高级经济师一般实行申报评审的办法。2、经济师证书领取: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一般在第二年的1月份公布,合格证书会在成绩公布后的两、三个月后开始领取,考生一般需要携带单位介绍信和证书工本费到当地的人事考试院领取证书。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师

26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