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2

莫强求Jt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副高级经济师退休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偷吃月亮

已采纳
在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等水平吧!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算什么水平呢?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是要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的。 目前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推算,现在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是接近3000元。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虽然没有公布平均数值,但是按照替代率来计算,如果按照事业单位退休人员80%的替代率,企业退休人员40%的替代率,那么事退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大约是企业退休人员的两倍左右。 所以目前事退人员的养老金平均应该是在5000元左右。 因此,6000的养老金水平在事业单位人群当中应该是属于中等左右的水平。 因为在事退人员当中,养老金超过8000元,乃至一万元的人都大有人在。 在事业单位人员当中,教师的养老金水平比较高的,七八千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也是要看地区的,现在北京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比较高的地方,6000的养老金可能就属于中下水平了。 为什么事退人员的养老金比较高呢? 这是由于养老金双轨制的原因造成的,在2014年10月1号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自己缴费,养老金是全额由财政来支付的。 从2014年10月1号之后,他们也要自己缴费了,结束了免缴费享受养老金的日子。 由此在事退人员中诞生了三类人,老人中人和新人。 目前由于中人的养老金补发政策还没有出台,所以中人领取的还是预发养老金,是暂时性的少一些。 而且对于事退人员,他们现在的养老金待遇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养老金,二是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建立的,相当于第二份养老金,跟企业职工参加的企业年金一样,也是一种补充性的养老保险。 与企业年金是自愿建立不一样,职业年金是强制参加的,所以他们在退休后会领取两笔养老金。 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也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能够让一家人的生活过的比较好了。 1、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上等水平了 在事业单位退休,能够拿到6000元,这个样的收入也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虽然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有拿到七八千,一万以上的,但是基本上都是少数人,而大部分可能也就是四五千的退休金水平,因此,整体上来说,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 比如,认识一个大学的正教授,退休以后退休金也就是5500元左右,还有一位是专科学校的老师,退休以后,退休金也就是4800多元。 因此,整体上来说,退休金6000元,在事业单位中,也应该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 2、比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也高了不少 现在来说,事业单位退休金还是比企退人员要高一些。现在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大概也就是3000元多点,但是事业单位平均退休金还是要高一些。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都在四五千元的样子,而且还有一些高的能够达到一万以上,因此,整体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会更高一些。 可以看出来,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比全国企退人员平均工资3000元多点,还是高了不少。 因此,整体上来看,事业单位6000元退休金也算是中上等的收入水平了 3、退休金6000元也能够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了 从现在生活费用来说,退休金6000元也能过上比较好的退休生活了。退休金6000元,一年下来就是7.2万元。 退休以后,有自己的房子,如果自己经常做饭吃的话,不仅 健康 营养,而且也比较省钱,一般来说,这样自己做饭吃,可能一家人一个月3000元生活费用就足够了。 这样每年出去生活费以外,还能够剩下来3.6万元,可以一年出去在国内 旅游 几趟,也可以发展一下个人业余爱好,这样的生活可以说也是比较好的。 因此,退休金6000元也能够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了。 4、结论 事业单位6000元退休金,也算是中上等的水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自己做饭吃,那么也能够卫生营养,也能让一家人的生活过的比较好了。 #理财大赛第三季# 事业单位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组成。那么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什么水平?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6000元在事业单位职工当中是什么水平?6000元在事业单位职工中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一般来说,管理岗位七级也就6000元,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九级也差不多有6000元,工勤岗技师差不多每月有6000元。无论是管理七级岗位工资,还是专技中级九级岗位工资在事业单位所处的位置都是中等水平,工勤技师岗位工资则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退休费按照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按照一定比例发放,其中工作满35年的,按照90%发放,工作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发放,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发放。2014年10月之后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过度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组成,这类人员养老金主要与所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养老金有关。 举个例子,邻居王大爷,某省直事业单位正处退休,退休已经有10年,属于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每月到手退休金大概6800元。邻居张叔,某省直事业单位正科退休,今年刚刚退休,属于事业单位退休的”中人“,单位给核算的养老金每月大概5300元。邻居李叔,某省企业退休,退休已经有好几年,建筑工人,每月到手养老金大概4000元。 通过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至少是管理六级,也就是副处岗位上退休的干部,这个档次属于比较高的退休工资了。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属于中高水平了,甚至超过很多在职职工的工资。在中部城市,自己不仅可以过上宽裕的养老生活,同时还可以补贴一点家用,属于让人比较羡慕的一类人。 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高水平。 问:如何才能每天收到这样的社保知识? 2019年全国的企业平均养老金是2747元。因此,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对比企业平均养老金来说是高水平的。 人社部没有公布机关事业单位平均退休金,但是退休金,绝对比企业单位平均养老金要高。 为什么事业养老金会更高 1、退休金计发办法不同 双轨制之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计发办法是参照两个因素, 一个是以 退休前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计发基数; 另一个是 按工作年限分档,10年以下、20年、30年、35年。 但分档存在弊端,如果在一个十年段,21年和29年没有区别,31年和34年没有区别,对于工作年限长的工作人员来说真的很不公平。 而双轨制终结后,这种计发办法被更为公平的计发办法所替代,按照退休人员的 缴费年限和缴费的工资来计发。 缴费年限越长的,待遇越高,缴费水平越高,待遇也越高。 并且,计发公式细化到每一年甚至每个月的缴费,充分体现了一个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 2、强制建立职业年金 改革中,强制建立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也就是补充养老保险,由职工和单位缴费组成,缴纳金额全部归个人所有。 但该金额要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再按月领取出来,或是可用于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 3、养老金调整 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都是随在职职工涨工资相应增长,而在职职工的工资上涨,并不是年年长,好几年才涨那么一次。 双轨制之后,不管在职职工工资是否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截止到2019年已实现15年连涨。 因此,双轨制终结之后,不但退休金计发更为公平,而且领取的退休金金额也会更高。 大家好,我是保叔,更多社保问题,私信找保叔,保叔免费给大家解答。 事业单位退休金是如何计算的?拿6000元算是怎样的水平? 很多人实际上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比较迷茫,只知道其养老金水平比较高,但是却并不明白它是怎样计算的。让我们来说一下。 退休待遇老办法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我们使用的是用了几十年的退休待遇计算办法。那个时候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还叫做退休费或者退休金。 退休费分为基本退休费和退休生活补贴。 基本退休费 的标准是按照退休时本人基本工资(包括薪级工资和岗位工资),乘以本人退休工龄确定的一定比例。一般来说,20年到30年发放80%,30年以上工龄发放85%,35年以上发放90%。相应比例可以根据独生子女父母和获取的表彰奖励情况做一定提升,但提升最高不超过100%。 退休生活补贴 数额是根据当地的经济 社会 发展情况,根据岗位级别确定的补贴标准。各地差异比较大,但是相同岗位补贴的标准是一样的。 实际上,当时大家的基本工资普遍差距不大,10%的比例能有200元就不错了。这种情况下工龄20年和工龄40年,只要是同一级别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差距是不大的。这一计算方法,实际上带有过去一定的大锅饭思想。顺便再说一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费也是这样的计算方式。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计算新办法。新办法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两部分待遇,基本养老金又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待遇。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方式,跟企业职工的计算方式完全一致,主要跟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当地社平工资等因素有关。缴费年限将在养老金待遇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过渡性养老金 ,主要是针对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待遇的。其视同缴费指数主要跟本人的岗位级别、薪级级数、当地的退休生活补贴标准等因素相关。延续了受级别因素影响的待遇模式。 职业年金 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机制,类似于企业年金制度。可以用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按月领取。不过领取完毕以后,就是用完了。 一般来讲,如果是副高级职称2019年前后退休,40多年工龄的话,基本养老金至少也能领取100%~150%的社平工资,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部分。新办法退休待遇的养老金水平很容易达到六七千元,甚至更高。 不过,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过渡,国家还是制定了十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以老办法退休待遇为基础保底部分,每年加发一定比例的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部分。老办法退休待遇,为了保障公平性,还会按照国家公布的工资增长率每年进行调整。如果后期晋升了职称,退休生活补贴也会调整。 2018年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共有11798万人,支出养老保险基金44645亿元。人社部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信息显示,2019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7830亿元,总支出34631亿元。即使养老保险基金待遇支出不变,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支出也能达到1万亿元。2018年末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职工总数是5419万人,如果其中退休人员有1500万人的话,人均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也能达到5555元。如果再加上不确定的职业年金待遇,差不多6000元就比平均水平高一些。 所以,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月6000元的养老金应该能超越60%~70%的同类型退休人员吧。 行政和事业编制6000元退休金,在我们这儿算是中高位的退休金。 不谈怎么计算,这个大家没必要懂,懂了也没用。只看实例。 事业单位退休金计算,不是全国统一,各地有高有低,计算也好复杂。即使是同样身份、同样编制、同样工龄,你也算不出你的退休金是多少。 这和十几年前不一样,那时只要是大家一年工作,一样的级别和工资额相同,退休金就是一样的。 现在要考虑你的所在区域、行业、职称、职级、工龄、在事业和企业时间比例、缴额高低等等,设置得让工资专家都头痛,好在软件设置好了,人社部门一输入条件,电脑程序基本都能自动算出来。 坐标苏北县城,按近几年退休事业单位几位熟人亲人举例。 1、一事业编同事:中层干部,高级工程师,退休时工龄38年,2018年退休,算退休中人,有一半企业工作经历,在岗时工资8000多元,退休时4400多元,中人待遇未到位,现加上房补约5300左右。 2、一机关退休的家人:副科级待遇,中级职称,2017年退休,退休中人,退休时工龄37年,在岗时应发工资8000多元,刚才退休时3800元,2020年落实中人待遇,加上房补约6000元。 3、一机关退休同学:正科级待遇,无职称,2019年退休,退休时工龄42年,退休中人,在省直属单位工作,有3年军人经历,在职时工资10000左右,由于临退调为省属,按市待遇,退休工资加房补8000元左右。 4、一事业编普通职工,女,50岁退休,工龄30年,无职称,退休中人,2018年退休,在岗工资4600元,退休金加房补为3600元。 5、一退休老同事:单位工勤人员,事业编制,2012年退休,算退休老人,初级职称,在职时工资2000左右,工龄36年,享受独生子女待遇,退休时工资1780元,目前经过多次调整,约3600元左右。 我还有四位亲人在国企退休,两名在银行退休,一名在电信退休,一名自由职业退休。 一名银行中层干部,有军人和其它企业经历,工龄41年,地方退休金约5000多元,行业自补2000多元,现7500元左右。其妻子是银行职工,退休金约5000元左右。 一名是电信职工,曾担任中层干部,军人经历,工龄42年,退休时不含年金,约4700多元,年金每年不到两万元一次性发放。 一名曾是国企职工,下岗多年,自谋职业,按最低资费交社保,2019年退休,工龄31年,退休金2100元。 从以上来看,事业单位退休金,事业单位普通职工退休金并不高,主要是在岗时职称高,职级高、省直属的人,退休金才会高,普通职工都在5000元以下,有的也就3000元。高级职称和副科级待遇以上人员才会5000元以上,一般省市直属单位又比县级单位退休的高1000元以上。 据我所知,事业单位工资是按照专业技术职称等级计算的。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应该是正高级职称吧?以我为例:本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2019年10月退休,教龄42年8个月,退休金3981.5元(预发)。听经办人说,我属于中人,按照文件规定,依据本人2014年9月份工资(4655元)标准计算现在的退休金。无论2014年9月以后职称有怎样的变化,工资提高多少,都跟你现在退休金无关。本人是最早的中师生,后来进修中文大专学历。2004年晋升中级职称,2018年晋升高级职称。退休前一个月工资6383.23元(高级职称工资正在套改中,暂时还没套进去)。其余退休金待后补发,全额大慨在4000多吧!说实在的,我也有点搞不懂,工作时间那么长,职称也不低,怎么退休金只有那么点儿? 应该是中等偏高水平。 为什么呢? 第一、退休地不同,退休金的标准高低也不同。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经济条件存不同、人们的收入不相同,不但是事业单位人员,其他单位人员的退休金都会不相同的。总体来说,事业单位退休金有6000元,如果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和东部省份的话,平均来说应该属于中等水平; 可如果是在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话,平均来说应该属于很高的水平。 第二、所在的单位不同,退休金的标准高低也自然不同。一般来说,学校、科研单位、医院、新闻媒体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职时的收入比其他单位的从业人员收入要更高,所以退休后的养老金标准自然也会更高。 第三、退休前评聘的职称不同,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也不同。在事业单位中,有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三种不同的岗位编制。在这三种岗位中,除了担任科级领导职务以上的管理岗位人员外,技术岗位中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收入普遍会更高,特别是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收入更高。在技术岗位中,凡是拥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由于在职时收入高,就目前来讲,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普遍都可以在6000元以上。 由此可见,在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中,退休金有6000元算是什么水平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的退休地、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等因素来看待。但总体来说,事业单位退休后的养老金有6000元,就目前全国总体的养老金平均水平来说,应该算是中等偏高水平。 事业单位退休金能拿到每月6000元标准,已经算是非常可以的了。在经济发达地区,当然这个不算高,但在一般地区而言,这个退休工资是绝大多数人都拿不到的。退休后,不扣社保费用,拿的是全工资,或者退休前应发工资的80%、85%、90%等。因而这个工资水平,也就是事业单位中级职称到头或者是副高职称的在岗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在岗时工资要达到这个水平,管理七级不行,也就是正科级不行,差不多是处级吧。公务员要拿到这个水平,也需要正科级以上,副处级差不多,或者是四级调研员的水平。 退休金里面没有了奖金,也没有了岗位补贴、绩效奖励等,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这些基本上和个人工资时而扣发的社保费用几乎相抵消的,在经济发达地区,这部分可能就要大于个人工资中抵扣的社保费用,有的甚至是几倍。因而退休金6000元,在基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算是很高的退休工资了,比如在基层县级,有2%——5%的事业人员,看能不能拿到这个水平的工资,而且还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才行,而且职称要达到高级职称才有可能。县级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最高是正科级,也就是管理七级,退休工资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高级职称人员,在岗时工资过万,退休金也不过就是6000元、7000元的标准。这是因为退休工资中,扣除了政府特殊津贴,以及在岗时的绩效、奖金,还要按80%、85%、90%计算。公务员或者事业管理人员,退休工资要想达到这个水平,必须是 县处级退休人员,才有这个可能。当然经济发达地区,或者一二线城市、省会城市更容易一些,退休金也可能更高一些。 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什么水平,这要看是在哪个省市、哪个地区。目前全国事业单位(包括公务员)的工资和退休金尚未统一,其政策的执行标准仍然由各省市具体确定。 事业单位现在实行的是以职称为主的岗位加薪级工资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以山东潍坊地区为例,每月6000元的退休金,应当属于中级职称岗位退休人员、工龄在35年左右。即:教师系列中的一级教师、经济系列中的中级经济师、政工系列中的中级政工师等。 高级职称的退休人员,如高级教师(副高)、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等,退休金当在8000元开外。正高职称人员,如正高级教师,对不起,本人还没有接触过、不敢妄言,估计退休金当在万元上下。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说的当地退休金6000元或8000元,是包含了职业年金和地方性住房补贴部分的。如果扣除这两部分,单纯的基本养老金部分,当在5500元和7500元上。 其中在2014年9目30日之前退体的人员,是没有职业年金的。因为职业年金是在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制度并轨之后、新设立的养老金补充机制,初衷是避免出现养老金并轨后低于并轨前的情况。 事业单位6000元的退休金,拿来跟公务员相比,已经与正科级干部的退休金拉平,别忘了,公务员熬个正科级(科局长、乡镇一把手)可能要付出大半生的努力!再如,地方国有企业职工的退休金,也是远远达不到6000元的,不要只盯着他们在职时的奖金和福利待遇。 从各地网友透露的信息看,6000元的退休金,在全国基本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由于受各地自然基础条件所限,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还不够均衡,退休金还不可能达到一致,6000元以下退休金的地区还有不少,要正确看待,不能盲目攀比。增加退休金的根本途经,只能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壮大地方财力。 (注:“退休金”已在并轨后改称“养老金”,为尊重提问,回答中未予纠正。)

副高级经济师退休金

331 评论(8)

星闪乐途

每个月的退休金相差的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不同职称的工作人员退休金是不一样,相差的也是比较大的,有的甚至会相差上千元。

131 评论(12)

飞雪樱子

回答 你好朋友,正高级职称退休后工资会比没退休前少一些。第一,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一旦退休,就没有什么高级职务的津贴,不但2013年退休的没有,以前退休的也没有,都是按照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社会平均工资计算退休费,和他人没有任何区别第二,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并且在退休之前属于在岗位的,可以给予倾斜政策,适当提高养老金待遇,但是这个不是津贴,而是养老金,这个提高,并不是每年都有,都是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在当年文件出台规定一次性有效

291 评论(8)

WJH卡琪屋

一、假如是在体制外的,即参与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其职称是不起作用的,不论你有什么职称,有没有职称,对月养老金(即问题中所说的月退休工资)的计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月养老金的上下,只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你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等要素有关。即便你有高级职称,领的工资很高,但你交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低,你的缴费工资指数就低,你的个人账户余额低,那么,你的养老金不会太高。假如一个没有职称的人,固然工资低,但交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比你高,那么他的缴费工资指数就比你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他的月养老金就会比你高。因而,参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退休时职称对计算养老金是没有影响的。二、假如是在体制内的机关单位或参公单位,那么职称在计算养老金中也是没有作用的。在职时,工资几与职称无关。虽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今退休时都还是“中人”,都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而且过渡性养老金中的视同缴费指数与退休时自己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有关的,但公务员、参公单位人员退休时的视同缴费指数只与自己的职务职级有关,与技术职称是无关的。也就是说,作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来说,即便你有高级会计师、经济师或者工程师等职称,这关于退休时进步养老金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作为“中人”来说,退休时的职务、职级对进步养老金的作用还是比拟大的。三、假如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而且是“中人”(2014年9月前参与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退休时又聘用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的,那么职称对计算养老金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首先是职称高,工资就高,交纳的养老保险就多,缴费工资指数就高,个人账户余额就高。其次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职称高,视同缴费指数就高,计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就高,从而使总的养老金就高。详细差几,这取决于获聘职称的时间,中级职称岗位是在十级、九级、八级岗位以及高级职称岗位是在七级、六级、五级的哪一级岗位,各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的上下,自己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状况等,不好混为一谈。有中级职称岗位领五、六千元养老金的,也有高级职称岗位领七、八千元养老金的,总体而言,差一两千元是正常的。四、假如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虽然有职称,但是退休前是聘用在管理岗位的,计算养老金时,其职称对计算养老金也是不起作用的。其道理与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是一样的。五、假如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2014年10月后参与工作的人员),那么退休时计算养老金时,也与自己的技术职称没有什么关系了。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样,只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自己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等要素有关了。但是,关于事业单位专技岗位人员来说,由于高级职称的人员在职时的工资高,缴费基数高、缴费工资指数高、个人账户余额高,其计算出的养老金会相对高一些。详细高几,要依据详细状况来计算。这种状况退休的人目前还没有,也没有实例。综上所述,高级职称退休与中级职称退休,其职称对养老金有影响的,从目前来看,只要事业单位聘用在专技岗位的人员。其他退休人员,职称对养老金的计算是没有影响的。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的人员,退休时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人员的养老金相差几,与聘用时间、聘用岗位、各地的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等要素有关,不能混为一谈,但差一两千元是比拟正常的。

149 评论(10)

锐客家族

高级经济师的工资待遇与所在城市、工作单位等方面有关,一般月工资收入在6000以上,大城市月工资收入在8000以上,总体还是不错的。在很多单位,中级经济师可以享受科级干部的待遇,高级经济师可以享受副处级干部的待遇。达到退休年龄退休时,按照退休时工资标准增加10%发给退休金,因此高级经济师待遇是很不错的。报考高级经济师怎么选专业高级经济师一共有十个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如果考生所在单位有明确规定评审必须考某一专业,则按照规定选择对应专业即可。如果考生所在单位没有规定评审必须考某一专业,则可以依据以下原则自行选择专业:(1)中级报考专业,有基础学的轻松。(2)工作领域相关。(3)已有发表论文相关的专业,后期评审不用重新发表其他方向的论文。(4)根据专业难易程度选择,以顺利通过考试和评审为原则。(5)结合经济师专业调整政策选择。

26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