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20120705
zhangzhangdd
1 现行计价模式的缺陷分析工程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有限资金下的最大工程价值,而造价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量、价、费」三要素,控制好这三点至关重要,但是现行的造价模式下,有关的信息只能在结算后才能获得,而准确的数据更不可能在前期进行提前得知,这就使得建设方不能很好的控制成本,从而导致了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目前造价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几点问题1)软件本身导致的共享性低:各种软件公司所具备的特点不同,但是国家暂时缺乏相关的标准进行衡量和控制。工程量的计算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这使得软件之间的数据无法进行交叉传递,从某种程度上阻塞了信息的流动,而造价却是依附于其上的,这就降低了造价的精确性。2)施工参与方数据共享程度低,延续性低:由于工程的建设和设计分别从属于不同的单位,所以相关的数据无法做到实时的共享,各方数据拥有者间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这导致了项目的协调性较差,合作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资源。3)造价信息不精确:工程量的计算繁杂,各个参与方对于造价的理解有着不同深度的理解,每个造价师计算出来的数据通常有所差异。4)欠缺各阶段的资金投入分析:由于施工是一个动态而且全面的过程,现行模式无法做到分期投入的准确计算,这也导致管理更加难以有效的进行,同时投资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无法得到发挥。2 BIM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BIM 技术的引入,将会给工程造价领域带来一场技术升级和认知升级,它会彻底改变工程造价的行为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同时这也将为建筑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美国斯坦福大学整合设施中心(CIFE)根据 32 个项目总结了使用 BIM 技术的如下效果:(1)消除 40% 预算外变更;(2)造价估算耗费时间缩短 80%;(3)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合同价格降低 10%;(4)项目工期缩短 7%,及早实现投资回报。以下是某大厦运用 BIM 后的成果展示图:该项目在设计阶段通过运用 BIM 碰撞检测技术,发现并调整 60 余处无压管道穿墙体预留套管高度问题;发现并调整楼板大小预留洞口约 40 处;发现并调整楼板大小预留洞口约 40 处;发现并调整楼梯间加压百叶、墙体预留消火栓 30 余处;发现幕墙、建筑大小百叶与实际使用功能不符现象 30 余处,总计处理 3500 处错漏碰缺问题,节约了大量的投资。从以上的报告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BIM 对于成本管控的高效率,除此之外 BIM 对于造价控制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3 实现工程信息共享、信息透明一个完整的 BIM 模型,包含了建筑生产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就是一个数据库,数据库中提供详细的各个阶段的信息,同时该信息可以作为造价的依据,在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进行同步和实时共享,这也使得信息的透明度变得极高,解决了各方关于工程量的纠纷,还解决了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中量的隐瞒的问题,部分消除了灰色地带的存在。最终,参与各方得到的也将是一个统一的数值。4 准确工程量获得的便捷与快速性工程量将从 BIM 模型中直接进行读取,造价师将免去算量的繁琐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设计方成员的身上,在建模初期,设计人员就对添加的构件定义了属性,其材质和规格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当建模工作完成后,量也就随之生成了。虽然造价师们的算量任务被消除了,但是其工作重点就会真正转移到对于造价控制这个更高要求的工作上来,这也有助于造价师对项目的管控有更加细致的把握,对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方法有更加深入的探究。5 多方并行,多角度实现成本控制统一的信息模型的建立,将促使参与各方处于相同的平台下,各参与方可以通过自身专业的角度对成本控制提出相关的方法和建议,这使得成本的管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关专业之间的矛盾也会得到相应的化解,而且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实时汇总,并且及时得到解决。通过 BIM 技术将参与各方变成一个整体,这使得项目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资源的利用也会更加有效,投资的风险也会得到防范。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