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8

横竖都是213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康管理师中老年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调皮捣蛋妈

已采纳
适合学习健康管理的人群首先,我们要先知道健康管理师报考条件有哪些?现阶段,国家仅开放三级健康管理师考试,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1)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证书。(2)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或相关工作2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3)具有医药卫生专业中专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或相关工作3年以上,经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适合学习健康管理的九大人群一、医学院校应届、往届毕业生,非医药专业从事健康管理工作毕业生从健康管理师报考条件上可以看出,医学院大专及以上专业的应届生往届生属于一类考生,可以直接报考健康管理师;非医药专业从事健康管理师工作的毕业生“经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后也可以报考健康管理师。小编认为,对于应届生来说,报考健康管理师不仅可以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健康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一证在手更是打开了多种就业方向~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咨询)公司、保险从业人员社区卫生所、体检中心、健康咨询公司以及保险行业都是健康管理师从业的热门行业,同样的这些行业的人群也非常适合通过报考健康管理师证书的形式来提升自己,升职加薪不再远~三、大、中、小学校校医校医主要面对的受众为教师和学生群体,受众相对固定,所以校医在日常工作中多少会涉及健康监测和管理的工作,通过系统的学习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可以辅助日常工作,更好的监管学院内师生的身体健康。四、从事医护药剂相关专业的人员医护、药剂人员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知识,学习健康管理师后可以在在日常工作中弥补到健康管理这方面相对薄弱的知识,对于工作思路上可能也会带来新的启发。五、各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产品讲师、产品推销人对于健康管理行业而言,这是一个相对宽广的市场,当学习了健康管理后,对于产品推销也会更加专业和令人信服,具有更高的感染力。六、从事或准备从事健康相关职业的人员从这一人群我们可以看出,只要符合报考条件,有无医学基础对于报考没有影响。从事或准备从事健康相关职业的人员这时候正适合通过报考健康管理师来增加相关基础,为行业入门做铺垫。七、美容养生、母婴服务、养老护理人员、保健食品,营养等行业我国日前正式发布,保健养生行业无健康管理师等职业证书不得从事相关盈利项目。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养生、保健等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门槛也越来越高了,所以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可以考虑通过报考健康管理师来提高自身能力。八、从事健康教育、健康咨询以及相关的社会各界人士很多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的从业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医疗背景但缺乏对于健康管理知识系统的学习,学习健康管理师可以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健康管理知识的培训。九、对健康管理师相关知识有兴趣的人员学习健康管理师不仅可以作为从业的敲门砖,同时也可以管理和调整自己、家人、朋友的身体,根据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健康管理师可以提供多种帮助和服务。

健康管理师中老年人

179 评论(9)

蛋蛋徐要发疯

可以考,但是现在健康管理师培训市场鱼龙混杂,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学校。

320 评论(13)

猪咩小宝er

50岁后开始半年一检。50岁以后,老人的身体机能开始衰退,此后应每半年做一次全身体检,并注意做好体检记录,保管好化验单。常规性检验项目(如体重、血压、验小便、心电图、查眼底等)最好每三个月检查一次。10个项目不能省。这些项目一般都含在体检套餐里。测血压:了解血压高低。血、尿、便常规:了解有无贫血、感染,以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炎症等疾病。心电图: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是否有心律失常等。腹部彩超:可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等。胸片:可筛查有无炎症、肺气肿、肺结核等,尤其对嗜烟者更应定期检查。血糖血脂: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应特别注意。查眼底:可反映出动脉硬化的程度。通过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等疾患。测骨密度:判断骨质疏松情况,50岁以上男性和45岁以上女性最好做一下。妇科检查:对发现和预防女性乳腺疾病、宫颈癌、卵巢癌等非常重要。前列腺检查:男性可发现早期前列腺增生等。以下项目要加查每人身体都有不同的情况,老人最好从自身症状、体征出发,如果有感觉不太舒适的地方,可以在体检中增加项目。心脏检查。平时生活中觉得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尤其有高血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者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老人,必要时可以做心脏负荷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脑部检查。由于费用问题,常规体检中一般不包括脑部。但经常头晕、头痛、眼花的老人,建议做脑血管超声、头颅CT或脑部核磁,以排查肿瘤、轻微脑梗死等早期疾病。颈动脉B超可以了解颈动脉、椎动脉和大脑供血情况。胃肠镜检查。慢性胃炎、肠炎、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果不及时根治,都有癌变的可能。虽然胃肠镜这种有创检查不要轻易做,但45岁以上的中年人最好每3-5年做一次;有息肉、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家族史的人,检查的次数应更多。如果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性状改变,如血便等,应立即请肛肠科医生诊断。体检前后需注意。体检前主要是注意饮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尿常规24小时内不过量或过少饮水;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24小时内不宜饮酒;肾功能前3天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心电图24小时内禁酒;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且不宜过量运动。体检后,拿到体检结果要及时看医生,不要拖拉,另外要保存好体检结果,以便和下次体检结果做对照,也可在治疗时给医生做参考。

28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