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9

往事随风@遗忘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中美经济师怎么切磋的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lice兔籽宝宝

已采纳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 对话成果将成焦点  日前,中国外交部宣布,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将于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与此同时,美国当选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也正式宣布了其经济团队人选。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之下,这一轮对话双方又将谈些什么?  半年前,当中美在华盛顿举行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时,美国总统大选还激战正酣,奥巴马刚刚在党内初选艰难击败希拉里;次贷危机虽然已经让华尔街感受到阵阵寒意,但自从贝尔斯通倒闭后,坏消息似乎一时间销声匿迹了;中国国内经济在救灾和奥运两重刺激下,还是一派升平景象,决策当局依然在“双防”,即防止由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变为全面性通货膨胀、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变为全面过热。那时,150美元每桶的油价正炙烤着包括美中在内的全球耗油大国,人们都在掐指盘算离200美元油价还有多少时日。  6个月后,无论是中美两国的国内经济形势,还是全球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变都足以让人惊叹和质疑:这难道是在同一年之中发生的吗?  美国方面,伴随着“两房”被接管、雷曼兄弟破产、政府注资AIG、花旗银行,直到近来三大汽车公司濒临破产;房价股价跌跌不休时,救市计划也从当初的2500亿美元上升至7000亿美元,再到近日刷新的8500亿美元,金融危机的巨大冰山一步步浮出水面。从虚拟经济蔓延出来的恐慌开始打击实体经济,伴随着消费数据下降、失业人数上升,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由当初的言辞争论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  就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从风暴升级为海啸时,美国迎来了华盛顿新主人:民主党不仅进一步扩大胜果,加深对国会山的掌控,奥巴马更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入主白宫。王旗变幻的背后,不仅是美国政治风向、意识形态版图的转变,更是美国民众深深地忧虑和希冀。  中国方面,虽然由于体系相对独立、开放步伐稳健,金融海啸对于其资本市场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海外市场的急剧萎缩还是让沿海外向型经济区域深受打击,加之长期高速增长的经济也恰在此时面临调整,GDP增速的放缓引起了决策层的深刻忧虑,加之股市房市双双不景气,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调控政策、投资计划应运而生、接连出台。  伴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加深,国际社会出现三大呼声:一是要求包括G8在内的发达资本主义大国,携手包括中印巴西等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全球更加自觉地密切合作以应对危机;二是要求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刻不容缓地改革,切实加强对金融投机、创新的规制和监管;三是要求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应对危机中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伴随着各自国内及全球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自2006年12月份启动、每半年进行一次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不论在各自对话需求上,还是在谈判的关键内容上,都将随之发生重大转变。  与这次金融海啸相伴随的是,中国业已替换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中国外汇储备中有超过8成为各类美国金融产品。华尔街遭遇寒流,中国已然无法独善其身,甚至感同身受,此次危机不仅导致中国部分商业投资受损、国家外汇资产缩水,更引发沿海出口企业的空前困顿即是例证。同时,美国要走出危机和困局,更离不开中国的配合、支持甚至帮助,美国不仅需要中国继续持有甚至增购美国债券,更需要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适度的高增长态势,因为中美早已同为全球经济的两大强劲发动机。  因此,经此危机,中美双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两个大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如何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因应这种依存性,是新一轮对话的核心战略议题,这也是此轮对话以“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为主题的原因所在。与此相对应,中美两国如何协调行动以管理宏观经济风险,就成为这一轮对话极为紧迫的核心话题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这次危机挑战,中国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从出口导向转向依靠国内市场方面,已然无需美国的谈判压力,无疑有着更加紧迫的需要和更为强劲的驱动力;伴随着国际油价急速跌落到每桶50美元以内,以及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对强势美元的一致需要,美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施压的内外环境和氛围也进一步淡化。倒是中方对于美方强化对华尔街的有效监管,以及促使其提振国内消费信心等要求,必将成为“促进经济平衡增长”这一对话老议题的新内容。  同时,要求中国对包括IMF、世界银行等为代表的世界金融体系、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也可能是美方在这一轮对话中的新要求。  资料: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中美两国经济领域的最高对话。这一对话机制由美方提出,中方同意,再经双方认真磋商后于2006年9月20日正式启动。  2006年8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布什表示,美方希望两国加强在经济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使两国经贸关系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胡锦涛说,随着中美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加强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对话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稳定安全也会产生积极影响。中方愿同美国继续就此保持联系。  为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同年9月19日至22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就建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事宜访问中国。吴仪副总理与他举行会谈,并共同宣布建立对话机制。9月20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关于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  根据《共同声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主要讨论两国共同感兴趣和关切的双边和全球战略性经济问题。对话每年进行两次,轮流在两国首都举行。2006年12月,中美两国在北京进行了首次战略经济对话。此后,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先后于2007年5月和12月、2008年6月轮流在华盛顿和北京举行。  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发展潜力大,互利共赢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随着经贸合作的深入,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已成为两国就事关双方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经济问题进行探讨的重要平台。通过对话,中美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签署了多项协议,推动了双方务实合作。中美两国已互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07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8亿美元。

中美经济师怎么切磋的

288 评论(10)

想疯狂旅行

美国逼中国政府刺激房地产拉动经济,让中国带领世界经济复苏,同时美联储降息把泡泡吹大美国靠着外围市场的复苏通过出口拉动本国经济以消化本国的市场风险最后全球经济都会处于泡沫之中,最后美国只要加息让美元回流泡沫就会破掉,最后就是剪羊毛了 跟庄家耍散户套路差不多但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轻微的泡沫化了,如果再刺激房地产市场,失去刚需的支持就会像一个大赌场,高度泡沫化后就会崩盘(这个注意官方的表述,人民网在5月的时候就发文中国绝不会通过刺激房地产拉动本国经济,意图是回击那些不安分的投机者,有些了解内幕的投机者想发国难财,布局房地产)这也是美国的算盘,让中国发动泡沫经济大赚人民币,最后做空房地产让中国经济倒退回2000年继续给他当打工仔中国的算盘是美国放开高科技管制,中国拿着大把的票子去买美国的高科技,以平衡贸易逆差,中国有了高科技 哈哈哈中国就可以发展高科技,高端制造业,消费服务业,中国就发达了,一个发达的中国绝对是个王者但美国只是一个霸主,美国就失去了世界的话语权这个美国同样不会答应所以这哥俩就掐起来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直被列强压迫着,将近200年,几代人的奋斗,能不能像个爷们站起来就看这一战了

148 评论(10)

向上七季

经济学家郎咸平将2011年的中国经济形势概括为两个字:危机。郎咸平对2011年经济形势的担忧来源于楼价的居高不下和制造业的定价权之战。他表示,把我国简单地定义为制造业大国,便已经败于定价权之战。“谁掌握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非制造的六大环节,谁就掌握了定价权。”而对于楼价居高不下的问题,郎咸平多次强调反对征收房产税。纵观种种危机,郎咸平表示,“十二五”规划把消费放在第一位是很大的进步。除了让众人担忧的房价居高不下和制造业定价权之战以外,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也提上日程,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李庆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国内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改革,现在国内的经济体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只有进一步的改革财政和货币政策才可以拥有国际话语权,人民币也才有可能实现国际化,也唯有这样才拥有挑战美元的资格。《中国经济》将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概括为:变局与突破。文中写到: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认为在当前中国的整个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处理三个关系。分别是: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其中最关键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因为经济过热的现象会贻误了调整的时机,也无法稳定物价。放眼世界经济形势: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经济增长强劲。而多数发达国家面临严峻危机后结构调整。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四是各国需要加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新的世界经济条件下,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越来越难以为继,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各国经济结构都面临大的调整。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想打赢这场经济战役必须要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214 评论(12)

我8想說

可以采取扩展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的流通量。

122 评论(8)

相关问答